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珍
摘 要:林業工程主要包括林業種苗培育、植樹造林技術、樹木砍伐技術及林業管理等環節,各環節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如果某一環節的工作沒有做好,均會對苗木質量產生影響。因此,應做好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工作,提升林業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術研究
引言
苗木培育和移植是林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苗木培育是林業工程后續移植造林的基礎,一定要充分掌握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從而有效提升林業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在苗木培育期間,應結合種子處理、土地選擇、播種實施和培育管理等技術,提高育苗效果。在移植造林中,要把握好移植時間和密度,加強日常管理,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效果,最大限度實現林業工程的生態和經濟目標。
一、林業工程苗木培育技術
1.1 土壤條件
土壤條件是苗木培育中首要考慮的技術因素,不同的苗木培育中對應著不同的土壤環境條件,尤其是土壤的酸堿程度,確保土壤條件符合具體的苗木所需是當前實現苗木培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根據實際選取的苗木來確定對應的土壤環境,以優化種植培育。對于苗木的選取則需要合理化,要根據需求以及苗木的生長情況、土壤條件限制等來確定對應的苗木。對于土壤條件而言,其本身也需要優化,如在培育前要對培育的土壤進行安全性檢測,嚴謹使用含輻射元素或者被化工物品污染的土壤,以避免對苗木的損傷,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此外培育的土壤需保持排水條件優越、土壤通氣疏松、地下水位適宜等基本要素。土壤是苗木生長的最為重要的環境,其為苗木的整個生長周期提供著強有力支撐。所以,確保土壤條件的適宜對于苗木的成活以及健康生長極為關鍵。
1.2 種子處理技術
苗木的種子決定了成長好壞,所以說,一定要優選種子,確保種子符合標準,一般情況下,需要選擇品質優良的母樹,這樣的樹木種子較為優質,便于后期成活,選擇時,要看母樹及種子外形情況,科學合理選擇,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把握好樹木品質,控制好苗木質量,從而提高育苗效果。對于已經選好的種子,種植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主要是通過浸泡的方式,保證種子健康,并對種子進行催芽,催芽后才能播種。要合理控制好成長過程的溫度,育苗溫度、適量施肥能夠保證種子快速成活。
1.3 選擇合適的播種技術
播種不僅要有合適的時機,還要選擇正確的播種技術。一般情況下,播種時機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來決定,首先要注意控制播種時的溫度,在實際的播種過程中,可以通過灌溉或者是覆蓋地膜等方式來解決干旱或高溫對種子生長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調控種子萌發的溫度;其次要注意播種時的水分,干旱或高溫的天氣都必須要合理灌溉,以保證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水分。在林業工程育苗工作中,撒播是最常見的方式,在全國各個地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實際操控的過程中有一定難度,要掌握好撒播的均勻程度,然后再用木板處理密度,播種之后還要在種子上均勻地覆蓋沙土。
1.4 培育管理
根據植株幼苗生長情況進行追肥和灌溉。肥料是幼苗快速健康生長的關鍵,施肥時要選擇相應的肥料類型,如鉀肥、氮肥等,并按照幼苗生長所需養分合理控制水肥比例。多雨季節,為避免幼苗根系過度浸泡,應適當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天氣干旱時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水量,以滿足幼苗生長所需。此外,還應做好幼苗的保護工作,因為植株幼苗較為孱弱,一旦遭遇大風等天氣,容易出現折斷等現象,在風沙較大的地區或季節,可以搭建一些防風設施以保護幼苗。
二、苗木移植造林技術
2.1 控制移植造林時間
對于苗木的移植造林而言,控制好處理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苗木移植后是否能夠成活。當然在苗木的移植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移植區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的差異,確定好最佳的移植時間。一般苗木的移植適宜時間集中于春季,即3—5月份,此時苗木處于萌芽階段,氣溫也在逐漸增高,苗木所需的生長條件趨向良好,此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切實把握好時機,以此實現適宜的移植管理,提高苗木移植的存活率,確保整體移植造林的整體質量,從而為后續植樹造林的目的達成提供良好的支持。
2.2 確定合理造林規格
林業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全面做好整體規劃與布局,通過科學的規劃,保證林業工程合理性,為區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苗木移植造林技術性強,要根據不同方案計劃來實施。一是移植造林過程中,科學選擇苗木規格,一般是4±1cm的速生苗木,小型喬木高度控制40cm,大型喬木高度在120cm。苗木高度的保留壓根以實際施工現場為準,根據不同的場景做好修剪調整。二是確定造林規格參照1∶20比例關系,將1hm2苗圃所提供的苗木移栽至20hm2的范圍內,這樣,就能夠計算出大面積數量,充分考慮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揮林業造林功能作用。
2.3 明確技術重點
在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苗木移植最終成活率,是林業工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在進行苗木移植時,首先要確保所移植苗木的根系完整,不夠完整的苗木根系在吸收土壤中水分和養分時會比較困難,所以必須要在移植的整個過程中做好苗木根系的保護工作,以確保其能夠在新的環境中正常生長。另外,在對苗木進行移植時,還要提供一定的水分,否則可能由于路途的遙遠而導致苗木水分缺乏,在運送樹苗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為其提供水分,防止出現枯死等問題。例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苗木的根部或樹冠處隨時噴灑水分,保證樹木根系土球中有足夠的水分供苗木吸收,從而滿足最基本的水分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對于提高我國的經濟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且能夠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整體的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定要注重發展過程中苗木的培育和移植造林,進行科學管理,從而為林業工程的向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良,李興富.探究林業工程苗木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J].種植,2019(10).
[2]謝少華.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及優化舉措[J].產業創新研究,2018(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