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幼
摘 要: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對優化人才結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教育部發文在全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工作,職業本科教育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國職業本科教育起步較晚,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仍存在些許不足,如:師資力量不足;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不當;教學內容滯后。如何完善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值得探討。因此,本文將針對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展開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體系;職業本科;基本路徑
新經濟環境下,普通高等教育逐漸難以滿足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職業教育作用越來越突出。通過職業本科教育能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填補高等職業教育的空白,滿足市場對高素質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已明確指出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培養優質人才,適應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需求。目前我國職業本科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建設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值得探討。
一、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的意義
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職業本科教育,豐富人才儲備具有重要意義。職業教育擔負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職業院校培養了大批掌握專業理論、技能的優質人才[1]。但由于國內傳統職業教育主要是職業高中、中專、技校,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面對激烈就業競爭,畢業生多處于弱勢位置,不具備競爭優勢,綜合素質難以滿足企業要求[2]。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滿足人才市場以及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要求,應積極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使職業教育進入新階段,通過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學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優化社會人才結構,為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人力資源基礎。
二、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中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
職業本科教育不同于傳統高等教育,既涉及基礎教育,又涉及專業教育。而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存在差異,對教師也有不同要求,要求教師不僅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專業技能,要求教育者自身具有較高水平。然而,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缺乏“雙師型”教師,教師自身多缺乏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專業技能水平不過關,教學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根據中國教育網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職業教育院校“雙師型”教師占任課教師的26%,遠遠達不到教育部要求的80%,職業教育師資力量嚴重不足[3]。
(二)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不當
職業教育目標明確,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就業能力。但基礎教育是開展專業教育的基礎,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做好基礎教育,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綜合素質較高的優質人才。然而,諸多院校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不當,過分強調專業教育,教學設置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課程安排不合理。通過對職業院校的了解發現,大部分院校專業教育課時遠遠大于基礎教育課時,基礎教育課時少,教學有效性差,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水平薄弱,無法適應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對接,直接影響后續專業教育開展。
(三)教學內容陳舊落后
職業教育是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培養,增強就業能力,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教育內容需要緊隨時代發展、經濟發展,要求結合產業實際情況。現代經濟發展速度快,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教材就要及時升級。然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教材內容都相對滯后,一些內容甚至已不符合實際情況。例如,一些院校采用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內容仍以XP系統為例,教材內容更新速度遠遠低于技術發展速度。而且目前職業教育教材內容多以理論知識為主,過分強調理論積累,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環節非常少,理論與實踐沒有做到統一。
三、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的建議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道,我國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不當;教學內容陳舊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本文下面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對職業本科教育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優化教師團隊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若教師自身能力不符合要求,自然無法為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提供支持。因此,有必要優化教師團隊。具體來講,教師選擇方面,要明確教師職責和定位,優先選擇“雙師型”教師,保證教師能發揮出應有職能。另一方面,要加強現有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使教師能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為促進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提高教師重視程度,要將技能與收入掛鉤,進一步完善對教師評價考核,通過評價考核對教師專業能力進行定期考核評價,激勵優秀教師。
(二)科學銜接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
基礎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基礎知識水平有較大影響,關系到后續專業教學的開展。沒有做好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沒有基礎教育的鋪墊,學生專業知識學習也會差強人意,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應科學銜接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優化課程安排,從課程結構上合理調整課程設置,使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讓學生從心理和生理上接受職業教育,為后續深入學習奠定基礎,解決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
(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職業教育目的性強,要求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教學內容必須要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符合行業發展動態。因此,要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發展職業本科就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具體來講,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應根據人才市場、職業需求來確定,行業業態出現變化時,必須對教程進行更新。課程設置方面,應提高實踐課程占比,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真正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四、結束語
21世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對專業人才需求量不斷增長。為滿足就業市場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高職業本科教育水平,應優化職業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加強教師培訓,更新教學內容,科學銜接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
參考文獻:
[1]周文君.借鑒某國職業教育模式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J].中外企業家,2020(09):165.
[2]孫婷婷.新時代職業教育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模式論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391-392.
[3]歐陽瓊芳.職業本科教育視角下的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