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
摘 ?要:本文詳細闡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導入環節的應用,第二部分論述多媒體技術在上課教學中的應用,第三部分講述多媒體技術在課后作業環節中的應用。通過展開這三個部分的具體措施,為當下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數學教師;小學生
把多媒體技術當作一種輔助工具指導教學工作已經成了當下階段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此大背景下,我校很多教師也積極更新觀念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工作。因此,在本文中我將把自己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相關情況進行詳細論述,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和綜合素養的發展提出可行的建議。
一、多媒體技術在導入環節中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導入環節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工作中來。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也是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一步。在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選擇讓學生直接打開書本而是精心準備了電腦課件,在課件內通過漫畫的方式提出了數學問題。這種新奇的問題引出方式引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立刻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有了這一鋪墊,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就非常簡單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的應用雖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借助多媒體的幫助,因為事物的認識和發展總是有規律的,在認識某項事物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種手段共同使用。長期使用多媒體這種方式,也會增加學生的審美疲勞,從而削弱多媒體手段的應用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有利于直觀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所以在教學行為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注意靈活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工作,不僅書本知識的講解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典型的數學例題講解通用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這種優質的輔助工具。例如題目:“一列長500米的火車以800米/秒的速度,通過一個山洞隧道用了4分鐘,問這座鐵路橋長多少米?”初次見到這類題目,學生首先會想到火車的長度與山洞長度之間的關系,這也是解答這道題目的思路發起點。于是,我們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把火車通過山洞的相關場景模擬出來:通過播放課件資料,一輛火車面向山洞行駛過來,從車頭正式進入山洞隧道并把山洞隧道透明化,顯示出火車經過山洞的全過程直到火車尾部離開鐵橋為止,在此過程中學生如果存在疑問或對某個細節不理解,教師可以暫停下來讓學生認真觀察一下。這樣學生就能更輕易地掌握:“橋長=火車4分鐘行駛的路程-火車長度”這種題目內在變量關系,學生直白地看到了最終結果,那么在解答這種題目的過程中遇見的難度就相對低了很多。因此,利用多媒體形象地呈現了事物的現象,直觀地表達了事物發展的過程,通過動態演示生動地揭示了事物的變化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再加上教師的適時講解,做到把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突出了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
三、多媒體技術在課后作業環節中的應用
多媒體在課后作業布置環節的應用主要側重于數學作業習題的優化。通過優化作業習題加強學生題目練習的針對性,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可持續、和諧的發展,這也是當下階段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根本目標。只有實現了課后作業設置的高效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才能不受影響,學習熱情才會一直保持高度亢奮的狀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課本和練習冊中根據教學進度選好題精題,或由教師針對性地來設計題目,恰到好處地使學生通過作業來鞏固知識。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上嘗試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唱主角,帶著學生一起探究,一起歸納總結,比老師滿堂灌的效果好很多,學生興趣也高,布置作業,少而精,每天的家庭作業,筆者都會對作業冊上的題進行刪減,做有代表性的題目,能達到作業目的,不要太多,這樣學生老師都能減負,效果也很好,學生興趣也高,做一道題能悟一個方法和道理是最重要的,題海戰術是機械應戰,耗時耗力,效果一般。因此,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多媒體技術靈活實用的必要元素之一。
四、結束語
多媒體是一種優質的輔助工具,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靈活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教學研究工作,深度挖掘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具體細節和關鍵部分,最終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悅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興趣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181.
[2]晏薇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如何借助多媒體技術優化作業練習[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5):193.
[3]王曉燕.基于信息技術輔助的小學數學思維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