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怡
摘 要:針對成華區“戲劇進小學音樂課堂”開展情況的調查中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和具體推進步驟,并結合成華區優秀的案例進行分析,希望對提升戲劇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有所幫助。
關鍵詞:戲劇;小學音樂課堂;成都市成華區;有效性
筆者通過實地調查、聽課記錄、問卷調查,錄音采訪等方式對成都市成華區“戲劇進小學音樂課堂”的開展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發現教師專業素養不足、教學資料匱乏是目前最主要的制約因素,針對這兩個問題,筆者認為提升戲劇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組建具有專業素養的教師團隊
成華區在2016年就成立了《教育戲劇如何觸及音樂教學》的課題小組,在李嶸教研員的帶領下,老師們經常定期觀摩學習,在‘教育戲劇咖啡吧了解教育戲劇的最新資訊。在2018年還邀請到了王添強老師對成華區40多位教師進行了為期5天的培訓,課程中對優秀的教案劇本,和在實際的課堂中引入戲劇的正確方式和順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講解。
2、由興趣課引入音樂課
如建設路小學開設的戲劇課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通過形象的扮演,學會了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在協作過稱中有些同學逐步建立起了團隊意識,甚至是領導能力,而家長也從中了看到了孩子的進步,有些孩子更加自信了,有些更具有表現力了,有的更有想象力了等等,讓興趣課逐漸吸引到更多的人氣,為教育戲劇進小學音樂課堂奠定基礎。
3、自主研發與編創教材
目前成華區教師們使用最多的仍是用繁體字書寫的臺灣教材,這些教材是早些年為臺灣的戲劇課專門編寫的,而教師在音樂課堂中照搬教材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成華區的《教育戲劇如何觸及音樂教學》課題小組成員經常在一起備課,分析教材中適合引入戲劇的課文,不斷總結經驗,并且設計了《小紅帽》、《詠鵝》、《歌唱王二小》等優秀教案。
4、音樂課中的具體推進措施與案例
1.首先,從“肢體、聲音、動作”切入,用各種戲劇游戲和范式開始訓練;
2.創作“空間、環境、氣氛”;
3.設計人物的“角色、外形、性格”;
4.片段扮演:角色與角色相遇;
5.找出故事的前因后果整體展演;
6.欣賞“感官,投入、反應、感動,價值觀、品德、態度”;
案例:? ? ? ? ? ? ? 《蝸牛與黃鸝鳥》
——成都市海濱小學 朱楠
【背景】
《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來自于一個孩子們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其音樂形象十分生動靈活,故事情節簡單易懂,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應該很容易就能使學生對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故事背后揭示著的做人要有長遠的目光,為著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不去理會別人的冷嘲熱諷,不懈前行的哲理也值得我們學習。
【案例陳述】
孩子們在課前對于《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已經有所了解了,所以課堂重點運用了多種形式和手段輔助學生來體驗、發現、創造和表現音樂。在課堂中設計了分段聆聽音樂、分角色演唱音樂、分角色表演故事等活動,來幫助學生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充分的體驗到戲劇活動過程中的樂趣。十分注重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語氣、動作、面部表情等表現音樂中各個角色形象和故事情節,并對歌曲內容進行編創和演繹。
場景四
旁白:院子里的葡萄樹發芽了,黃鸝鳥、小猴、小鹿都想吃到葡萄,于是來到樹旁仔細打量,這時候,小動物們一齊看向那只緩慢移動的蝸牛,黃鸝鳥揮舞著翅膀一臉疑惑的問道。
黃鸝鳥:“喂!下面的那只蝸牛,你爬到葡萄藤上干什么?”
旁白:蝸牛只是抬頭看了看黃鸝鳥卻并沒有作出回答,然后繼續吃力地向上爬著。這時,黃鸝鳥眼珠子一轉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笑了起來。
黃鸝鳥:“哈哈……我知道了!你是想吃葡萄!不過現在葡萄騰才剛剛發芽,你現在就開始爬也未免太早了吧!”
蝸牛:“雖然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等我爬上去,葡萄就熟了。”
小猴:“你背著這么重的房子,啥時候才能爬到喲。”
小鹿:“你看他動作慢吞吞的,等他爬上去說不定葡萄都吃過了!”
黃鸝鳥:“它可以繼續爬,趕著吃明年的也不一定啊!”
旁白:小動物們紛紛捂著肚子大笑了起來,絲毫不顧及蝸牛的感受,但是蝸牛并沒有受到他們的影響,反而是沿著葡萄騰更加穩健的一步步向上攀爬著。就這樣,日復一日,不管雨打風吹它都沒有停下過腳步,直到有一天它抬頭就看到了那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葡萄,一張嘴就嘗到了一顆,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漫開,蝸牛的嘴角洋溢出了滿足的笑容。(合唱 《蝸牛與黃鸝鳥》)
【案例分析】
這個環節里,同學們扮演了各種角色,通過動作和對白加深了對歌詞的理解,在齊唱和角色扮演中不僅使學生學會了這首歌曲,還告訴了學生要學習蝸牛為著目標不懈奮斗,不管過程多么艱難,世人多么不解,也要堅定的走下去,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整個活動以蝸牛和黃鸝鳥、小猴、小鹿的對話為線索展開,在故事的最后引出了歌曲的演唱,讓學生在趣味橫生的戲劇活動中既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又懂得了歌曲背后所折射的道理,課程目標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曉華.教育戲劇的理論與發展[M].臺灣:心理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張生泉.教育戲劇的探索與實踐[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
[4]周斌.關于推動教育戲劇發展的若干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08,(5):29-31..
[5]焦煒等.課程行動研究模式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