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莉
摘 要: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開始加重,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策略,旨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學能力
前言
語文是學生的基礎課程,而且語文知識涉及的面非常廣泛,僅僅依靠語文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具備自學的能力。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并不是一朝就能夠養成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自學的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自學是學生獨立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學能力關鍵在于學生本身,教師要做好積極地引導作用。
一、自學能力對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性
自主學習主要是學生在自己的主導之下,能夠利用以后的知識和經驗進行主動而有效的學習方式。自學能力也是一個人優秀的品質之一。能力與知識、經驗、和個性特質共同構成人的素質,成為評價一個人的指標之一。在當今這個社會,人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知識基礎,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在當今這個信息非常發達的社會,自學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培養習慣和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學生具備了自學能力就如同具有了魚鉤,學生可以自己進行釣魚。不僅能夠充分地利用課余的時間,還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自學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教師資教學中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將來學生走向社會還有許多,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最后,自學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基礎。傳統機械式地灌輸知識,只是實現了知識的搬運。學生具備了自學能力,在學習中能夠深入地融進知識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自學的重要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語文基礎。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合適的閱讀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不同的閱讀材料對于學生的教育也是不同的。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既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其次,教師還要傳授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技巧。閱讀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讓學生學會閱讀懂得閱讀。總之,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2.創新教學方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的教學方式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教師在采用教學方式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方式,將先進的網絡技術融入到語文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促進自身的發展,提高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
2.1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
教師在教師中可以采取小組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小組之間的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上的語文內容,讓每個小組去完成不同的內容。然后再讓小組內的學生在課堂里進行匯報。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不僅要匯報學習成果,還要匯報不同的學生的負責的責任以及學習感悟。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獨立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雖然不是學生獨立的學習,但是每個人在小組合作中都要參與學習中,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式的教學方式提高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地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2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語文知識。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灌輸式地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傳授給學生搜索和處理問題的工具等,讓學生自己學會運用這些工具,自己去探索知識。教師在探究式的教學過程中要督促學生的學習進度,讓學生按著目標進行不斷地學習。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其實就是學生自學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養成學習的習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語文知識的范圍本身就比較廣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去挖掘知識的深度,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2.3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語文知識本身就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書本生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生活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學習。學生的自學需要一定的動力,實踐活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實踐部分,學生在實踐中需要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3.建立學習網站
為了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網絡技術為學生建立一個學習的網站。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好的知識上傳到網站上供學生學習,而且,在學習網站上學生之間也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團隊。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也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技術已經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教師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例如,微信、qq等促進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一定的監督作用。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前期要對學生進行監督。而且,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才能夠提高自學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才能夠涉及到更多的學習范圍,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結語
自學能力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學習深度,還會關系到一個人將來發展的高度。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具備了獨立思維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增加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認識到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將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瑞雪.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 學周刊, No.278(2):187.
[2]許義.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 好家長, 2017(37):173-173.
[3]蔣海燕.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 大觀周刊, 2011(14):46-46.
[4]尹敏.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策略探討[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000(007):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