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偉玲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迅速發展,他們不但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也成為了各年齡段的學生喜歡的一種生活、學習方式,是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學習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媒介。在這信息技術環境下,新的英語教學改革提出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核心品質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英語教學
一、引言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針對當前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應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其具備完善、健全的人格,從而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筆者圍繞信息技術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題,結合教學實例進行深入探究。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語言情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能力既包括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也包括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還包括語言意識、交際身份意識等。網絡的不斷發展,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資源,也為提升教學質量開拓了更多的途徑。在新目標八年級上Unit 3《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Period 1新課導入時,設計了“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best friend(描述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差異)”活動式情境。筆者事先在課前通過采訪部分學生,用英語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好友的特點并比較兩人的不同,來錄制一段3分鐘左右的微視頻,作為新課的導入情境。在新課一開始,首先播放“微情境”視頻,學生自信的英語表達,生動的采訪場景,以及視頻中同學們親切友好的感覺,使他們立即沉浸在情境中。因此,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建立 “微情境”,錄制精細和簡短的微視頻,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為學生開展課堂學習、探究、反思等活動奠定了必要的環境和背景基礎,提高了教學的感染力,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被不斷激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主動用英語表達的習慣并促使他們發現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整合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初中英語教學不但要教授學生學習單詞、短語、句型,而且還要引導學生理解語言、了解各國不同的文化、培養英語思維,提升學生在語言的語義、語境、語用、語感等層面的整體感悟。為了向學生展示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可以整合信息技術,尋找素材,利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影片,使學生更能切身感受到文化差異,這與教師的單一的枯燥的口頭描述相比較,優勢不言而喻。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課時,我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搜索到其它國家慶祝節日的視頻,在講課的過程中,適時播放,使得課堂學習氣氛十分熱烈,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組合作環節,讓學生們隨機抽簽,將自己置身于別國,向其他學生介紹本國的慶祝方式。特別是西方國家萬圣節和圣誕節在中國比較受歡迎,要求學生們做個調查,“Why are they popular in China?”“What do Chinese do at these festivals?”圍繞為什么這些節日在中國受歡迎,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包括中學生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也可從網絡查找了解中國其它地區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學習了更多不同國家的文化,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四、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現在教師和家長都過于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數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單調、枯燥而又死板的 “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成為了學習的機器。英語的學習也不是簡單的單詞、詞語、句型的死記硬背,在課堂上,教者將信息技術合理加以運用,不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了使學生感受更加真實,教者從網絡上搜索出學校周邊的地圖,將其展示在PPT上,讓學生們指出自己從家到學校的路線,讓他們進行小組對話,詢問對方的上學路線。在小組展示后,教者讓其他學生為該名學生指出其它的上學路線。在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發展了自己的綜合語言能力,并將自己的思維進行拓展。在學習問路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禮貌用語,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
總之,英語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品德,成為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韋繼權, 張小容, 胡雅佳等.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實踐研究[C]//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2017.
[2]何高大.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外語教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