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緒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最先接觸到的系統性學習數學的一個科目,在這個階段,對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會對今后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對他們學習數學有幫助,在其他各個科目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相對于其他科目,數學是最能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但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老師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不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對小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是培養各種能力的關鍵時期,創新思維能力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技能,特別是在小學數學中,對這種能力的要求很高。所以老師在平常上課時就要注重對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是有很大的發展潛能的,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多給學生提供能夠培養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能收獲除學習以外的其他技能。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對學生來說是有很多好處的,一方面,這有助于他們獨立思考問題,能夠對課本知識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讓每個學生都能聽到其他同學的看法,從中吸取他們的優點,來豐富自己。另一方面,這對他們以后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無論是思考問題還是解決麻煩,都能想出各種辦法來應對。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現在很多學校進行的教育,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哪個學校成績好,哪個學校就是好學校,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創新思維的能力。很多學校在上課時,老師在課堂上只是為了講書本上的內容,為了最后的考試做準備,并不尊重學生的態度,不關心學生是怎么想,不重視對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思維方式的培養。按照做好的計劃一步一步地實施,沒有關注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他們是否真的掌握了老師所講的內容,對所學的知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老師為了趕進度,往往不會留給學生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導致學生都是按照老師的意愿去學,自己哪里不會也清楚。而且現在的教育,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學生們的成績,他們認為成績高就能代表一切,對其他能力的培養都不重視。為了達到提高成績這個目標,老師總是從學生下手,給他們布置大量的作業,讓他們做大量的習題,只注重數量而不關心質量,這就會讓學生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而敷衍了事,并不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收獲總結,讓他們創新思維的能力逐漸喪失。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以前老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了,老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能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要。在之前的課堂上,通常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都是以被動的形式來接受老師所講的東西,老師講什么,他們就學什么,沒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這樣往往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也不好,對學習數學沒有太大的樂趣。因此,小學數學老師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況,采用一些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比如,將所要講的題目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有學習興趣,從而愿意自己主動地去學習數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數學知識能有更加深刻的感知和認識。大家都知道,要想學好高中數學,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們不能對學習數學產生厭惡的心理,這樣更有利于數學思維的形成。
研究發現,愿意學習數學的學生在上課時會更加認真聽講,能跟得上老師的講課步伐,甚至還能留出時間來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思維就會形成,所以,老師要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欲望,從而使數學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總結反思相關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對小學知識進行學習時,每個學科都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能自我反思,所以老師在每次講完課之后,都要鼓勵學生對本節課所講的內容提出自己所不明白的地方,以及老師在講課時是否出現了問題,便于學生和老師一起解決,從中吸取經驗,讓雙方都能得到提高,共同進步。小學數學思維在考慮問題時通常是對一個整體而言,讓學生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反思總結,能夠使學生找到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使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鍛煉,當再次遇到同種類型的題目時,能快速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老師不僅僅要把教學任務中所要求的內容告訴學生,還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數學思維能力,這對學生們學好數學是十分有幫助的。不同的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老師在具體教學時,也要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盡量采用適合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不僅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還能使自己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董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7(9).
[2]陶愉群.淺析擴展小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教學策略選擇[J].新課程(中),2017(4).
[3]劉雪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