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亞東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科目,通過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多項思維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能力;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大中小學校,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也得到教學實踐,并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但初中數學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法落后
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還存在,不少初中數學教學還是采取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學校也沒有注重對新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學習和培訓,導致數學課堂過于僵硬沉悶,很難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阻礙了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而且以學生成績為主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師與學生的壓力都比較大,在高壓環境下,更不可能保障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了。
1.2 沒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較之于小學數學,從內容和難度上都上升了一個層次,且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剛上初中時無法完全適應數學學習,若教師也只是一味的專注講解,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他們很容易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更別提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也不會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直觀感受數學知識;在課堂中幾乎沒有給予學生合作探討或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極大的限制,缺乏發散性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甚至有些思維固定,影響學習經驗的遷移。
1.3 教學模式過于陳舊,課堂參與度不高
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放在主體地位,著重教師的教而非學生的學,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極低,多數時候都是教師在不停的講解,學生被動的傾聽和接受。師生缺乏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過于沉悶,不利于他們主動能動性和發揮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也使得學習效率低,很難達到教學目標。另外,學生的課后作業量大且多,學業過于繁重。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布置了大量且重復的練習題,盡管通過反復練習能夠使部分數學能力有限的學生,短時間提高數學測試成績,但卻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2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2.1 應用參與式教學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
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適應角色的轉變,改變傳統教學“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穎地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參與式教學法符合素質教育強調地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合理應用參與式教學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營造熱烈、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在初中數學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親自感受理論與實現的聯系,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平行四邊形的卡片,讓學生通過剪貼變形成長方形,再啟發他們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取公式。整個課堂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且給予了他們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培養他們創新創造能力。
2.2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主動探索知識,在探索的過程中啟發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通過創設生活化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但學生很難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關聯,需要教師創設生活化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數學的魅力,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創設的情景除了與生活聯系緊密,還要有趣、生動,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
2.3 巧用提問法,啟發學生發散性思維
若能對數學產生興趣,愿意鉆研、探索其中的奧秘,數學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學科。雖然很多理論、概念晦澀難懂,但數學思維一旦被建立,就會覺得數學知識無處不在,還能將數學思維遷移到其他學科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通過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問題、主動探索知識。通過提問來啟發學生思維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但提問也是需要技巧,問題即要包含知識點又要有趣,能夠吸引學生主動思考,多提開放式問題最能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問題與生活相關聯有利于吸引學生關注,教師應將提問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另外,在教授知識點后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對知識的再次加工,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留足時間讓學生提問,然后班級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如一道思考題要求學生探討多種解法,這是常見的發散性思維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啟發學生創新能力。
3 結語
數學知識學習本身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處于旺盛的發育階段,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就是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學生同時也是發展中的個體,具有個體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有目的、有意識的展開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焦燕.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及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