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決定英語水平的高低,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豐富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結合教學實踐,本文主要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夯實閱讀基礎、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教給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提高閱讀能力;探究
閱讀理解始終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當今時代是一個文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各種知識信息以驚人的速度急劇增多。對于學生而言,閱讀技能,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就此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究。
一、要充分了解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語言知識、認知技巧、個人經歷、背景知識、世界知識等。語言知識包括詞匯、語法、語篇等不同層次,是理解語言的基礎。讀者在閱讀時不能一個詞一個詞地理解,有效的閱讀,應該更多地關注關鍵詞或語意群。背景知識是影響閱讀理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已有知識、經歷、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緒以及其他種種非理性因素構成了學生的認知圖式,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從而使閱讀者在閱讀能力方面存在著差異。
二、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積極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在英語課堂內,教師應將主動權還給學生,時刻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各項活動,與老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目的。
三、要掌握豐富的詞匯、句型,夯實閱讀基礎
詞匯、句型是閱讀的基礎,讓學生牢記詞匯和句型,能提高閱讀的效率,在閱讀過程中減少阻礙。首先,要掌握好課堂內的詞匯,單純的記憶單詞,容易忘記。將單詞放在句子中去,不僅記住了單詞,也記住了單詞的用法。其次,豐富的詞匯來源于大量的閱讀,通過閱讀不同題材、類型的文章,獲得詞匯、句型。
四、要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
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詞匯、語法,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選材遵循取材由淺入深,從簡到難的原則。
1.要統覽全局。選材要適量。教師在指導閱讀時,首先要統覽全局,做好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閱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安排閱讀的篇目和數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每周2~3篇文章為宜。
2.精心選材,注重質量。英文課外讀物五花八門,良莠不齊,這就需要指導教師認真負責地做好選材工作,把精品推薦給學生,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效果明顯。選材應內容新、趣味活、語文精、篇幅短、體裁雜、范圍廣。通過閱讀這些英文著作,可使學生掌握活潑的當代英語,同時又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語言環境中直接獲取生活的靈感,從而提高自身素質。
3.因材施教,有針對性。不同年級的學生及個體之間的英語水平都存在著不同的差距,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時不能簡單草率,搞“一刀切”,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難易適中,數量適度,方法適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閱讀的信心和興趣。
4.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閱讀要由淺到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難,逐漸增加數量和難度,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5.方法靈活,不拘一格。教師對閱讀的指導,沒有也不應該有固定的模式,要多種多樣,靈活多變。比如可以組織興趣小組,收集素材,翻譯文章;可以出板報、小刊物;也可以競賽;還可以搞大會演講、交流等??傊蕴岣邔W生的學習興趣,增長英語水平為目的。
6.鼓勵個人閱讀。除教師指導外,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開展個人閱讀。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大力支持和表揚。此外,對于閱讀的理解不應局限于出版物上,其它如音像合帶、影視節目等都可以看做是“原著”的延伸。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多聽英文廣播、英文歌曲,多看英文版影片、電視節目等,多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感覺能力,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打下基礎。
五、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教給方法
傳統的看法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按韓愈說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主要方法是:
1.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先學而后教。
2.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3.培養學生歸納理解。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信息,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材料的閱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力,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博覽群書,同時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學生拘泥于一詞一句的習慣,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層次上,學會從客觀上把握文章的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感性地走近學生,理性地研究課堂,充分利用好教材這范例。根據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精心設計,使學生在了解課文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逐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能力。
參考文獻
[1]? 余大偉.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1(08)
[2]? 宗東珍.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中國科博覽,2012(10)
[3]? 周樹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課程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