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翠
摘 ?要:針對許多考生對議論文寫作模式掌握不夠熟練,作文分數不盡人意和教師面對議論文難教、學生難寫的現象,本文從語文核心素養出發,探討運用各種思維能力進行不同類型議論文的寫作。
關鍵詞:議論文;思維能力;不同類型;語文素養
作文占據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而許多考生對議論文寫作模式掌握不夠熟練,作文分數不盡人意。面對議論文教學教師難教,學生難寫的現象,本文從語文核心素養出發,探討運用各種思維能力進行不同類型議論文的寫作。
一、高中教師議論文教學的現狀
學生覺得作文難寫,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作文教學的課程建設不夠成熟,高中語文教師對不同議論文分類訓練的方法不了解,像我一樣的很多年輕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甚至還處于盲人摸象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例如有的老師一學期布置5到6篇作文,每次在作文后面寫幾句空洞的評語,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幫助不大,自己也還費力勞神。有的老師則“投機取巧”,在考試之前讓學生背一些精彩的開頭結尾,還期待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老師則光是講一些理論知識,從來不寫下水作文,這屬于典型的“紙上談兵”,就像一個教游泳的教練,卻原來是一個旱鴨子。由于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理論理解還不夠深、不夠透,以模棱兩可的認識去指導學生寫作,結果只能使學生糊里糊涂,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特別是議論文的寫作方面,學生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作為老師該旁敲側擊的要旁敲側擊,該指點迷津的要指點迷津,有的放矢,恰如其分,進行合適的引導、點撥和講解。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尋找、建構、完善的議論文教學體系已迫在眉睫!
二、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身心基礎
初中的時候他們主要關注家庭、學校、同伴和自身,所以主要以記敘文寫作為主了,以及要求寫簡單的議論文。到了高中階段,高中生的知識量劇增,視野變得開闊,想象豐富大膽,心智和思維能力也逐漸成熟,他們有自己對待事物的觀點和態度,并試圖去說服別人。而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并且逐漸從對自身、家庭、學校的關注轉向對他人、社會、人生的關注。因此他們具備了議論文寫作最基本的思辨能力。
三、不同類型議論文的作文訓練思路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明確提到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高考作文也是圍繞思維能力這一素養來設題的。寫作中不同的作文類型會用到不同的思維方式。根據思維的特點我把作文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定義型議論文
這種議論文關鍵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或者描述事物的主要內涵。在高中作文中經常需要對一個概念下定義。這種作文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核心詞匯,通過聯系想象以及歸納概括等思維方式,有意識地將概念的定義由表象到實質地揭示出來,這樣寫出的作文就深刻。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作文中下定義,并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這種寫作方法。
(二)關系型議論文
關系型議論文在高中階段出現得比較多,如“個性與妥協”“嚴厲與寬容”“索取與回報”“模仿與創新”等。這種作文的特點是題目中會成對出現對立的、相互矛盾的一組詞語,要求學生在寫作時既要兼顧二者,又要有所側重;既要一分為二,又要辯證統一。
(三)駁論型議論文
議論文除了立論以外,還有一種叫駁論,即寫作時對材料中或現實中某些人的看法進行反駁。這種作文就要用到常見的一種思維方式,即逆向思維。
例如高三的一則材料作文。
“斜杠青年”的定義是: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對此,有人說,這無疑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年輕人興趣廣泛,有從事多重職業的技能;二是他們也有生活壓力,多一份職業就多一份收入。”有人反對,現在不少企事業單位是不愿意員工從事本職工作外的職業的,如果讓領導知道,被炒魷魚都不無可能。用人單位認為,只要不影響本職工作,單位是不干涉的;專家認為選擇多重職業能不斷激發人的創造性和學習性,同時還能擴大外交圈。
請根據材料,從你自己的認識角度,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
很多同學從正面立意,寫作題目有《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生活的多樣性選擇》《技多不壓身》,這些作文觀點鮮明,不可否認寫得好。而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則運用逆向思維,反面立意,寫了一篇題為《人人斜杠,何以精專》的作文。
文中寫道:“如果青年人都選擇多元生活,其專注程度又怎么能比得上只專注于一門事業的人呢?三心二意又怎能把事做好?人人斜杠,何以精專?”他巧妙地引用材料,提出觀點,進行反駁。
接下來寫道為何要精專:“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但這也是一個需要專注、執著的時代,我們需要真正沉下心來,去做我們最擅長,最感興趣的工作。要一門心思得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只能擇其一而為之。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的人必是專注于一念的人,唯有專注最動人。可是,在如今的生活壓力下,又有幾人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氣?斜杠,表示多一種選擇,自然,多一條選擇就多一條出路,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甘于寂寞,于滾滾紅塵中,堅守一些珍貴的東西。”
再聯系現實進行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就像鄧稼先和錢學森兩位科學家,一心從事中國導彈事業,為祖國制造出強大的武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人生為一大事來。是啊,一個人一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不知道有多少聰明人一生都沒有做好一個領域。只有沉下心來,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于一處專注,才能有所作為。人生為一大事來,人人斜杠,何以精專?”結尾深化主題,再次呼應題目,強調觀點。
逆向思維其實很好,考場上多運用一些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縱向思維,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也讓自己的作文不再千人一面。
總之,本文意在通過議論文教學模式的建構,使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有所收獲,并將議論文教學中獲取的精華遷移到寫作和口語交流當中,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熊偉,熊偉與本真課堂[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鄭桂華,高中語文教師專業能力必修[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