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紅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現階段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發展現狀,并且提出了國有單位以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為基礎應開展的工作措施:提升黨建工作與國企制度的融合效果、黨建工作培養員工歸屬感、為精神文明設定相應制度、開展精神文明主題活動,嘗試增強國企單位整體的精神文明面貌,建設國企單位高昂的工作積極狀態,創造國企可觀的經濟收益。
關鍵詞:員工歸屬感;主題活動;國企
引言
國有單位開展黨政與精神文明雙向建設工作的意義在于:為國有單位發展提供文化與精神的雙重支撐,將國有企業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關鍵性物質與政治雙重基礎,為黨政興國提供堅實力量。精神文明與黨政雙重建設工作,必將成為增強黨執政活力的關鍵因素。為此,國有企業有必要加強精神文明與黨政雙重建設工作,將黨組織的政治職能作為國企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一、發展現狀
國家經濟發展主體中,以國有企業作為核心環節,黨政工作應始終堅持貫穿于國有企業經營活動中,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黨政助力。在國內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黨執政效率處于穩步增長狀態,引起黨政工作在國有企業中地位有所改變,以圖適應新時期的黨政工作需求,提升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綜合實力。以國企黨政現狀觀之,國內暢行黨政合一的執政策略,具體表現為:在統一行政區范圍內,黨組織與行政雙重責任人,同一人兼顧。黨政合一的執政思想,有效避免了黨組織與行政兩個方面工作呈現“各自為政”的局面,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黨組織政治職能被削弱的可能性,提升黨組織在國企經濟活動中的權威性,促進黨政工作真正參與國企運營環節中。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的綜合地位,呈現明顯強化趨勢,促進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建設取得初步成效[1]。
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在如期開展的背景下,應對國有企業管理制度變革發展時存在的新情況,提升了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的高度與標準。在新時期開展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逐漸發展成為國企單位黨組織應重要思考的焦點。在黨政合一執政形式的背景下,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在實際發展期間,呈現出工作形式單一、員工參與程度較低等不良現象,嚴重危及國企精神文化建設的發展。此外,在現代化國企運行基礎上,國企開展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時,相應的管理制度存在執行力不足,有待增強。
二、發展對策
(一)提升黨建工作與國企制度的融合效果
國有企業內部,黨政建設期間應成立相適應的管理部門,保障黨建工作的全面落實,為國有企業建設相對完善的黨建工作執行體系,繼而彰顯黨組織政治職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期間,各級單位統一成立黨組織,并以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執行的核心部門,提升黨與群眾之間的關聯程度。然而,在成立黨組織期間,國有企業應以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完善與優化黨組織的工作項目,保障黨組織融合于國有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并在國有企業經濟發展期間,承擔較為重要的政治職能角色,分擔各部門的相應工作,完善國有企業黨政與行政雙重工作體系,促進黨政工作順應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繼而發揮黨組織政治工作職能。
在國有企業實際發展期間,國有企業內部制度呈現持續化發展狀態,在此期間,黨建工作應以國有企業制度為基礎,將黨建工作完整融合于國有企業經濟活動中。為此,在黨組織開展職能劃分工作期間,應明確黨建功能,確定黨建方向,完善黨建的具體形式,保障黨建工作良好融合于國有企業經營環節中,發揮國企制度的發展思想,推動國企在新時期經濟體系背景下,擁有較高的發展活力。例如,將黨政工作的思想建設,融合于國企文化建設中,面向員工積極宣傳,一方面豐富國有企業文化維度,提升國有企業職工的文化精神層次;另一方面發揮黨建與精神文明工作的政治作用,為國企發展提供政治職能的積極效應,促進國有企業員工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增強國企員工對企業發展與管理的認可度,為國有企業發展奠定政治與向心力的雙重基礎[2]。
(二)黨建工作培養員工歸屬感
以國有企業持續性經營活力為主體,發展國有企業內部黨政建設工作,具有思想建設意義。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社會環境的經濟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群眾思想相應改變。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內部員工,作為推動國有企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應發揮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的政治作用,挖掘員工內在潛能,推動企業經濟發展。在此期間,黨組織落實工作期間,應將員工凝聚力與執政思想實現統一,以國有企業內部較為熱點的話題為切入點,解決員工實際存在的工作與生活問題。黨組織在開展思想引導工作期間,應將員工與企業雙重利益保持同步,繼而增強工作活力,創造經濟價值。在此基礎上,黨組織應適時收集員工實際情況,依據黨建與員工雙重發展需求,科學調整管理模式,保障員工實際獲得的利益,提升員工歸屬感,使其樂于從事國有企業的相關工作,繼而開展員工思想的引導工作,為國有企業提供員工凝聚力的發展動力。
例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定期收集員工針對企業領導及企業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比如,針對海外員工長期駐守一年一休假的制度,根據出國年限及職務情況進行人性化安排,根據旱季雨季施工計劃,靈活安排休假時間;針對員工上班路程較遠、異地未購房單身青年員工住宿問題,采取提供員工宿舍的方式,為員工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建設員工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信任,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適逢寒暑時節,相關管理人員為緩解員工在寒暑狀態下的疲憊工作狀態,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活動,鼓勵員工提升工作熱情,促進員工調整自身工作狀態,有效增強國有企業員工凝聚力。
(三)為精神文明設定相應制度
國有企業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期間,應從思想層次確定國企整體的發展戰略,此項工作應成為國企工作的重要內容。國企內部運行的各項制度,應作為國企發展與運行的約束性條件。為此,國有企業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期間,應設立相適應的工作與管理制度,以此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良好發展。因此,國有企業應規劃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方針,結合國企實際發展傾向,設定相適宜的短期發展目標,繼而依據預設目標的各項需求,落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使其工作具有針對性,保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國企發展具有高度契合度,以工作量化作為國企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綜合方向,提升國企發展活力。在此基礎上,國企應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配置相應的激勵機制,提升國有企業員工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關鍵作用,定期開展優秀員工與模范標兵等選樹活動,依據激勵機制具體內容,給予其相應獎勵,借助員工示范效應,激發企業員工工作熱情,保障國有企業工作活力[3]。
(四)開展精神文明主題活動
在開展優秀員工選樹活動前期,應設立爭當精神文明建設第一人的活動,為員工設計選樹流程、規劃選樹方式,制定參與方式。借助活動效應,將員工參選流程制作成短視頻,分享給員工,增加國企工作的整體活力,促進員工參與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顒釉u比項目中,包括職工評價情況、員工績效等指標,以綜合分數評優,提升活動評比的可行性,保障活動舉行的公正性。此種精神文明為主題的評選活動,有效提升員工對國有企業經濟活動的了解,從思想上建設國有企業員工的綜合價值,綜合價值中包括企業與自身雙重發展,具有良好的踐行價值。精神文明建設中,包括思想、文明等項目的建設工作,具有綜合素質的建設意義。為此,國有企業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期間,應以員工為主體,開展多元形式的主題活動,保障全員參與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提升員工在活動中約束自身行為,升華自身修養,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綜合效應,改善傳統工作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形式化認知,例如,可以邀請業主、領導或者同事給予其5分滿意度評價,此種工作形式具有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式感。為此,在國有企業建設精神文明期間,評價機制應與員工所在工作區相分離,保障評價內容的真實性,發揮滿意度調查的真實效用。
結論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時,黨政與精神文明雙重工作在國有企業中占據著較為關鍵的地位,對國有企業發展提供政治指導,提升國有企業的發展活力。為此,在黨政建設期間,國有企業應以黨政與國有制度相融合的視角,提升員工在國有單位的凝聚力,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期間,國有企業應采取健全相應制度、開展多元化主題活動等方式,發揮黨政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雙重政治職能。
參考文獻
[1]張俊,魏長城.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06):124-125.
[2]竇智.探究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J].才智,2019(19):203.
[3]楊改良.關于國企黨政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