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作為經濟生活的基本單元,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宏觀經濟運行過程產生促進影響。當前,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滲透作用下,家庭財富管理方式發生明顯轉變,如主要集中體現在財富管理思維以及模式方面。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無疑是給家庭財富管理問題帶來的較大影響。針對于此,本文主要以互聯網金融發展為研究背景,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家庭財富管理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研究與分析,以期給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家庭財富管理;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1-0150-02
家庭財富管理并不是傳統理解意義上的一家一戶獨立操作過程,而是根據國家經濟變動情況以及社會資源配置情況,實現科學管理與部署過程。根據以往的管理經驗來看,傳統家庭財富管理更加注重平穩性,因此在財富管理手段的選擇方面,優先以儲蓄為主,且在消費行為的表現方面顯得較為謹慎。再加上當時國內金融市場健全化程度不高,因此可用于家庭投資的理財工具十分有限,促使居民更加傾向于利用銀行存款、國債等方式實現家庭財富管理過程。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不斷拓展,可用于家庭財富管理的工具方式逐漸增多,促使家庭財富管理手段趨向于多樣化形式發展,給居民提供了全新的理財選擇。
一、家庭財富管理問題的相關研究
1?管理內容
家庭財富管理涉及到的內容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家庭支出事項種類較多,因此在家庭財富管理內容的界定范圍上具備較強的寬泛特點。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家庭收入較之從前相比,明顯增加。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家庭面臨的支出計劃逐漸增多。再加上金融市場理財產品的不斷健全與完善,家庭財富管理內容初步實現了豐富化發展[1]。關于家庭財富管理的內容界定,一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分為廣義家庭財富管理內容與狹義財富管理內容兩種。其中,廣義上的家庭財富管理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如現金規劃、消費規劃等內容。
而狹義上的家庭財富管理主要以家庭投資規劃為界定內容,按照家庭資金規劃情況,實現財富管理目標。重點針對現金收入或者支出過程進行合理規劃。根據凱爾斯理論控制,貨幣需求主要由流動性問題所決定。其中,預防、交易與投資動機皆可以視為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預防動機主要是針對突發情況而言,而交易動機則是為滿足日常交易過程而部署的規劃措施。為確保良好的收益效果,我們需要以現金支付、盈利能力情況等作為衡量標準,按照當前市場發展動態進行合理選擇。以往,傳統現金規劃以儲蓄為主要理財方式,而目前所推行互聯網金融產品改善了傳統現金規劃措施,實現了多樣化理財需求。
2?管理特征
目前,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促使居民理財意識不斷深化,同時居民金融風險意識也逐漸增強。以多數家庭理財習慣為例,對于理財產品的追求從以往保本存銀行過渡到追求更高的收益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理財產品的過程中,不應該將收益問題視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應該根據個人條件以及實際情況,多方面衡量風險承受能力。綜合權衡之后,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目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家庭投資渠道逐漸豐富,促使家庭財富管理呈現出多樣化特征[2]。具體如下:
(1)電子銀行成為理財主流。相較于以往,電子銀行通過借助網絡平臺銷售實現理財過程。居民可以利用手機或者移動電腦等,隨時隨地地完成買賣證券過程。目前,網上銀行業務可以針對金融產品或者其他商品等業務實現快速交易過程,縮短以往服務時間。
(2)理財產品發展形勢多樣化特征明顯。傳統銀行存款與股票債券可以根據投資者的個人需求,制定個性化理財產品。舉例而言,家庭理財范圍十分寬泛,在保險公司分紅保險、不同行業理財產品方面,選擇性較強。家庭成員可以根據家庭經濟條件選擇合理的理財工具實現投資過程[3]。
(3)投資風險點較多。金融產品的多樣化與專業化促使投資風險趨向于多樣化方向發展。目前,多數專業理財師憑借自身的專業技能,針對個別家庭收入情況,為家庭財富管理提供良好建議。專業理財師通過幫助居民家庭做出合理的判斷與決策,初步可以實現對理財產品的決策工作。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家庭進行投資理財的風險率,實現家庭財富管理預期效益。
二、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指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以第三方支付、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為具體表現形式的金融發展趨勢。重點結合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發展情況,建立在計算機硬件設備與網絡技術的基礎上,深刻分析與運用大數據技術內容為用戶帶來良好的服務體驗。不難看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與推廣無疑是為客戶需求帶來了實現可能。通過結合數據平臺信息傳送功能或者資源互動、共享功能等,可以合理規避當前金融行業存在的風險問題,如信息不對稱等,確保互聯網金融行業盡早實現長足發展目標[4]。
根據當前發展情況來看,互聯網金融通過借助互聯網平臺體系,在整合傳統金融業務以及實現互聯網信息共享方面,滿足了預期需求,有效改善了傳統金融業務存在的不足問題。最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在某些層面上攻克了傳統金融模式的技術管理問題,重點結合宏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滿足了互聯網行業復雜化發展要求。然而,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發展模式與風險監管方面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如固定發展模式不完善、行業架構體系不健全等。再加上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短期之內難以完全消除。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家庭財富管理影響研究
目前,隨著金融市場理財產品的不斷健全與完善,家庭財富管理內容初步實現了豐富化發展。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家庭財富管理問題產生了重大影響,具體如下:
1?P2P
P2P主要以小額貸款方式為主,針對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貸款行為而言。個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資金貸款要求,滿足個人貸款意愿。結合以往經驗來看,個人貸款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權衡與考量,如需要根據互聯網平臺發布貸款需求的特征等因素,找到最適合自己實際需求的放貸方式。根據當前發展情況來看,P2P平臺債券合同在管理模式方面,多以“多對多”為主。其中,借款者與放款者之間始終保持分散狀態及特征。針對于此,管理人員需要立足于客戶交易信息之上,對其中涉及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處理,以期將借貸風險控制在預期目標范圍當中[5]。
P2P對家庭財富管理產生的影響主要以改善傳統家庭財富資產選擇方式等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家庭固有的資產管理理念更加側重于資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居民普遍認為唯有大型的金融機構才能夠確保資金安全,因此在理財工具的選擇方面更加傾向于規模較大的證券公司。而P2P的出現與應用無疑為個人資金需求提供了良好內在驅動力,有效拓寬了居民家庭財富管理效果。最重要的是,資金盈余的居民家庭可以在P2P平臺上,以資金需求為標準,為家庭財富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2?眾籌
眾籌主要以互聯網融資活動為主,根據居民家庭實際收入情況以及理想理財方式,制定合理的項目供其選擇,直到募集資金過程達到預期目標為止才結束。與傳統借貸行為明顯不同,眾籌側重點多體現在項目盈利當中。根據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債券、股權眾籌等都是可以視為眾籌體系的分支內容。眾籌平臺的出現無疑是延伸了居民家庭財富管理內容,從側面強化了債務投資力度,確保居民可以在項目收益中實現分紅,并滿足居民收益要求。
關于眾籌對家庭財富管理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市場信息不對稱促使家庭財富管理風投項目不多,一般多為債務性投資。眾籌平臺的推廣與應用給家庭財富管理方式提供了全新的發展動力。如可以按照原則要求針對項目內容進行審核與管理,盡可能地為投資決策過程提供更加可靠的消息數據等。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任何投資項目都具備風險性,因此在應用眾籌平臺的過程中,建議應該根據居民家庭實際需求進行合理考慮,以防出現投資虧損問題。
3?互聯網銀行
互聯網銀行借助互聯網平臺的虛擬化特征,打破傳統時間限制,初步實現了隨時辦理業務的目標需求。加上互聯網銀行無網點、雇傭人員數量少的特征,促使互聯網銀行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互聯網銀行對居民家庭財富管理產生的作用影響集中體現在傳統資產方式的選擇方面。依托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等構建得來的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
如此一來,促使理財方式從原本的儲蓄存款過渡到互聯網金融工具方面。與此同時,理財產品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的影響下,逐漸朝向專業化與多樣化態勢中發展。因此,以傳統銀行存款以及股票債券為代表的理財方式,應該針對不同投資者的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理財產品方案。舉例而言,在保險公司分紅保險、不同行業理財產品方面,選擇性較強。家庭成員可以根據家庭經濟條件選擇合理的理財工具實現投資過程
四、結論
總而言之,傳統居民家庭財富管理方式正在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不斷拓展而發生不斷變化。區別于傳統財富管理方式,基于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家庭財富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傳統財富管理工具的局限性,在理財工具的選擇方面更加傾向于風險低、收益高的理財工具方向發展,如債券、基金等。同時,以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理財工具逐漸進入人們視野,并成為家庭財富管理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伴隨的風險問題不在少數,因此在家庭財富管理工具的選擇方面,建議居民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從個人風險偏好、資產特點等方面統籌規劃、合理分析,盡可能地規避風險問題。
參考文獻:
[1]方文玲,陳蕾?互聯網金融對家庭資產配置的影響研究——基于宏觀數據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7):1~4
[2]林德發,汪雪瑤?基于異質性視角的家庭投資性金融資產優化配置分析[J].西南金融,2019,(09):73~80
[3]易行健,周利?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是否顯著影響了居民消費——來自中國家庭的微觀證據[J].金融研究,2018,(11):47~67
[4]張梓桐,劉樂馨?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影響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5):211~211
作者簡介:
靳葉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文學學士;研究方向:財富管理與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