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輝
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班級中的方方面面,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能夠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更加安心地開展學習活動,提高自身的學習實效。本文從筆者的班級管理實踐經驗出發,提出創建民主氛圍、實施量化考核,以及發揮學生效力等策略,淺談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民主氛圍
教育關乎國家的未來,而初中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在這一部分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對于提高初中階段的班級教育實效,彰顯初中階段的教育價值中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由于初中生仍舊處于發展階段,其心理結構也不成熟,因此,作為班級中的領軍人物,班主任應當切實地從當前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結合班級管理的具體工作,創建新穎的班級管理模式,以便在打造民主化班級管理氛圍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實現初中班級的高品質管理。
一、創建民主氛圍,合理選舉干部
進行班干部選舉是班級管理的一大板塊,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必經路徑,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表現自身意愿的傾向。因此,班主任也應當為學生創建民主化的班干部選舉模式,讓學生主動地表現自身的意愿,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的事務中,真正地將自己看做是班級中的一份子。
例如,班主任可以先為學生介紹班干部的職位和責任,讓學生了解班干部以及班干部需要負責的事宜。隨后,班主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是否競選班干部,對于想要競選班干部的學生,班主任組織他們開展演講活動,闡述個人對于班干部職務的理解,讓其他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些學生的意愿。之后,班主任可以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并在班級中進行公開唱票,從而選出班干部的人選,使得班干部真正地基于學生的意見產生。在確定了班干部后,班主任也應當向學生說明其動態性,以便學生在發現班干部有違反班級管理規定的行為時,能夠及時地撤除,選擇更有能力、更合民心的班干部。
顯而易見,班主任結合學生的意愿選擇班級中的管理干部,能夠真正地打造班級中的民主化管理氛圍,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事務中,強化學生的參與性。
二、實施量化考核,增強自主管理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在對學生實施班級管理時,班主任也應當采用量化考核表對學生進行管理,讓學生切實地認識到哪些行為可以做,哪些行為不可以做。同時,量化考核的形式也將原本抽象化的班級管理過程,轉變為數據化的樣式,使得班主任更好地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實施精準管理,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例如,班主任先結合學生的情況,為學生設定量化考核的標準,并以此為參照,進行量化考核表的設計,使得學生基于表格認識到哪些行為是學校倡導的,哪些行為是違背管理規定的。之后,班主任再設定加減分的制度,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得學生為了得到更高的分數,而主動地規范自身的言行,做符合班級管理規定的好學生。最后,班主任定期地對量化考核表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及時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在幫助學生改進中,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
可以看出,班主任創建量化考核表,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讓學生主動地規范自身的言行,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三、發揮學生效力,促進后進生轉變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有的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較快地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而有的學生則因為自身的學習經驗較為薄弱,因此,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對知識的建構,這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如何有效地促進后進生的轉變,一直是初中班主任思考的關鍵問題,也是提高班級管理效果的有效路徑。而相對于班主任的數量來說,學生的人數是要遠遠超過班主任的,所以,班主任可以發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優勢,為學生組建相互合作、相互輔助的學習空間,從而促進后進生的轉變,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開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班主任先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到班級中哪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哪些學生具有較為系統的學習技巧,哪些學生是后進生等。隨后,班主任再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以互補性作為分組的原則,對學生創建合作學習的空間。在小組中,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向后進生滲透自身的學習技巧,輔助后進生找到自己的問題,從而在同伴的幫助下逐步糾正自己的過失,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完成轉化的工作,提高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階段,班主任創建民主氛圍,實施量化考核,發揮學生效力促進后進生轉變,都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但是,班主任也應當認識到,真正地建立優質班級管理模式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在未來的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應當繼續秉承一顆耐心,堅持創建新穎的班級管理策略,以便在打造完整班級管理框架中,真正地建造優質的班級管理形式。
參考文獻:
[1]劉瑩瑩.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171.
[2]蘇晨曄.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