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學的新形勢要求教師要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真正的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真正地做好課堂的引導者,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學質量,課堂中就要倡導“精講多學”的理念,這種理念的實施在實際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精講多學;自主學習;多媒體教學;恰當評價
一、自主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
自古以來人們始終信奉“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傳統課堂教學環境下,教師是課堂教學信息唯一的來源者和控制者, 而學生只是課堂教學中知識的被動學習者和接受者。傳統的學習方式也是關注“教”多于關注“學”。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知識是教不盡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知識是不可教的,所以教師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展開教學”。2017年版的英語新課程標準相對2003年試驗版課標既有傳承:強調培養綜合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又有改變:從過去的關注知識轉向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必須考慮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實現新課標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也正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界定。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精講多學”的本質要求教師要進行“少教多學”, 即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多教”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學”, 實現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課堂學習。這主要表現在:
1. 重新整合教學內容
教師要對教學的內容做適當切分取舍,以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重構,滿足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也就是說, 教師會在同一張一體化講義中設置不同難度系數適合不同層度學生的題目。
2.加強對學生學習的引導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精講多學”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要求教師對學生加強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中。新課改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效靈活地傳授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之間要進行情感交流,教學互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來開展英語教學。例如,我所帶理科班酷愛籃球的男生多,我就投其所好,拿一些TED演講視頻中球星如姚明講話以及其它一些勵志類的視頻,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讓他們鍛煉了聽力。有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在歌曲、視頻甚至英文原聲電影中記住的單詞遠遠比在課堂上教授的更牢固、印象更深刻。通過教學方法的引導,可以使學生找到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的效率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證。英語教學并非單純機械的單詞和語法知識積累,句型的操練和課文的講解,而是開啟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智慧天窗。
3.重視小組合作的實施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線性單兵作戰, 而“精講多學”則提倡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只是起著指導作用,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
二、多媒體的使用更注重提升學生的能力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英語教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就能解決的了, 這些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巧用和慎用多媒體技術, 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圖片、動畫或文章背景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使展示更加生動、形象。英語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高中英語,學生必須積累大量的詞匯量,不但能正確流暢的書寫,還要能口齒伶俐的進行語言表達。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幫助學生拓展視野,為他們創造條件進行詞語積累和語言表達的方法指導和訓練,“精講多學”的課堂模式也恰好符合學生的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主動的進行多學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在逐步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氛圍,使學生能感到真實的存在于情景中,他們更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得知學生語文課上正好復習到諸葛亮的《出師表》時,我給他們下載了著名演員王洛勇先生英文版的《出師表》,先生聲情并茂的表演尤其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博得學生一陣陣的掌聲,這對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鼓勵,他們感知到用英語順暢與人交流的自豪感。所以,借助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英語的運用感到震撼。其次,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師解放出來, 網絡信息非常豐富, 可以精心挑選,取其精華用于課堂,使一些抽象的、難理解的概念性的問題變得形象化、直觀化。在講授牛津譯林版模塊八狄更斯的《Great Expectations》時,學生反映文中的人物關系及情景有些摸不著頭腦,于是我便利用多媒體教學為他們播放了電影版本的《遠大前程》,使他們直觀形象地理解了人物特點及故事情節,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多彩的氛圍, 即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創設了真實的情景,又直觀形象地解決了抽象難懂的問題。所以,課堂中運用媒體教學, 是真的對“精講多學”模式的最好體現。
三、課堂評價的方式和手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教師應該注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啟發學習, 讓學生進行大聲議論學習, 從而有效開展思維活動, 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Advertisement》的時候, 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廣告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對廣告的認識,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或者聽到的廣告活動的感受,最終能通過討論的方式創設出自己的廣告方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切實保證高中英語“精講多學”教學的有效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錯,課堂中學生對于教師的言語評價是十分在意的。尤其在課堂教學中提倡的“精講多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應該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評價時要盡量多元化,更應因人而異。另外,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評價要盡量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不是遇到不滿意的答案,就將其“一棍子打死”, 這樣也會大大的制約學生的發展。 評價得恰當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更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 對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效的。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相關的知識, 還要培育他們該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就要求教師運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的主陣地真正地還給學生,對學生有效地進行指導, 在“精講多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采用有效的、合理可行的方法進行學習,只有做好每個教學環節的工作, 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廉雪芬(1977.11-)女,漢族,大學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