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蕊
摘要:加快建設和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對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通過對先進制造的闡述,分析傳統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和優勢,對制造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進行剖析。
一、互聯網+先進制造的特點及內涵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工業互聯網通過系統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力支撐。
先進制造技術的主要特點是系統與集成。與傳統制造技術相比,它具有四方面特點:
1.先進制造技術是在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影響下,在不斷吸收其成果的同時在產品設計、加工、銷售、服務等制造全過程對其進行綜合利用,以更好的實現生產的優質、低耗、高效以及清潔,更好的實現靈活的生產,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優化及與新技術的結合,形成新的工藝與技術。
2.傳統制造技術一般單指加工制造過程的工藝辦法,而先進制造技術覆蓋了從產品設計、加工制造到產品銷售、使用、維修整個過程。
3.傳統制造技術一般只能駕馭生產過程中的物質流和能量流,隨著信息技術的列入,使先進制造技術成為能駕馭生產過程中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統工程。當前先進制造技術專業、學科間的局限正在逐漸的消失或者淡化,工藝設計由經驗逐漸的走向定量分析,信息技術、管理技術與工藝技術之間的結合也更加的緊密。
4.傳統制造技術的學科、專業單一,界限分明,而先進制造技術的各專業、學科、技術之間的不斷交叉、融合,形成了綜合、集成的新技術。“互聯網+"環境下的先進制造技術實現了網絡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有效融合,是先進生產力通過互聯網平臺推動傳統產業的創新發展,是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社會發展背景下的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互聯網時代下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二、秦皇島市制造企業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先進制造在秦皇島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秦皇島市加快發展的關鍵動力。秦皇島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道路,以提速增效和提升競爭力為核心,加速調整和優化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信息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雖然制造業發展迅速,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
1.產業集中度不高。目前秦皇島市的裝備制造業中,只有汽車行業的增加值比重超過10%,代表先進技術的電子信息、工程裝備和電力裝備比重偏低,制造業與服務業、信息業深度互融不夠,兩化融合水平需進一步提高,急需向智能化、高端化、網絡化發展。上下游產業關聯度低,缺乏在國內、省內影響力大的產業集群。難以形成以京津冀產業的緊密鏈對接。
2.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夠。規模以上裝備企業研發支出占比、科技成果轉化率均低于平均水平,重點領域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缺失,面向京津冀的協同創新和集成創新水平不高。全市只有13%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具有研發能力,科技研發人員占比較少,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及市場競爭力。
3.產品競爭優勢不明顯。代表先進制造業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儀器儀表等裝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與發達省市相比有明顯差距,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產業出口比重較低,出口競爭力有待挺高。
4.兩化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全市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兩化融合”深度不夠,與信息產業緊密相關的通信產業、電子設備、醫療儀器等比重偏低,產品知名度不高,沒有競爭優勢。
三、加快秦皇島市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的可行性思考
1.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中信戴卡、康泰醫學、哈電重裝等優勢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由制造企業向科技領軍企業轉型。 要抓住先進制造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主攻先進制造業方向。著力在工程機械數字化智能制造、全數字高檔數控系統技術、工業大數據應用等共性技術上研發。加強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對汽車輕量化、新能源汽車電池、專用工業機器人、高速鐵路岔道等技術取得突破。
2.推進兩化融合過程
深化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培育新型生產方式,有效提升生產過程智能化水平。推動制造過程智能化,數字化協同設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虛擬制造和柔性化生產燈方面的應用,提高互聯信息化的管控水平。普及先進過程控制和制造執行系統,提高節能降耗水平,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開展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互聯網企業與制造企業聯合研發智能元器件和裝置,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在智能制造的大型企業秦冶重工等推廣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機器人等。加快電子商務推動制造業的生態變革,企業以電子商務為手段,提高供應鏈協同水平。
3.積極推進綠色制造
綠色制造,又稱環境意識制造、面向環境的制造。加快工業綠色化改造,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重點行業采取全流程綠色化改造,中信戴卡、中鐵山橋等大型企業實行節能降耗,推進能源管理中心和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提高能源利用率,積極向中小企業推廣應用工業節能技術及裝備。以汽車零部件、機床、電機等為重點,發展再造和資源綜合利用,積極推進產業和產品再制造。推進城市和工業園區廢金屬、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廢舊鉛酸電池等資源化利用,加快建立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
4.提高開放合作水平
先進制造業應繼續擴大國際合作交流,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一袋一路等重大戰略,實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企業開展典型交流、技術合作、產業對接等活動,發揮優勢大企業、大集團的作用,以國際產能合作切實抓變生產方式,并帶動現有產品提檔升級。調整我市修造船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跨區域協同發展,中信戴卡以全球并購的形式走出去,與國際合作切實轉變生產方式,帶動現有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企業與全球制造業企業共同努力,共同推進智能化制造,推動新的工業革命,并使先進制造業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為人類服務。
基金項目:
2019年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秦皇島互聯網+先進制造融合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