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云
摘要:隨著我國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的加深,幼兒教育的水平也隨之提高,并且開始強調素質教育,即從小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為了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正確認識,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幼兒傳統文化教學工作。
關鍵詞: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現狀及策略
引言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幼兒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逐漸減少,幼兒教育正朝著“國際化”的方向前行,甚至出現了“去本土化”的教育理念,導致傳統文化在幼兒的生活中漸行漸遠。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幼兒園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本文將對幼兒園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以及如何開展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進行分析。
一、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一)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單一
幼兒最熟悉的傳統文化形式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例如清明、端午、春節等,因為在這些節日里,他們可以放假、品嘗美食、得到壓歲錢等。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形成思維定式,認為傳統文化都與“吃喝玩樂”有關,并不能真正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1]。并且在有關幼兒教育的相關教材中,涉及到傳統文化的內容不但數量少,質量也不盡人意。因此,幼兒所能接觸到的傳統文化形式非常單一,對培養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沒有任何好處。
(二)教師傳統文化教學水平較低
幼兒園教師在上崗之前接受的培訓大多與現代文化的教育有關,除了部分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以及學習相關專業的教師之外,其他教師對于傳統文化也是一知半解。教師本身不能理解傳統文化,即使是被要求講解相關內容,也是浮于表面,無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很多幼兒園都會選擇《弟子規》、《三字經》這兩本書作為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的啟蒙教材,但教師在教學時并不會將其中的意義詳細講解給幼兒,只是要求幼兒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朗讀、背誦。這讓傳統文化在幼兒的心中成為了枯燥乏味、可怕的事物,自然難以主動地進行學習。
二、幼兒園傳統文化的教育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優質傳統文化
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之前,首先要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選擇簡單易懂、蘊含教育意義的內容進行教學,比如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既能夠培養幼兒對于語言的敏感性,也能夠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仔細地將教學內容中封建思想明顯、與現代價值觀相悖的部分篩選出來,不要讓價值觀還未形成的幼兒被錯誤的觀念影響[2]。教師可以從孝道、節儉、誠信這幾方面出發選擇教學內容,例如《孟子》中的“長幼有序”、《弟子規》中的“見未真,勿輕言”等短句,既可以讓幼兒在朗讀過程中明白句子的意思,也起到了規范幼兒行為,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豐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除了讓幼兒朗讀、背誦傳統文化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幼兒參與課堂活動,在親身實踐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只有將教育目標滲透到各種活動中,才能發揮教育的功能。在活動構思時,教師也要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大膽進行創新,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傳統文化活動中,進而最大程度地發揮活動的價值。例如,當教師安排有關“傳統禮儀與傳統美德”的教學內容時,便可以告知幼兒這一整天都是“傳統文化活動日”,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同時規范言行,體驗傳統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例如在教師走進班級時,應要求幼兒自我檢查儀容儀表,查看自己是否符合《弟子規》中“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的要求;在幼兒之間產生矛盾時,教師應告訴他們:《論語》中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際交往中應心胸開闊,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擔心憂慮,失了“君子的風度”。
(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并且幼兒天性純潔,認知有限,難辨是非,長輩應以良好的行為加以引導[3]。因此,家長在平常的教育中也要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幼兒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都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新時代的“君子”。例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勤勞、節儉的良好美德;在孩子挑食、剩飯時,家長要告訴他們“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讓孩子理解“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深刻含義。可見,在幼兒園階段中培養幼兒的簡樸生活習慣,有助于幼兒的生長發育和自尊心、獨立性、自我意識的發展。家長幫助幼兒在家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以后的教育工作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結束語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幼兒園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應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教育理念,保證幼兒學習到的都是優質內容,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做好銜接工作,使得幼兒擁有充足的空間與機會接觸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黃爽,王嵐,劉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及反思[J].基礎教育課程,2019,24:26-31.
[2]曾麗芳.淺談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J].小學教學參考,2019,15:94-95.
[3]王懷亮.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