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才閣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如何保證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的高效性,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不得不長期思考的問題?;诖?,本文結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分析,對古詩詞教學方法進行一些相應的探究,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古詩詞文化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其凝聚的語言的藝術,深邃的意境,以極簡的語言闡述出生動形象的畫面,在千百年來都備受人們的喜愛。作為文化藝術的瑰寶,打造高效語文古詩詞課堂,是每一名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并探究的問題。那么,應該怎樣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才更利于教學效果的生成,讓學生在學習和品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內容呢?筆者認為也有必要結合以下幾點展開探討。
一、結合情境教學引導,讓學生感受意境美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由于古詩詞的編導方式相對簡短,還有部分詩人和詞人的寫作是貼合其所生活的時代的現象展開的,這導致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出現了諸多困難,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并不高,為轉變教學現狀如果教師可以以境融入,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豐富多彩的情境的吸引下感悟知識,對學生而言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課堂引導中,有必要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當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之后再開展進一步引導和滲透,就可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望廬山瀑布》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網絡中搜集好廬山瀑布的視頻和音頻,并結合教學目標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堂講解中,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先通過幻燈片、視頻、錄音等方式,為學生呈現出詩詞中的場面和情境。然后指導學生結合這一情境想象,是怎樣的壯觀景象詩人才會產生“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想法。在現代科技的支撐下,學生們對比較優美的景色產生了獨到的見解,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教師結合學生的表現順勢引導,就可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學習技巧引導,讓學生理解語言美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理解古詩詞中的真諦,首先要學會品味語言,在語言中懂得古詩詞語句之美。這樣才更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古詩詞中的重點語句,在教師的引導滲透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詩詞中的深刻含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整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在講解中傳授一些基本的技巧,讓學生可以在技巧地支撐下品析古詩詞。當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語言之美之后,其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得到調動,加上教師良好技巧的引導,就很容易讓學生充分理解古詩詞的深刻內容,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賦得古原草送別》的時候,為幫助學生理解詩詞中包含的豐富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想象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的需求,傳授給學生一些理解古詩詞深刻內涵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可以懂得小草的頑強不屈、不畏困難的情感,并在看圖讀詩的過程中,理解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教師可以遵循“擴、留、補、換、調、嚼、連”的古詩詞閱讀學習方法,讓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中產生學習的欲望,在學生擴展古詩詞成語,留住古今通用的語句,補充省略的成分,替換古今不同的詞語,調整詞語的順序,咀嚼詩詞匯總傳神詩句并連接起來翻譯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古詩詞的方法,繼而加深對品味草的堅韌和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的理解。
三、聯系生活滲透引導,讓學生得以學以致用
古詩詞大多數古代詩人、詞人的在生活中有所經歷之后的真情流露。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結合實際情況,搜集古詩詞中的生活化元素,并引導學生探索古詩詞內容的重要含義。當學生在結合實際生活和詩詞中的內容品味理解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古詩詞中蘊含的深刻的生活化的道理,繼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并引導學生將古詩詞的內容運用于實踐實踐中,進一步凸顯古詩詞在現當代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講解《石灰吟》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講解古詩詞的內容,而是要先要求學生自主搜集與石灰有關的文本素材,讓學生可以在搜集和分析中,了解石灰的特性。然后,教師再結合開采石灰、石灰的作用等方面進行引導分析。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對石灰已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一講自己眼中的石灰。當學生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適當點評并引出本節課的詩詞內容。通過這種結合生活實際分析,并在基本理解的基礎上再學習知識,教學效果自然會得到顯著提升。最后,教師再結合《石灰吟》中詩句進行具體講解,就可以讓學生懂得其中的深刻道理,并明白在怎樣的情境中可以引用這些詩詞闡述觀點。
總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分析,探索古詩詞教學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讓古詩詞滋養學生的內心,助力學生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周春麗.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J].軟件:電子版,2017(09):64-64.
[2]? 王永新.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5(0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