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
摘? 要:隨著學生學習生涯的不斷前行,最終都會走進大學的校門,因此現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各個方面。根據有關數據的統計,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每年都在逐漸上升,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積極作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積極作用
造成心理健康偏差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內在因素還是外在因素,都對大學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影響。而一部分學生因為外部因素導致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響卻無法恢復,所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建立健康人格,從而應對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影響
(一)完善大學生的人格
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現代教育改革實踐目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只有大學生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格修養也是體現一個大學生內在的重要因素,所以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更加健康的學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正確三觀的形成對當代大學生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三觀是一個學生為人處世的基礎和標準,是學生對于所處世界的認識,更是個人對外界事物在其內心所形成的看法,而擁有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三觀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有著積極作用。
(三)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
當代高校中的大學生存在一些不良行為,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素質問題,主要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規范不同而導致處理事情的方法也不同,這些不良行為都是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的,所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大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一名大學生心理素質較差或出現心理問題,就可能導致他們做出不正確的事情,所以應該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大學生處于優秀的學校環境當中,加強對自身的約束,從內到外去完善自己,以此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積極處理問題
(一)積極面對問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受他的年齡和經歷所影響,如果他對世界的認識不足,造成了自我的偏差,看待事情的眼光和處理事情的方法都不成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心理崩潰等影響。如果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些小打擊都會引起他焦慮、恐慌等心理,這些負面情緒不能夠很好的處理就會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不斷下降,從而產生嚴重心理問題甚至出現神經癥等情況。比如,一名同學高中學習成績較好,一直居高自傲,當他步入大學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卻發現自己只是一顆渺小的沙粒,如果他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能適應這種偏差,就會導致他開始變得自卑自負,缺乏奮斗和前進的動力,最終走向錯誤的人生道路。如果這名學生能很好地認識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遇到這樣的問題就能輕松面對,正確處理,提升心理承受能力。這個事例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因此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合理進行情緒管理
據有效數據統計,在一般情況下,人們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但是在遇到某些特殊事件時就容易情緒失控。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影響著個人對事件或者問題處理的結果,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很容易失去理智,從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也是不正確的,就如同彈簧,壓得太久而導致的結果不是被壓壞就是突然爆發。面對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代大學生要科學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正確釋放不良情緒,加強內心情緒管理。教師應關注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緒管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積極面對挫折
每個人都是在挫折中不斷成長的,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身處大學的學生也是一樣。除面對人際關系、工作求職等方面的挫折以外,學生還會遇到前所未有的一些挫折和困難,如果處理得不好,這些問題將會阻礙他們的發展。有的學生面對挫折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如果不合理地進行調控和處理便會越來越嚴重,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能幫助學生積極面對挫折和困難,調整自身的狀態,正確面對和處理問題。所以開展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積極面對挫折,解決問題,將阻力轉化為動力,成長成才。
三、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積極作用的措施
要想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中的積極作用,就要不斷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只有建立健全的教育機制,才能確保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學校也可以加強心理健康資金的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設備配置,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離不開教育者的努力,除專職和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外,其他大學教師要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加強與學生的心理輔導力度和溝通交流,通過平時上課了解大學生情況,除了專業指導以外,多方面幫助大學生成長。教師應正確對待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多關心多關注,與之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也可以及時上報相關心理健康教育部門,由其對特殊學生展開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積極面對問題、正確處理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有著積極地作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家庭、社會和他人的影響,需要被大家重視。學生要認識正確自我,不斷完善自我,合理地進行情緒管理,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也要做好教育和引導,積極合理地開展健康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潘月麗.如何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3):149.
[2]梁艷秋.淺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途徑[J].好家長,2018(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