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 高校圖書館的占座現象越來越嚴重, 其從最初的異常行為逐漸轉變為“正?!毙袨椤@脮?、同學、小紙條以及其他物體進行占座的方式層出不窮, 其在導致圖書館一些座位閑置的同時, 使之后進入圖書館的同學無座可坐, 從而造成了圖書館資源和學生時間的浪費, 并給圖書館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長此以往, 這種現象容易使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圖書館管理員之間產生大量矛盾。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圖書館服務;高校
一、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管理現狀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圖文消息五個類別的內容。目前微信公眾平臺支持PC,移動互聯網網頁登錄,并可以綁定私人帳號進行群發信息。由于微信公眾平臺申請的條件非常寬松,以至于每個成年人都可以申請,導致吸引了媒體、文化、教育、金融等眾多機構的關注和投入, 許多高校圖書館對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新的服務模式持樂觀態度, 并且開辟了微信公眾賬戶, 拓展了新的服務空間, 提高了服務水平。本文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旨在為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提供參考。雖然設計的初衷如此,但反觀現狀,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很好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或者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一)功能單一
通過對已經將圖書館在微信公眾號上運行的各個高校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各個高校的運行模式主要是圍繞以下幾種方式:
1資訊推送:微信公眾平常用的功能就是消息推送,將運營者的所發布的公眾號文章、消息自動推送到用戶的微信中,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使用戶主動的點擊查看,大多數用戶都將此類推送當成廣告推送。
2咨詢互動:大多數圖書館設定了自動回復,通過提前設定好的問題分類,讓師生自行回復,之后系統自動回復,實際上這并沒有交互的過程。
3線上閱讀:是指高校圖書館在微信公眾號上設置幾本電子書,來供給全校師生來閱讀,其中沒有分類也沒有針對性,以此來滿足師生的閱讀興趣。
這些模式從表面上看,是將傳統圖書館搬到了微信公眾號上運營。但實際上,并沒有帶給師生便捷與更好的體驗,它們與傳統圖書館所能提供的功能,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以自動回復為例,本質上與圖書館張貼的消息是一致的,并沒有形成良好的交互性。
(二)服務的個性化設置水平不高
低水平服務專業化是當前大學圖書館微信公共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目前,某些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人員受到退休老師和兼職學生的服務,但他們無法準確回答專業問題,無法每日更新文章,新聞推送和業務管理。我們為各個學科的教授,老師和學生提供定制服務。此外,作為參考,大學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尚無成功運行的理由。結果,來自不同大學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賬號被相互復制,粘貼和復制,內容同質化嚴重,對圖書館微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共平臺的專業知識和權威。
(三)缺乏專業的運營
對于當今大多數大學圖書館而言,構建和管理微信公眾平臺相對來說是相對簡單和廣泛的。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某些公共帳戶不受科學控制。 內容很長時間沒有更新,沒有太多有用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時,高校圖書館缺乏明確的管理和運作流程,缺乏質量控制。 另一方面,大學圖書館無法正確理解微信公眾號的交互和隱私,僅將微信公眾號作為信息共享平臺使用,沒有對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綜合管理。
二、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思考
(一)增加交互機會
對于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來言,增加交互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圖書館完全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來實現一些實時交互、可視交流等,為用戶提供便捷和實時的服務,同時增加用戶對于圖書館的信息更新的時效性。
同時針對一些特殊的用戶,圖書館可以增設一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有些學生對于某一個學科或領域十分感興趣時,圖書館能夠推送一些學科資料或網絡資源給他們,使他們隨時隨地能夠進行學習,不需要考慮時間和地點的問題,輕松的獲得各種學習資源。
(二)設置直播講座、直播課堂
5G時代的到來,使圖像的傳輸更加清晰,完全可以滿足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要求,不論是網速還是清晰度,都與實地上課沒有什么區別,圖書館如果能增設各種直播課程、直播講座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就能使學者隨時隨地可以關注圖書館所提供的精品資源,一方面解決了所有人都擠在圖書館,人滿為患、水泄不通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化講座和課程的收聽率,使全校師生都參與其中。
(三)提升信息質量,做好信息推廣服務
標題非常重要,標題決定一篇微信的閱讀量,必須有一個足夠吸引人標題,讓學生有一種非點擊看看的欲望不可。文字內容必須簡潔,充滿活力,設置懸念,鋪設伏筆,以達到吸引學生來聽講的目的。封面很重要,一定要讓人眼睛一亮,或者充滿好奇心,封面內容一定要完全符合這篇微信,一定要足夠抓人眼球。最后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像文字的首行縮進,標題符號。還有病句,錯別字等等,都要仔細的去查找,力保萬無一失,實現目的。
不管是交易類、互動類消息,還是基于行為、偏好或位置的信息,用戶欣賞的都是與他們有關且讓他們感興趣的信息。高校需要了解你的用戶,明白他們的需求之處,通過推送通知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高校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推廣。要想取得積極的效果,高校要了解用戶真正想看什么以及哪些東西對用戶有意義。
三、結語
微信是互聯網時代重要的工具之一,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具有巨大的影響,高校應該將傳統圖書館與互聯網平臺緊密結合,打造新一代智能圖書館,不斷提高資源的質量,促使高校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中高速發展,更好為師生提供服務,滿足師生的學習欲望。
參考文獻
[1]林炳旭.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探索[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90-92.
[2]張文娟.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現狀及對策探究[J].辦公室業務,2016,(21):165.
[3]鄭兵.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研究[J].學理論,2015,(19):169-171.
[4]劉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建設之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8):102.
作者簡介:郭希東(1998.12.05-),男,沈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