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珈良 葉秀娟 張文琪 覃世梅 劉蘇嬋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收集我國慕課平臺在廣西高校大學生中推廣和使用情況的數據和信息,了解在校大學生對學習手段變更的適應程度,提出在西部高校中推廣慕課,鼓勵大學生在信息數字化時代使用慕課平臺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建議。
關鍵詞:慕課;大學生;西部高校;建議
慕課(MOOC)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依托互聯網技術、順應大數據時代而產生的一種新穎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慕課以興趣為向導,為大眾提供優質、多元化的學習資源,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輕松的獲取名校課程資源,隨時隨地在網上完成學習。其主要特點包括:第一、規模龐大,教學資源開放。第二、網絡支持和互動討論。第三、獲取便利。
一、廣西慕課平臺發展現狀
目前,廣西成立了學堂在線廣西分中心、八桂學堂、廣西漓江學堂等多個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和課程聯盟,區內本科高校已引進在線開放課程逾1900門,建設在線開放課程400多門。其中,廣西民族大學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計算機思維的結構》、南寧師范大學的《微課設計與制作》等3門課程成功入選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現了廣西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從零到有的突破。
二、我國慕課平臺在西部高校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分析
為深入分析慕課平臺在我國西部高校中的應用和推廣,本文作者進行了實地調研。本次調查主要以廣西10所高校為主要對象,分別是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南寧師范大學和賀州學院,共發放了543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41份;同時選取6名大學生進行面對面深入訪談。根據問卷統計結果,現總結出四點我國慕課平臺在西部高校大學生中推廣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接受程度和使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圖1問卷結果顯示,在我國西部高校中,注冊并使用慕課平臺的大學生不足一半,未注冊未使用的人占到了36%。因此對不使用慕課或沒有堅持使用慕課的大學生進行深入訪談和調查后,總結出五點主要原因和五點次要原因,如表1所示
(二)缺乏監督,學習效果難以評估,課程完成率不高
通過線下走訪詢問,發現絕大多數西部大學生認為線上慕課課程的學習效果往往不如線下面授課程的學習效果好。在“哪些因素影響您的慕課學習效果”問題中,廣西高校大學生普遍認為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時間不夠充裕、手機等因素的干擾、注意力難以集中,使慕課學習效果不如人意。在慕課學習課程完成率方面,如圖2顯示,43%的西部大學生沒有完成所選課程,36%的西部大學生由于學習能力不足,缺乏監督管理等因素,雖然完成了所選學程,但學習效果一般。
(三)學習成果缺乏檢驗認證
慕課學習的學分及證書認證問題一直是制約慕課發展的兩個瓶頸,在本次調查研究中也發現,慕課學分及證書吸引力、獲取意愿以及實際獲取數量在西部高校大學生中都處于低迷狀態。調查顯示,絕大部分西部高校大學生不愿主動獲取證書和學分,大多都是學校強制要求獲取,企業及社會對慕課學分和證書的認可程度不高。慕課課程學分及慕課證書的價值認證問題不解決,就難以提升大學生對慕課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激勵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慕課在高校的推廣程度實際使用量。
(四)個性化、探究性學習較少
根據259位注冊并使用慕課平臺的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如圖3),他們主動使用慕課主要是為了獲得學分、取得相關證書、輔助補充所學課程的學習,而被動使用慕課則是聽從學校老師的要求。而因“興趣愛好”、“提升學習能力,豐富學識”和“學習知名高校課程”主動使用慕課的較少,可見多數大學生使用是迫于考試、畢業就業等方面的壓力,較少是為了發展興趣特長或研究學習等個性化、探究性的學習需求。
三、在西部高校中推廣慕課平臺的建議
(一)加強師生學習交流中慕課平臺的橋梁作用
慕課平臺中的討論區是師生交流的平臺,但是調查結果(如圖4)卻顯示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往往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溝通效果不甚滿意,這也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西部各高校應加強師生學習交流中慕課平臺的橋梁作用,積極倡導師生在面對面課堂后使用慕課平臺溝通交流,解決學生課后鞏固知識時的難題,共同溫故知新,實現共贏。
(二)提升慕課學分與證書認可
要想讓慕課對大學生的學習和就業變得更有吸引力,更加有效,提升慕課課程學分和證書上的價值認可才是促進慕課長久發展的一個強大動力。一方面,慕課運營方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提高慕課的含金量,如增強慕課課程的系統性、監督慕課使用者的使用行為,采取線下課程考試的方式來獲取學分和證書等。另一方面,國家機構還可以效仿國外的做法,創建一個全國性的學分課程體系,教育部可成立“慕課學分課程聯盟”,申報的慕課課程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后,即可成為教育部認證的學分課程,或者與高?;蚱髽I簽署學分與證書認可協議,以上舉措都能有效激發大學生使用慕課平臺的積極性。
(三)引導大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圖5體現了廣西高校大學生在慕課學習過程中應對困難的解決途徑。學校和老師應在傳統課堂中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學習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作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學生,也應該樹立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而不是坐以待斃、置之不理;面對問題主動找老師、同學溝通,在慕課平臺討論區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跨區域研究學習問題,拓展自身的眼界和學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飛,王忠勇,吳國新,張延彬.慕課在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的探索與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01):36-39.
[2]王偉華.淺談利用慕課資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現代職業教育,2019,(02):14-15.
[3]羅旭.慕課在我國高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J].才智,2019,(34):10.
作者簡介:
歐珈良(1996.6~),女,漢族,學校: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本科在校學生。
葉秀娟,學校: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本科在校學生。
張文琪,學校: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本科在校學生。
覃世梅,學校: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本科在校學生。
劉蘇嬋,學校: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本科在校學生。
項目來源:
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我國慕課平臺在西部高校大學生中推廣和使用情況研究——以廣西為例》,項目編號:201911548096,指導老師:李賓、賓衛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