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武靈
摘?要:小學中年級是小學生學習興趣分化的分水嶺。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性更加明顯,在意志特征上會出現自制力和堅持性下降的趨勢。加上學習知識難度的增加,需要更加努力,不像低年級時不太努力都可以比較好地完成任務,所以學生學習會出現困難,變成學困生。注意力集中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前提,所以要轉化學困生就需要提高其注意力,本文將淺談語文課堂中提高小學中年級學困生注意力的方法研究。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困生;注意力
學困生是指在班級中學習中有困難,成績暫時落后于他人的學生。他們通常不能很好地約束自身,比較貪玩好動,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于課堂,不能達到教育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
一、尋找原因,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同理,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老師要相信每個學困生都是發展的人,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對于學困生不要一刀切,統一管理忽略對學生的了解,不能有效診斷學生學習落后的原因。所以要加強家校溝通,真正了解每一位學困生的喜好、長處,激勵教學。依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等情況進行分類,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有助于促進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老師不再是高高向上的講說者,而是同學學習路上的陪伴者。兩者之間的鴻溝被打破,構建一種雙向互動、循環平等的課堂模式。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可以形成親密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受此感染,會更加努力地融入課堂,改進自身,提高在課堂的注意力。
二、創新導入,吸引注意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師要創新課堂導入,在課堂伊始就抓住學困生的興趣,吸引他們關注今天的學習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教學模式也可以與時俱進,老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教學與黑板書寫兩者結合起來。語言是優美的,很多文章之所以可以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傳達了情感,展現了畫面。學生因為自身的思維能力還沒有足夠發展,他們不能很好地想象文字所表達的,傳統的黑板書寫不能很好地體現直觀性。這時候利用信息技術準備課件,就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理解。老師要認真鉆研課本,了解重難點,查找與文章相契合的資源。網上的資源也有很多,是老師很好的免費學習的資源庫。老師可以借鑒優秀的PPT,制作自己的課堂課件,讓自己的課堂變得靈活生動。例如在學習課程《我們的民族小學》,在課程開始給大家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詢問大家知道中國都有哪些民族。準備一些民族的特色服飾和特色節日的圖片或者視頻,向同學們簡單介紹課文中出現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層層遞進,進而引出文章。
三、設置疑問,鞏固注意力
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參與課堂。老師拋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新知識,也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學困生在課堂中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老師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課堂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他們之間的互動溝通是知識傳達的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看到老師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主導課堂的節奏,學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跟著老師的節奏。這樣的課堂學生參與感低,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會覺得課堂是老師的。老師的填鴨式教育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沒有參與性,積極性不高。第二是老師設置問題過于困難。學困生因為平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所以自身儲備會相對比較弱。老師在提問時沒有很好的考慮班級的整體水平,設置問題比較難,會使他們不能很好地參與其中,久而久之更加不愿意學習。所以老師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拋出問題,讓他們參與進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問題的設置要注重梯度,不要太難。老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問。老師可以針對比較簡單的問題提問學困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將他們拉回課堂。在設計問題時,盡量考慮到大家的均衡水平,鼓勵大家積極回答。當他們看到其他相同程度的同學回答問題時,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受之鼓舞,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老師下次提問時予以鼓勵,他們也會積極地參與,可以較好地保持他們的注意力。
四、適當施壓,提高注意力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學困生不參與課堂,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壓力,老師不會提問,沒有考試所以不會害怕,自己不聽就不聽了。所以老師要適當給學困生壓力,這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提高注意力。對學生來說最大的壓力就是期末考試,所以我們可以加強日常課堂考核,今天我們學習的生字比較簡單,課堂最后十分鐘會進行默寫,默寫錯誤太多的需要進行抄寫。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他們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
結束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課堂中間適當提問保持學生注意力,結合一定的施壓,不斷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陳堅光.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J].課外語文:上,2017(7):55-55.
[2]吳菁萍,張和發.如何轉化語文"學困生"[J].《開心素質教育》,2016(4期):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