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霏 姜乃滸 閆存玲 高漢

【摘 ?要】目的:構建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方法:將研究過程分為4個步驟,第一步查閱文獻擬定初步的醫院醫療質量控制評估體系指標,第二步和第三步進行專家咨詢,第四步進一步篩選評價指標,根據咨詢結果分析各項指標的重要性、可行性和靈敏性,并獲得三級指標體系。結果:建立了一套三級指標體系,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27個。結論:建立的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78-02
醫療質量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醫院的發展之本,更是醫療管理和綜合管理的核心內容[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醫療質量內涵的外延,醫療質量管理面臨著挑戰。醫院只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強質量控制管理,在醫療質量得到充分保證的條件下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因此,探索科學的醫療質量檢測和評價體系對醫療質量控制工作的發展非常有利。過去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僅重視績效指標和終末指標,因此無法系統地評價和控制醫院的治療質量。基于此,文章采用Delphi法和層次分析法,從基礎質量指標、環節質量指標和終末質量指標入手,以期建立科學、系統的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構建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步驟
1.1.1初步擬定各項指標
收集本院2016—2019年相關臨床基本數據,并分析近年來醫院醫療質量評價體系指標的研究進展,采用文獻分析法查閱數據庫,最后決定5名管理學專家組成課題小組,針對此次研究內容探討醫療質量評價體系,并確定體系構架。
1.1.2首輪專家咨詢
選取德爾菲法,依據擬定的體系內容制定出問卷,征詢醫療質量管理專家對指標的建議,以便客觀評價擬定的三級指標體系,并分析體系構架的實用性。
1.1.3第二輪專家咨詢
選拔出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優秀的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的醫學專家和護理學專家,各選取20名進行咨詢,咨詢的主要內容有體系構架的可行性、各指標的靈敏性和客觀性,以期為調整指標權重提供理論依據。對專家的評價一致性進行評估,權重值越高表明一致性越高,和諧系數檢驗(P<0.05)表明評價一致性較好,反之為評價結果不可取。
1.1.4 對首輪專家咨詢和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進行篩選
篩選過程中要考慮到指標的可行性、靈敏性和重要性,主要是評價統計學數據,內容包括均數和標準差計數、變異系數對結果的影響。其中,標準差表示此次評價的集中性,數值越小表明此次評價的集中性越強;均數表示此次研究的重要性,數值越大表明該指標越重要;變異系數表示此次評價中相應指標的協調度,數值越小表明協調度越好,即重要性和敏感性的波動程度越小。根據篩選結果
對各項體系指標進行綜合評分,綜合評分≥7分且可行性、靈敏性和重要性評分均≥7分可直接選用;若綜合評分≥7分但可行性、靈敏性和重要性存在至少一項的評分<7分則有本課題小組專家討論決定是否保留該指標;綜合評分<7分直接刪除。
1.2方法
體系的指標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確定,具體內容可參照《醫學綜合評價方法及其應用》。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軟件錄入專家咨詢的結果,并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指標的標準差、算術均數、協調系數、變異系數和卡方值,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德爾菲法最終結果
2.1.1 基本情況
第二輪咨詢專家共有15人,工作年限超過30年有8人,超過20年 有7人;咨詢專家平均年齡46歲;男性11人,占73.33%,女性4例,占26.67%;具有高級職稱12人,占80.00%,具有副高級職稱3人,占20.00%;碩士學歷以上6人,占40.00%,本科8人,占53.33%,???人,占6.67%。
2.1.2 有效回收率
此次共發放調查問卷20份,回收20分,有效回收率100.00%。
2.1.3 權威系數
此次權威系數為0.915。
2.1.4 協調性統計
一級指標包括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具體見表1。
2.2 最終篩選結果
根據咨詢專家的結果設定三級指標,其中,一級、二級和三級指標分別為3個、8個和27個。具體見表2。
3討論
加強醫療質量控制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需要加強對質量的管理、優化醫療管理措施和規范醫療行為等,而要想提高管理質量必須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3]。醫院傳統的管理體系比較側重于績效指標和終末指標,這種管理體系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但是約束性不強且容易發生變異,最終會影響到整體醫療的質量。
本研究將多種評價體系的方案結合起來,從中了解到目前臨床管理的優秀方案,并加以借鑒。首先,利用德爾菲法確定建立指標體系的方案,在此基礎上聯合層次分析法,以便獲取專家提出的全面而客觀的建議,最后采用一致性檢驗對此次指標建立的效果進行評價,這種綜合多種方法的評價可以獲得更加客觀和真實的結果。本研究主要從指標的重要性、靈敏性和可行性方面進行系統的評價,其中,可行性是用來評價指標與工作的聯系緊密程度;靈敏性是用來評價指標在工作中的區分能力,可有效避免崗位重疊現象;重要性則用來評價指標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和代表性。本研究結果表明,建立的體系指標評價較好,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這表明體系指標具有較好的客觀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提高醫院醫療管理質量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本研究從重要性、靈敏性和可行性三個方面考慮,可為醫院醫療質量評價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吳家鋒,程陶朱,孟潔,等.三級醫院門診醫生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J].中國醫院,2019,23(5):50-53.
[2] 圣孟飛,宋寶香.公立醫院醫療質量和安全的評價體系構建:基于PATH模型視角[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19):3461-3464.
[3] 陶鳳,陳興玲,江恒君,等.因子分析法探討醫院醫療質量綜合評價體系[J].現代醫院,2018,18(4):478-480.
課題名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海燕科研基金
項目名稱
腫瘤專科醫院醫療質量關鍵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
項目編號
JJQN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