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對于高中生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當代英語教學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但是在整體的英語閱讀教學上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就從英語閱讀教學的“閱讀現狀”“閱讀要點”以及“閱讀策略”三個方面探析如何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理念;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魏曉榮,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銀川二中。
高中英語的閱讀課程在英語教學中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課型,基本上每個單元的英語課程都會有兩到三個以上閱讀,這也表明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所占的比例之大,所以教師們應該更重視高中生的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內容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學會如何處理分析這些有用的信息,解決所對應的問題。所以說,高中英語閱讀的主要意義在于利用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的改進,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達到提升英語教學整體質量的目標。
一、從高中英語教學內容發現英語閱讀的現狀
重視英語教學的語法和各種詞匯知識的具體講解,是英語教學長期以來的傳統教學內容,這就導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教師過分依賴課本的教學導向而形成的習慣性的教學結果,導致高中生在學習英語時,英語閱讀速度較慢,英語閱讀的整體思維的理解能力較弱的現象。
例如: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就習慣以“閱讀課”的名義,對學生進行有關的詞匯和語法練習,先是帶領學生對閱讀課文系統地領讀一遍,然后提一兩個問題,接下來就著重講解閱讀里的各種詞匯的積累和語法的運用,忽視對英語閱讀的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學,這就偏離了閱讀課的初衷,導致學生根本無法理解整篇閱讀的整體構思技巧和思維方法。因此,教師要改變英語閱讀的教學觀念,將閱讀課看成是一種綜合性極強,能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綜合性課程,并認真對待。
二、從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分析英語閱讀的要點
在新課改理念的普及之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與角色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師也一改傳統的權威性教學傳播者的身份,變成了學生教學內容的引導人、督促人、組織者與交流者一體的教學主導人。而學生則變成了學習的主體,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發展個性,挖掘學習潛能和創造學習能力的學習主人。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主動探索英語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結合課本內容選取閱讀類型,并解讀其內容。首先,學生選取的閱讀類型一定要結合課本內容,貼近英語教學目標。在英語課本上提供的閱讀范文的呈現方式和對應的練習題設計都是比較單一的,因此,教師應該因人而異,結合學生的特點與學習環境的不同,通過各種教學方法,選取適合學生的英語閱讀內容。然后,就是解讀閱讀內容。解讀閱讀教材內容的核心就是協助教師為將要教學的內容打下基礎,為學生們制定好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最后,就是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的內容背景、中心思想、語言語法,等等。
2.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并深思閱讀方式。教學過程需要教師一步一步由淺及深地將課本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它是一個比較復雜又漫長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學得更好,效率更高,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設計前,教師要考慮的是,在接下來的這節課堂中,學生學得什么?學進多少?需要花費多長時間?采用什么方法最高效?等等。這些有關學生能否達到學習目標的教學內容。而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文本時,也要時刻觀察發現各種突發問題,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案,改變教學策略。
例如:教師在教學“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時,為了讓學生拓寬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素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閱讀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Why did the captain succeed in saving the passengers?”“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he wa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等問句,充分了解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懷,了解作者的構思技巧和表達的主題思想。教師在學生的閱讀后,再提出問題讓他們解答,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培養學生學會分析閱讀信息,處理綜合信息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從高中英語教學目標探究英語閱讀的策略
在當代英語教學中,很多的學生還比較排斥英語這門外國的語言課,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采用的是機械性“傾倒式”教育,學生在理解時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所取得的學習成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關注語言的語法教學,還要重視閱讀內容的整體思維拓展,教師要運用合理的策略,教導學生理解英語閱讀里整個中心思想的呈現方式和構思技巧并熟練掌握。
1.摒棄傳統觀念。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會打擊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還會使學生對英語教學產生消極心理,尤其是很多教師在英語的詞語積累上采取的機械性記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讓學生對記單詞極度的排斥的同時,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因此,為了改善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教師就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主動地學習。
2.興趣發展個性。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學習機會,開展一些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英語交際的教學活動,學以致用并獲得不同的學習感受,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主動探索英語素材,學會從英語閱讀中獲得信息、處理信息,并利用所得的信息分析處理自己所面臨的閱讀問題。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英語錄音、投影儀或者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環境,讓學生切身投入到真實感極強的課堂教學情境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之中。
例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教師每周都會組織一些課外英語教學活動,將本班的學生集中到學校操場,或是進行英語演講比賽,或是開展一些英語角的活動,有時候還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自己喜歡的電影或電視劇片段表演出來。通過這樣的個性學習活動,將整個班級的學生組織起來,充實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將所學到的英語表達能力運用到實處,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3.語篇強化教學。高中英語閱讀課文的篇幅普遍較長,課文的內容極富科學性,因此英語教學又有一定的嚴謹性。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步驟就是熟練掌握語言知識,理解閱讀里的閱讀技能,拓展和加深對閱讀背景知識的學習。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閱讀內容語篇的整體出發,在教學英語語言的同時,傳授學生閱讀技巧,分析閱讀的背景知識。
例如:在“At the tailors shop”這節英語課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多媒體黑板上播放了與課本有關的幾個教學片段,引導學生對閱讀里的故事背景展開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將與故事作者有關的生平經歷和創作背景,系統地介紹給學生,幫助他們了解閱讀內容的背景以及作者創作的情感經歷,讓學生更充分地理解閱讀內容的整體思想,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四、總結
綜上所述,關注閱讀教學材料的選取和具體的解讀策略,是教師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它關系著英語教學的教學方向、方法以及教學定位。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核心是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是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協助,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充分了解,解讀出閱讀的中心思想并作出一定的回應的整個過程。它包括詞匯理解、句型分析、段落策略,以及語言和文化的呈現方式等各種語言表達因素相互獨立又相互交叉的整體的理解過程。所以說,閱讀教學是一個系統的教學工程。
參考文獻:
[1]朱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調整[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6):71-72.
[2]葛炳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 2012(02):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