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遜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記敘文選文,對在記敘文閱讀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基本策略和途徑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讀寫結合
針對記敘文選文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研究,不僅能夠豐富和完善相關理論,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讀寫關系上存在的問題,還能夠為一線教師提供一些粗淺經驗,以供參考。
一、品讀文本學習表達
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分為描寫、議論、抒情、敘事等。例如,《散步》一文主要采用的就是敘事,通過記錄一家人散步時的生活常態來表達作者對于母愛以及尊老愛幼家庭美德的歌頌。
描寫是作者運用其獨特的語言,來對描寫對象的外貌、神態進行完整細致的描繪,使其在讀者眼前的呈現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在記敘文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文中描寫部分的段落和語句進行品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還對其感悟和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有這重要作用。例如,在《植樹的牧羊人》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來對文中的描寫部分進行分析,談談自己對牧羊人的認識。從牧羊人的居住環境中可以看出他生活習慣上的良好,再看外貌也可以看出牧羊人對自己儀表的注重,比如“他剛剛刮過胡子……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分析過這兩方面之后,最后再看語言描寫部分,也能夠看出來牧羊人十分不善于表達,或者說他不喜歡與陌生人交流。
議論一般是在作者要表明對描寫對象態度時用到的表達方法,這種方法通常出現在記敘文的文章末尾,以起到總結全文或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抒情顧名思義就是抒發內心感受,記敘文中的抒情可以說十分多件,不僅可以使文章中心思想更加突出,而且能夠增強文章整體的感染力。例如,《植樹的牧羊人》一文的結尾處是這樣寫的,“每當我想到這位老人,他靠一個人的體力和毅力,把這片荒漠變成了綠洲,我就覺得人的力量是多么偉大?。 敝苯邮闱榈姆绞绞棺髡邔τ谀裂蛉说木磁逯橥耆髀读顺鰜?。
二、賞析文本積累語言
無論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還是對景物、人物形象的描寫,都需要運用到準確的語言來進行表達,這是教師需要在記敘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細細品味和揣摩的主要內容之一。例如,在《春》中,教師讓學生品析第一句中所描繪的情境,并說一說表達效果。分析:第一句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歡快且富有童趣的語言來描繪春天的即將到來,用并列詞表現了作者對于春天即將到來時的喜悅和激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初春時的景象,使人讀來仿佛身臨其境。再如“小草偷偷地從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一句,同樣運用了疊詞來對春天的悄然而至進行了描繪,透過春草發出的嫩芽感受一片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除去找出文中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對一些段落進行仔細品味,并向別人分享體會。仍以《春》為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痹谶@一句話中運用的擬人手法是用來刻畫春天的鮮明特點,使人讀起來感到生動形象。這是因為春天“新”的這一特點,是由剛剛從陳冬中蘇醒過來的萬物體現的,而描寫這些萬物的變化自然能夠很好地體現這一特點。在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自己寫一寫描繪春天景色的句子,在學習文本中借鑒其語言描寫特點。
三、專題訓練提高能力
專題訓練指的是在單元閱讀教學后,根據一些內容、形式相近的記敘文為基準,有目的、有計劃的來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回顧和梳理。結合單元主題來進行一次寫作訓練,使學生的所學知識與技能得以內化。這是讀寫結合中較為常見的以讀促寫方法。比如回顧《再塑生命的人》《老王》《阿長與山海經》等文中哪些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問題來導入訓練,使學生快速意識到訓練主題就是文章的選材,學會捕捉真實的細節來突出對描寫對象的刻畫,使之更加逼真。在明確之前兩個問題的答案后,進入下一環節,這些材料和細節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會令你印象深刻?接著,通過多媒體展示選材、細節描寫等具體要求和方法,以《難忘的一件事》為題,運用細節描寫,來捕捉或刻畫一個你覺得為之動容的場景,并描述一件令你難以忘懷的事情。要求選材要恰當,能夠抒發真情實感,條理清晰,敘事詳略得當。還可以選擇《身邊的人》為話題,來寫一篇層次分明的短文。在寫作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彼此之間找出對方作文中寫的比較好的地方,進行點評。教師在學生互相點評的基礎上再做批改,選出優秀的作文在班級中進行展示。
綜上所述,記敘文作為一種基礎性文體,其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等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仍存在較多不足,教師應針對現有問題,結合語文教材重點資源,從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兩方面來對記敘文的讀寫結合教學進行不斷完善,從而實現記敘文教學價值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張麗娜. 初中記敘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王士秀. “立足課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