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崢嶸
摘 要:合作互動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互動過程中,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互助的師生和同學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學效果。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需要強化合作互動教學方法的應用。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中開展合作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不斷思考中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合作互動教學;主題活動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語文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學科,以往的語文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為輔,導致課堂教學氣氛較為沉悶,學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合作互動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自主探討,能夠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進而有效提高了語文的學習效果高。因此,合作互動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1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開展合作互動教學
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對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動腦思考與組織語言邏輯的過程,進而難以有效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和寫作能力,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要認識到,教學過程不只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更重要是要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與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合作互動教學既包含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同時也指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合作互動教學的開展,能夠使師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拉近師生與同學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在活動中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有效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完《三顧茅廬》一課后,教師組織學生依據文章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將具體的故事情節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對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進行公平競爭,采取民主選舉的方式最終確定每個人物角色的扮演者。為了呈現更好的表演效果,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文章內容和故事情節進行研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積極吸取學生好的建議,最終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表演。通過這樣的形式,建立了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在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進而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2設計主題活動,開展合作互動教學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主要依據的是課本教材,教師可以依據教材的內容,設計相關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增強師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例如:在學習《回憶我的母親》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父愛和母愛”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學生對文章中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以及感恩之情的描寫方法進行學習與體會,要求學生將父親或母親與自己之間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某件事與大家進行交流和分享,并以這件事為例寫一篇文章,并在寫完文章后,開展文章品鑒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文章的閱讀,學生如果覺得哪篇文章流露的情感打動了自己就將文章向大家朗讀,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優秀的寫作手法。還可以通過開展讀書分享會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的書籍或資料中關于父愛和母愛的文章相互分享,通過這類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并在分享互動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3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強化合作互動教學的效果
根據對大多數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查情況來看,當前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雖然應用了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模式,但卻只停留在形式主義,并未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作用,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低下。在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前,首先需要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確保小組劃分與分工的科學合理性,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特點、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學習能力層次鮮明,發揮成員間的優勢互補作用,取長補短,幫助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向學習能力較高的同學吸取更多的學習經驗,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小組成員的劃分要保持在每組4至6人,進而能夠有效促進組內異質的合作學習,并實現組間同質的公平競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明確自己的任務,合理分工,提高學生承擔學習任務的意識與能力。例如:在學習《紀念白求恩》一課時,教師要求每個小組依據文章描寫的白求恩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質,完成一篇文章。小組成員通過探究說出每個人對白求恩精神品質的看法,并由一個學生進行記錄,同時,由另外一個同學找出文章中描寫白求恩同志的樂于助人、不畏艱險、敢于為共產主義奉獻自己的精神的語句。最后,集合小組成員每個人的想法合作完成一篇文章。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給予了學生更多表達與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善于傾聽的習慣,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互動學習的優勢作用。
4開展體驗式活動實現合作互動教學
教師在講解知識點與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消化和理解的過程中,都主要依賴于教材和書本,學生只能憑借自己的邏輯想象與創造思維能力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難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體驗式活動,強化合作互動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例如:在學習《春》一課時,作者從多個角度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文章描寫的景色一致的視頻、動畫,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作者描繪的春天的美麗景色。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色在多媒體設備上繪畫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度的指導。在完成繪畫后,學生將自己認為的春天的魅力所在用語言進行描述,充分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體驗式活動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基礎,通過學生的體驗,教師的引導,實現了語文課堂合作互動教學,進而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合作互動學習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創設豐富的合作互動學習情境,科學合理的劃分小組成員,并通過巧妙的問題設置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思考與探究,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團結合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瀛.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08)
[2] 趙寶虎.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構建研究[J]. ?課外語文. 2018(34)
[3] 岳天海.略談初中語文學習中的合作學習[J]. ?考試周刊. 2018(75)
[4] 殷國星.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華辭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