賴任
【摘要】新時期教育觀念已經轉變,并非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的素質。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道德素養,避免學生在成長道路中誤入歧途。現階段教學模式略顯滯后,不符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需要引入新穎的教學手段來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就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有效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七年級? ?道德與法治?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75-01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旨在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三觀。再加上初中生可塑性較強,正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因此,需要教師借助情景教學來優化教學體系,從興趣出發,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一、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是教學體系優化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目標的制定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讓目標融入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其次要結合情景教學法,盡可能將目標分為,將教學重點凸顯出來,從而實現教育目的。最后要結合課時安排來制定,確保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充實,教學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二、趣味導入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為此需要教師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中心開展導入工作。教學內容導入的好,學生吸收、消化起來就變得容易。同時,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提升學習效率。道德與法治課程涉及面廣,知識點多,所以導入的方式也不是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讀課本內容,找到與內容相符的情景方式,從而采用適宜的導入方法。
例如,教師在講授《少年有夢》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講述舟舟的勵志故事。舟舟是一名先天性愚型兒,但他并沒有放棄成為一名音樂指揮家的夢想。通過他的種種努力,最終成為指揮家。舟舟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其中有著各種艱辛,即便再困難,舟舟也沒有放棄夢想。視頻播放完后,教師給學生提幾個問題,如“你們的夢想是什么?”“你們如何實現夢想?”“實現過程中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等。通過連續的發問,讓學生更好的反思,在不知不覺間就融入課堂之中。
三、營造氛圍
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首先,在班級張貼條幅、宣傳語,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思想。其次,將最近發生的社會熱點告知學生,并與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這樣做可以提升學生的熱情,也可以將道德與法治課與時代接軌。最后,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與學生維持良好的關系,樹立亦師亦友的形象。師生關系好,有助于進一步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傾聽學生的心聲,從而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從而有針對的開展教學。
四、豐富手段
情景教學根據創設的情景屬性不同可以分為問題情景、生活情景等,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選擇。
首先,問題情景的運用。以往教學過于重視知識點的記憶,忽略了加深學生理解,有些囫圇吞棗的意味,而問題情景可以彌補不足。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友誼的天空》時,教師先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學習。問題的設置要層次分明,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如“何為友誼?”“如何培養友誼?”“如何保持友誼?”等。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會認真聽課、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對于友誼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以對錯評判學生的答案。另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取精去糟,盡其善美。討論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生活情景的運用。教學成果需要經過生活實踐的檢驗,將生活情境引入教學實踐中,可以降低學生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距離感。例如,在講解《親情之愛》時,可以借用網絡上有關親情的短片,如《到哪兒了》。故事圍繞春節回家過年這一主題展開,一家三口開車往家趕,因為路上遭遇事故,不得已換了一條路,但這條路有一個陡坡,因下雪的緣故,車子開不上去。眼看就要天黑,正要掉頭的時候,感人的一幕出現了,年邁的父母拿著鐵锨給兒子鏟道路上面的雪。通過影片讓學生感受親情的偉大,也可以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的父母,從而心靈上產生共鳴。
五、科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質量、調整教學模式的重要依據,為此需要教師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首先,確定評價主體。以往評價主體固定,由教師來完成,效果并不理想。為此需要教師將評價主體進行擴充,將學生、家長涵蓋進去,從而實行多種評價方式。不僅有教師對學生、家長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其次,優化評價標準。以往評價標準是學業成績,顯然比較片面。因此,教師需要多維度的構建評價標準,將學生課堂表現、學生能力提升納入進來。學生課堂表現又包括課堂討論、小組合作、觀點表達等。學生能力提升包括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理解能力等。
最后,豐富評價形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評價形式應當遵從過程與結果結合、定量與定性結合的原則。一方面,教師以發展的視角來評價學生,仔細觀察學生能力培養和情感體驗方面。另一方面,由校方、家長、專家組成評價小組對教學進行客觀評價。
總之,情景教學法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相結合可發揮重要功效。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導入教學內容,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情景教學手段傳授知識,并做出科學的評價。以有效的教學體系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形成健康三觀,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 考 文 獻]
[1]李佰東.試論情境教學法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9(17):87.
[2]楊艷.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J].才智,2018(14):33.
[3]郭韻儀.情景創設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知識經濟,2019(36):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