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芙
摘要: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內蒙古地區傳統文化富集區;近年來,赤峰市旅游業憑借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勢頭迅猛。但與此同時旅游業亂象也逐漸顯現,這給赤峰市旅游業政府監管帶來挑戰。赤峰市政府及黨委歷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民族歷史文化研究,以及傳統文化產業化幾個方面取得明顯成績。本文結合赤峰市旅游業發展實際,針對相關問題及其原因,提出赤峰市文明文化之旅所產生問題的解決對策,以期為赤峰政府完善赤峰旅游業監管及弘揚地域文化提供參考及建議。
關鍵詞:赤峰市;傳統文化;旅游;文明
一、赤峰市文明文化旅游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市場監管力度不夠
赤峰市旅游商業化,擾亂了旅游市場的規范制度和經營管理理念,以及文化的墮落。商業化經營勢必要以營利為目的,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近年來各種旅游商業化條目層出不窮,致使赤峰市旅游監管部門很難及時的更新相關的法律條款進行規范,進而使得赤峰市旅游商業化嚴重制約了旅游產業的專業化發展。如旅游景區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改,拍照收費,過橋收費等等收費項目,總是隨時出現在赤峰市旅游地區,為旅客正常的旅游增加無形的、額外的消費,對赤峰市旅游產業的良好形象不利。另外,以營利為目的的小商小販也會隨機混入到景區附近,兜售各種商品,造成了旅客的困擾,對旅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因此,赤峰市旅游商業化發展主要源于政府對旅游市場的規范力度不夠,相應的規范制度不夠健全,與之相關的措施落實不到位,致使赤峰市旅游商業化問題愈演愈惡劣,整治起來難度較大。而且赤峰市社會經濟依賴旅游產業的支撐,旅游產業已經成為赤峰市社會支柱性產業之一,影響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等息息相關,短時間內想要扭轉此種局面,必須要加大相關部門的整治力度,樹立生態旅游的思想意識,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旅游發展局面。
(二)旅游缺乏傳統文化支撐
赤峰市旅游產業在經過了商業化的經營模式的滲透之后,更多的是以營利為目的,忽視了傳統文化為載體的赤峰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初衷。而且赤峰市旅游缺乏傳統文化的支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地旅游部門對旅游景區、自然風光的開發主要出于經濟目的,而非繼承和發揚赤峰市蒙族文化的目的,所以在依托較為淺顯的文化底蘊的地區開發赤峰市旅游景區,必然造成赤峰市旅游經濟性發展、商業化經營。所以游客在赤峰市某些旅游景區進行游玩時,亦或是欣賞到美好的景色,而景區并沒有賦予其太多的文化色彩和人文背景,使得某些景區略顯空洞,不能讓觀賞者記憶深刻,流連忘返,為中華民族的神奇文化而自豪。其次,赤峰市旅游附屬產業部門為了降低成本,省略旅游過程,對旅游景區的民族文化進行了縮略,甚至省略等行為,沒有進行歷史文化的講解和復述,造成了赤峰市旅游嚴重缺乏傳統文化的支撐,并極度的降低了景區觀賞的價值。尤其是針對國外游客,在旅游景區忽略傳統文化的傳播,會導致國外游客對國內傳統文化的誤區,甚至誤解,無法真正的體會國內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整個中國的世界形象發展是較為不利的。而且體現出對國外旅客的嚴重不負責任,讓千里迢迢因受中華文化吸引而來到赤峰的國外友人遺憾而歸,心生失望。可見,赤峰市旅游景區的開發必須依賴深厚的傳統文化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最后,赤峰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市場跟風式,在旅游市場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利潤最低化,服務質量更是大打折扣,也是無可厚非的經營規則已經墨守成規。低成本、低利潤使得旅游工作人員疲于奔命、不能很好的研究旅游景區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色彩,更無心向旅客詳盡的復述赤峰市特有的傳統文化。
赤峰市旅游缺乏傳統文化支撐,相當于沒有軀殼的靈魂,只有表明的華麗,內不見經傳,其存在的價值受到了影響。缺乏傳統文化的支撐,使得人們追溯歷史和先人的英雄事跡,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受到影響。而且在國外樹立民族威信,以及良好的國際關系較為不利。因此,赤峰市旅游缺乏傳統文化的奠基,必然會導致赤峰市旅游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并制約社會經濟的進步,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旅游景區的開發缺失傳統文化的注入,是對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以及地域情節的不尊重,而歷史人文和自然也會被埋沒,對于整個蒙族文化的傳播和進步不利,對中華多民族文文明的繼承和發展不利。因而,赤峰市旅游缺乏傳統文化支撐的局面必須要盡快改變。
二、赤峰市文明文化旅游發展對策
(一)政府加強園區監管工作
首先,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監控旅游景區人員的不文明行為,對其進行教育和處罰,以督促商販自律遵守公共道德秩序,促進各種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與此同時也降低由于商販眾多導致的赤峰市旅游景區環境污染和公共設施遭到破壞發生的幾率,有效的維護了旅游設施和旅游資源,同時降低了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維護的成本。
其次,要做好旅游售后投訴工作,加強對旅游工作的監督和管理,認真對待游客投訴的問題,及時解決游客投訴的問題,建立旅行社獎懲制度,激勵旅行社工作人員自主完善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做好本職工作,須知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赤峰市某旅行社接到游客投訴有商販惡意要求其購物消費的情形,旅行社在接到投訴后,立即對此事進行調查核實,并及時的給予游客反饋,給予商販相應的警告,并視情節輕重選擇是否上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相反,對于接到表揚電話的售后服務,旅行社應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此激勵員工再接再厲,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赤峰市旅游產業的服務質量,建設強大的旅游產業服務團隊,需要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制度的監督。除此之外,提升旅游產業服務質量還包括景區工作人員素質、專業化能力培訓等等。
(二)增強旅游業傳統文化支撐
解決赤峰市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之一,增強旅游業傳統文化的支撐作用,利用傳統文化作為赤峰市旅游的核心支撐,使赤峰市的民俗文化不斷的滲入到旅游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保證赤峰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歷久彌香,體現悠久歷史文化氣息,賦予其更多文化歷史以及藝術的價值。首先,對赤峰市旅游景區的開發必須要依托歷史遺跡或名勝,充分考核期文化底蘊的層次是否適合開發景區,成為文化的象征。另外,對自然風光的開發,主要以氣候和地域優勢為主,體現赤峰市特有的草原文化氛圍,主要是讓游客放松心情,親近大自然的目的。如,對中國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館旅游項目的開發,要充分考核其是否具備足夠的文化底蘊,象征性文化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等,從文化的角度考察其是否可以作為赤峰市旅游資源呈獻給國內外的游客。其次,對旅游傳統文化進行求證和發掘,通過研究史料等不斷的修正文化中的不足之處,為赤峰市旅游文化的準確性負責。如通過國家考古挖掘項目,以及出土的文物對赤峰市的蒙古族傳統文化進行驗證,加大對存在爭議的歷史傳統文化的考究,以增加赤峰市旅游產業文化趣味性發展。比如講述成吉思汗的野史等,給游客帶來樂趣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文化知識。所以說,赤峰市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要依賴五千年傳承的經典文化,在文化的奠基下發展赤峰市旅游業,才有可能使赤峰市旅游產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和壯大。最后,賦予赤峰市旅游業更多的歷史文化故事,將各種歷史文化故事融入到景區的細節中去,讓更多的游客注意到文化的符號,并自發的探究赤峰市旅游文化的發展歷程,在某種程度上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和學習赤峰市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如青少年在增長閱歷的同時,了解了古代人物的經歷,對于青少年人生體驗和學習積累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以及學習過程中也必然受到影響,其意義遠遠超過在家看電視、玩游戲的對青少年的影響。通過賦予赤峰市旅游產業更多的文化色彩,教育了很多人,尤其是身心正在成長的青少年可以自我約束,學習歷史人物的優點,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自律,從而影響其一生的性格等等。
最后,可以設立赤峰市旅游文化產業項目開發獎,鼓勵對旅游文化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發揚其尊重歷史文化,激勵更多的人投入到探索歷史文化和名勝古跡的工作中去,使得赤峰市商業化旅游的影響逐漸被弱化,蛻變成崇高文化為主的赤峰市旅游產業。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設立歷史文化比賽等形式,并通過媒體形式進行宣傳,尤其是旅游節目舉行比賽,從而增強全社會對赤峰市旅游景區的文化關注度,激活社會各界人士對文化敏感細胞。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降低赤峰市旅游商業化的手段。總而言之,赤峰市旅游商業化經營模式不是不可扭轉,只是需要通過特定的方式方法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王高飛.赤峰市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現狀及問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01):101-104.
[2]王琨.赤峰市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問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12):110-112.
[3]王淼. 赤峰市旅游業政府監管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8.
[4]張羽翾.經濟新常態下赤峰居民文化消費特征與發展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04):78.
[5]姜振校,劉志慧.對赤峰市旅游業發展現狀的對策分析[J].內蒙古統計,2018(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