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侶 潘靜 姜璇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互聯網經濟的概念及其發展,分析了互聯網經濟對工商管理的促進作用、我國工商管理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現狀,并對當下我國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國工商管理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網絡經濟;工商管理;發展策略
當前互聯網已然成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動力,在我國“互聯網+”的經濟發展模式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互聯網經濟時代對于我國工商管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下傳統的工商管理模式無法滿足互聯網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推進我國工商管理改革,更新工商管理理念和模式,使工商管理能夠匹配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一、互聯網經濟的概念及發展
(一)互聯網經濟的概念
互聯網經濟主要就指通過利用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進行發展的經濟。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網絡技術以及網絡信息傳播非常關鍵,二者的有機結合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
(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通過互聯網經濟應運而生,互聯經濟時代,人們通過網絡實現了足不出戶便能進行商業交易的新形經濟模式,互聯網經濟改變了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商業形態,催生了網絡通信、網絡金融以及電子商務,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選擇通過互聯網就業,在家辦公,也能夠選擇網上購物,節省購物時間。
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相比,互聯網經濟具有傳播信息更加迅速、能夠有效提升企業運轉效率以及節省人工成本的作用,在互聯網經濟帶來優勢的同時,互聯網經濟也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對傳統的工商管理帶來了沖擊,列如:在網絡交易中,不良商家盜取客戶信息,導致客戶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生,除此之外,部分不法商家甚至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給客戶造成損失,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當前我國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我國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加強工商管理,使得互聯網經濟能夠揚長避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互聯網經濟對工商管理的促進作用
(一)降低企業成本
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不需要開設實體店便能夠通過網絡經營,這無疑為企業節省了租金,而且減少了中間商環節,提高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不僅如此,當企業的大量業務轉移到互聯網后,企業通過互聯網后臺的數據能夠更加精準地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況,優化對員工的管理,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各大企業聚集網絡后,多樣化的商品便能夠形成規模效應,通過網絡便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商品服務,節約客戶挑選商品的時間。
(二)幫助企業獲取市場信息
在傳統的經濟模式中,企業往往是通過代理商等中間商進行商品銷售的,企業并不直接與客戶接觸,難以獲取客戶的偏好,而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能夠與客戶直接進行溝通的交流,了解客戶的相關購物信息以及客戶對于商品的反饋意見,從而幫助企業進行生產調整,生產出客戶更加滿意的產品。除了更加了解客戶信息外,通過互聯網,企業能夠獲取和收集更多市場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判斷和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使得企業能夠搶占先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促進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
在傳統的經濟模式下,由于信息封閉等原因,在各個行業內普遍存在壟斷企業,而這些壟斷企業的存在,無疑是不利于進行公平的市場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行業內的中小型企業難以發展,而互聯網經濟出現后,使得各類商業貿易信息更加透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壟斷企業的壟斷地位,促進市場更加公平,利于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四)改善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方式
在網絡經濟時代,大量的工商信息都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因此工商部門能夠根據網絡商業模式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工商管理流程,對網絡商業進行更好的監管,不僅如此,網絡工商管理還能夠提升有關部門的工作效率,節省傳統工商管理模式下的部分工作環節,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工商部門的工作壓力。
三、互聯網經濟時代下工商管理現狀
(一)工商管理模式單一
當前我國工商管理部門的改革比較緩慢,部分地區的工商管理仍采用統一的模式,對于網絡經濟下的相關產業的監管也不例外,互聯網中各個行業無差異的監管標準使得部分行業監管不到位,造成行業亂象,而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犯時,無法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這樣的現狀,一方面,降低了部分行業的違法犯罪成本,使得工商部門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加大;而另一方面,消費者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維權導致消費者對于互聯網消費產生不信任感,不利于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互聯網經濟長遠發展。
(二)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當前對于使用互聯網的相關企業進行工商管理必須運用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技術,然而當前工商管理部門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門人才較為缺乏,特別是懂得互聯網經濟和相關互聯網技術的人才尤其缺乏,而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門的待遇也難以吸引懂得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經濟的專業人才,人才引進難度大,難以為工商管理部門注入新鮮的血液,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當工商部門處理相關互聯網交易時,受到技術人才不足的影響,往往只能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無法將公正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第三方機構檢測通常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無疑會使得消費者維權周期延長,增加消費者維權成本。
(三)工商管理制度不健全
互聯網經濟中的行業技術更新迭代較快,而工商管理部門制度更新較慢,導致工商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對于互聯網經濟中的行業監管成效較低。首先,工商管理部門的技術人員數量有限,而互聯網經濟中的行業非常多,工商管理部門難以同時對互聯網行業中的所有行業進行監管;其次,互聯網中部門行業所使用的技術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工商管理難以及時發現部門行業和部分互聯網商業軟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由于工商部門建立行政法規具有延時性,部分互聯網經濟從業者利用監管法規中的漏洞牟利,侵害消費者的權益,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工商部門應該健全相關法規,加強工商執法的力度。
四、互聯網經濟時代工商管理發展策略
(一)創新工商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面對互聯網經濟的迅速發展,工商部門應該適應這樣的潮流,創新工商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采購與互聯網經濟相適用的高科技機器設備和工商管理軟件;其次,要整合人力和物力優化工商管理模式,完善網絡注冊和審批等功能,簡化審批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節省時間,除此之外,在工商監管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建立與網絡經濟相適應的工商監管模式。
(二)建立全面的工商管理機制
工商管理部門應該建立全面的工商管理機制,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管,拒絕登記不符合工商標準的企業,在登記過程中認真按照既定的工商管理流程工作。做好市場調查,及時了解企業發展的狀態,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的幫助,除了做好管理工作外,還要做好企業間的協調工作,優化產業結構。
(三)完善工商管理法律和法規
當下我國工商管理法律法規對于網絡經濟方面的建立還不夠完善,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國近年來電信詐騙、網絡侵權的行為頻發,為此相關立法者和規章制度制定者應該更加關注網絡經濟背景下的工商管理立法,為建立穩定的市場秩序奠定基礎。
(四)引進和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
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工商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才能夠勝任工作,然而當下我國部分工商管理者的職業道德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存在違規操作的行為,這對于工商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大量的工商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于網絡經濟下的技術和模式并不熟悉,為此工商部門首先要提高工商管理部門的招入標準,從源頭提高工商部門從業者的素質;其次,要提高網絡技術人才和懂得網絡經濟的人才的待遇,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入大量的專業人才,為工商管理部門注入新鮮的血液,幫助工商部門加強和完善對網絡經濟方面的管理;最后,完善對于工商管理者的培訓,不僅要進行職前培訓,更要在對現有員工定期進行系統的培訓,一方面增強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另一方面,也要增強員工在應對互聯網經濟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工商管理者的素質,推動我國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總結
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有著鮮明的特征,傳統經濟下的工商管理制度、模式和工商管理者的素質難以滿足互聯網經濟下的工商管理要求,為此我國工商管理部門要注重創新工商管理體制和機制,健全工商管理制度,建立適用于互聯網經濟背景下的法規,并加強工商管理者的執法水平,以促進我國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韋杰. 互聯網經濟增長環境下工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J]. 才智,2019(08):245.
[2]趙淑蕾. 試論網絡經濟下工商管理的發展對策[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98.
[3]陳政佳. “互聯網+”企業背景下工商管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19(12):100-101.
[4]鐘樂嘉. 淺析網絡經濟時代工商管理的發展策略[J]. 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6):236.
[5]戴永秀. “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思路探究[J]. 西部皮革,2018,4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