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淇心
摘 要:大學階段的學生在接受學校的教育的過程中,常常存在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動現象,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種。本文試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認識逆反心理現象,從教育、心理學理論研究的視角來探究大學階段學生客觀存在的心理的逆反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逆反心理;策略
一、大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近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又再次引起關注,學生在大學階段仍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問題,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種。大學生逆反心理疏導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大學生作為當代青年中的特殊群體,他們再強調自我意識,追求進一步社會化的同時,逆反心理也隨之出現,曾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的逆反心理突出的表現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然而相較于其他階段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大學生的逆反心理表現了其特殊的特征。
1.缺乏理性分析,行為多受情感情緒所支配
大學生雖然是已經步入大學階段,但是仍是處于心里不成熟的階段,尚不能全面客觀地看待事物和問題,缺乏理性分析,行為多受情感情緒所支配。現在尤其是新媒體的出現,我們能更快更直接的接觸一些外來文化,但是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學生易受不良思潮的誘導,會導致一些學生一味的否定我國的教育或者體制。逆反心理的大學生往往不經過對事物價值的理性分析就急于下結論。
2.對那些榜樣和先進事跡做反向思考和理解
逆反心理的大學生會對那些榜樣和先進事跡做反向思考和理解,無端的否定榜樣和先進事跡,認為他們是有自己特殊的目的而為之,無端的認為他人做先進事跡是投機取巧,甚至是有點傻。大家都贊揚和提倡的事情,有逆反心理的大學生無端否定,換句話說就是偏偏反向行之。
3. 有消極的色彩,具有極端性
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無緣由的極端性,不能接受不同的意見。在對與錯,是與非的面前,缺乏理性分析。他們不能歷史全面的看待問題,對于事物往往不加深入分析,只憑主觀臆斷。持有逆反心理的大學生在看待問題時往往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帶著消極的眼光看待事物,且太過于主觀,其得出的結論大都待有消極的色彩。
二、大學生逆反心理成因的探究
同高中階段的青少年一樣,大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原因是多面的,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出現逆反心理既來之于外部刺激和教育環境的影響,又來之于學生主體的內部因素。但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成因也具有特殊性。
1、自身方面
相對于初高中學生來講,處于大學階段的青少年,意識更加成熟些,獨立意識明顯。他們為了證明自己的成長,會有自己關于人生或者社會的見解。大學階段,因個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都已經成熟,甚至超過成人的水平,所以表現出較強的獨立自主性。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及時引導,極易產生反向或者是極端的行為。
2、社會環境的影響
新媒體快速發展,這對于思想和意識都尚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大多是通過網絡接觸難免會受到多元思潮的影響,會給我們當現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另外一些外來文化和娛樂潮流也在侵蝕著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學生易受不良思潮的誘導,分的放大一些我們的社會體系的缺點或夸大其他國家制度的優點。會導致一些學生一味的否定我國的教育或者體制。
3、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長的教育方式以及親子關系也對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有一定影響。例如孩子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相互作用之中進行的,專任型和忽視型的親子關系都不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不當的教育方式,比如父母對孩子過分百般呵護或者是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中學時期的逆反心理的爆發造成孩子的心理年齡發展緩慢,會導致逆反心理期的爆發延遲到了大學。
4、心理需求被忽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能很好的解釋逆反心理。如果情感和自尊需要在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精神方面的障礙,對人格的發展也產生影響。逆反心理本身不是件壞事,如果教育和引導得當,會為卓越的原動力;如果情感和行為被忽視,會出現類似極端的否定、消極的看待社會、甚至是莫不關心,冷淡相甚至是的逆反行為,而且由此產生的破壞性會更大。
三、逆反心理的應對策略
(一)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創造良好的教育情景
充分把握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以及積極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分析逆反心理的原因,要準確的把握好大學生的需要,從實際出發,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實到位,從多種角度積極尋求合適的緩解和消除大學生逆反心理的方法,努力創造良好的教育情景。
(二)加強家庭和學校的聯系,營造合力育人環境
家庭和學校都對學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雖然學生處于大學階段,但是我們依然重視家庭對于其成長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者多與學生家長互動,準確把握影響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對癥下藥,對逆反心理積極的方面加以正確的引導,激發出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三)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著重落到實處
學生的逆反心理具有雙面性,如果及時介入心理引導教育,會幫助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逐漸建立改變學生以往信念,建立積極的信念,鼓勵學生采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的困難,并對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努力學習,開心生活。學校要重視理論課程和實踐教育,心理建設訓練來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預防逆反心理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4.
[2]葉欽.大學生逆反心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的探究[J]. 社會縱橫(新理論版),2013-6
[3]楊渴思.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大學生逆反心理原因探析[J]. 山西青年,2013-10
[4]粘忠友.大學生逆反心理成因探析與對策[J].長江師范學報.2009-5
[5]王昊.大學生逆反心理分析與防治[J].廬江職業大學學報.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