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成為備受師生青睞的教學方式,通過微課的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融合教學內容與微課模式,無論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還是在促進學生小學效率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微課的合理運用,能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知,為建設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微課? ?高中生物? ?作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71-01
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微課能完善教學任務,讓教學活動更加的輕松,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同時,微課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高效的學習氛圍。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充分體會到微課教學模式的作用,在生物教師的不斷實踐與研究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微課教學的功效,為高中生物學科的發展提供保障。
1.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通常以視頻的形式將教學資源呈現出來,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微課凸顯了教學的吸引力。因此,利用微課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高效的完成生物實驗,在高中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播放名師的實驗教學視頻,不僅避免了實驗器材不足的短板,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1]。
1.2有利于解決生物重難點知識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眾多,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旦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匱乏時,很難對充分理解生物知識的重難點,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吸收,如果發揮微課的作用,能讓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讓學生在直觀的條件下實現對知識點的徹底掌握。
1.3有助于生物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融合
高中生物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高中生物課堂充分利用微課,有助于生物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融合,讓生物知識更具生活元素。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將微課引入課堂能彰顯課堂的多樣性與綜合性,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結構,提高了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認知,對提高課堂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1.4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科學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微課的教學模式相符符合,在高中生物的學習活動中,如果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學習效率。而微課的出現,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不僅提高了自身的解題能力,還加強了學生的思考 與探究意識。
2.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策略
2.1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它具有內容簡練,直觀形象的特點。微課與高中生物知識的相互結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細胞的基本結構》的教學準備活動中,教師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教學資源,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伊紅物質注入到變形蟲的體內的變化,了解伊紅擴散細胞的整個過程。教師再通過提問地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生物知識[2]。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將生物新知識融入微課中,通過巧設疑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與探究。例如,在《細胞膜成分》的教學活動中,要想對細胞膜進行深度研究,首先要獲取細胞膜,那么問題就來了,用什么材料實現細胞膜的獲取呢?利用微課分別展示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以及細菌細胞,尤其是動物細胞,能夠清晰的觀察到細胞核(除哺乳類動物成熟紅細胞外)的存在。在問題的引導下,實現了高中生的自主思考,提高了生物實驗的效果。
2.2加強對生物知識重難點的精準講解
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可以在預習或者小組討論過程中自主理解,教師的教學重點在于重點與難點內容的掌握方面。例如,在《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教學活動中,例證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的構成,加強對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的認知,并依據摩爾根的實驗假設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性歸納。微課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參與度,還能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精準講解[3]。
2.3充分發揮視頻動畫的直觀性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重點內容較多,又因其復雜內容的抽象性,給學生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無論教師再怎么努力的講解,也無法實現內容的充分理解與高效消化。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微課視頻動畫的直觀性,讓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的形象與具體,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內容,理解生物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
在《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DNA復制知識進行回憶,加強學生對PCR原理的理解。在講解PCR反應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展示PCR技術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能更形象的比較擴增DNA過程與PCR技術。針對學生無法理解與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給與及時的解答,幫助學生實現對內容的充分理解。
2.4加強分層教學,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階段,學生的差異性更加明顯,如果按照統一的教學標準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要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走進校園,學校加大了移動電子終端的有效推廣。教師根據科學學生的自身情況,對其進行科學的分組,按照不同層級的學生制作不同內容的微課,為學生提供層次化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并將不同的教學內容發布到學校網站,知識分類包括基礎、重點、延伸與拓展,有助于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結合生活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教師采取微課教學時,要對知識點進行整理與分類,有助于學生梳理生物知識,建立知識框架,為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閃光。
【備注:順德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SDGH2018048)。】
[參 考 文 獻]
[1]魏璐璐,王榮俊.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9(6):30-31.
[2]李耀.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用的調查研究[J].考試周刊,2019(15):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