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英子 張穎
摘要:班級活動是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為實現班級教育目標而舉行的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在信息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級固有的班級職能開始有所削弱,班級集體意識有所淡化,如何有效進行班級文化構建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
關鍵詞:班級活動;路徑探究;高職院校
為了更好地實現班級的日常教學與自我管理,促進學生通專并重、全面發展,讓班級管理者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必須建立有效的班級建設工作方式,積極解決班級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活動的三個階段
(一)第一學年適宜開展的班級活動
入校的第一學年,是學生情緒波動最激烈的一年。班主任應當在耐心教育、愛護關懷的基礎上通過一些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關。例如:軍訓時可以開展中秋晚會、以宿舍為單位的友誼賽、趣味運動會等體育比賽。
(二)第二學年適宜開展的班級活動
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第二學年學生也會進入比較集中系統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本學年的上下兩個學期可分別舉行專業理論知識競賽和專業技能知識競賽,可邀請相關專業課老師參與。
(三)第三學年適宜開展的班級活動
第三學年的活動開展主要圍繞“就業”這個主題,可開展求職面試大賽、詩歌朗誦比賽、面試禮儀等,通過這些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把大家的思路引向如何作好就業前的準備上來。
二、班級活動的三種組織形式
(一)群眾性活動
群眾性活動是最普通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同時吸收大批同學參加,其具體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座談會、文藝體育表演會、各種比賽、參觀、社團活動等等。
(二)小組活動
這是課外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它的特點是小型分散,靈活機動,能照顧和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發展他們的各種才能。
(三)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的主要內容有:閱讀各種書籍、寫讀書體會等。個人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從事各種活動的能力,對發現和培養人才有重要意義。
三、開展班級活動的策略
(一)班主任對班級活動的認識要到位
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做好活動的策劃。活動主題的確定、內容的選擇、過程的安排等,都要考慮到活動的教育性、發展性,并和學校、班級的計劃保持一致。
(二)要讓學生成為班級活動的主人
“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成長”,作為班主任,“把班級還給學生”,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尤為重要。
(三)要大膽放權,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活動
班主任要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策劃、準備,在整個活動中時時處處體現對學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識地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組織及參與競爭的意識與能力。
(四)給學生廣闊的空間,讓學生主動進行活動與反思
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反思對于學生來說也十分必要,特別是班級中的干部,他們在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每一項活動結束后,班主任都要讓學生在反思中得到進步,在反思中發現不足。
四、班主任工作的“三部曲”和“三原則”
(一)“三部曲”
1.根據學校要求,在做中“學”
依據學校活動要求,在學校指導下,開展與之相關的班級活動,這是學習的過程。例如,軍訓期間,學校會評選“優秀學員”名單,班主任就可以依據學校要求,設計和實施“今天我最優”的班級活動,自己全程參與,組織學生互評,講出推優理由或者故事,激勵更多的學生進步。
2.借鑒成熟活動,在學中“創”
可稱之為探索階段。查找成熟的班級活動方案并不難,重要的是在借鑒中有創新。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讓活動更有意義和價值。
3.形成特色體系,在創中“立”
可稱之為自主階段。這個階段可以根據不同時間節點和班級情況,自主選擇班級發展所需的各類活動。班主任堅持開展班級活動一學期、一學年,一輪三年,就能初步形成班級活動體系,為今后確立有自己特色的班級活動體系奠基,此為“立體系”。
(二)“三原則”
1.教育性
在制定班級活動目標時,要寓教于樂,最大限度地發揮班級活動的教育作用。開展娛樂性的“你比我猜”、增強體力的“跳繩比賽”、趣味性的“夾彈珠”“指壓板”等活動,都能從不同側面使學生受到教育。
2.時代性
要讓學生觸摸時代的脈搏,這就要求班級活動引進時代的活水,選擇有時代感的主題。從時事中抓題材,例如:我是護旗手、國慶大閱兵、女排精神等。
3.整體性
整體性是指班級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全過程、活動的教育力量都要成為一個系統,用整體的教育思想指導整體的教育活動。從活動內容看,要有整體教育的考慮,要包含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活動,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發展。從整體活動看,活動之間也應有一個系統性和連貫性的安排。從教育力量看,班級活動要盡可能地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整體教育功能,要爭取科任教師的支持,向他們咨詢,請他們協作。
五、結束語
班級是學生在大學校園里幾題學習和共同活動中最主要的群體場所,是學校在日常組織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服務學生成長成才中最重要的培養基地。作為高校的學生教育工作者只要用心做好每一個活動,就能在學生的人生中留下寶貴的人生財富。
參考文獻:
[1]唐霞.劉勇.95后學生群體建設有效路徑的探究,太遠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報 2016.第12期總185期
[2]朱廣生 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現狀與對策,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