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中,旅游業占據較大比重,甚至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具體的發展歷程中,因生態環境被破壞,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態旅游成為關注的重點,生態旅游當中的社區旅游得到人們的青睞。盡管現階段我國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受各項因素的影響導致管理模式相對混亂,直接影響今后的發展。本文首先對社區生態旅游進行簡要闡述,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對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模式進行完善。
關鍵詞: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一、社區生態旅游的含義
單純的走走停停、欣賞風景等旅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現階段的人們更加偏向于參與到旅游氛圍當中,通過活潑有趣的方式在旅游過程中放松身心,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因人們對旅游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生態旅游這一理念因此出現。將社區作為載體與開發體,社區生態旅游理念因此出現,將當地自然資源與文化習俗的優勢充分發發揮出來,為游客帶來獨特的感受與體驗。
二、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居民缺乏主動性
與傳統的旅游模式相比較,社區生態旅游與其存在本質不同,在社區生態旅游當中,主要以當地居民為主,將社區作為主體設置旅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應將居民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提高人們對社區旅游的喜愛程度。但現階段的社區生態旅游尚未得到普及,因當地居民尚未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并沒有發揮自身主動性,在部分情況下,社區生態旅游以及處于被動的狀態,管理者尚未給予決策應有的重視,難以實現社區生態旅游的目標,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
(二)影響本土文化發展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機遇。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難免對旅游地區的環境與文化產生影響,甚至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因此,社區生態旅游應將保護自然環境為目的,保護當地的文化與生態環境。在具體的工作中,部分管理者過于注重自身利益,對生態旅游進行過度開發,當地的文化特色逐漸消失。久而久之,傳統習俗的傳承與發展被忽略,導致自身文化特色也逐漸消失。
(三)缺乏完善管理模式
我國旅游業在發展的歷程中,因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導致旅游業難以實現均衡發展。歸其根本,各大旅游企業受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為獲取更多客源而進行低價競爭,在旅游過程中難以保證服務質量。另外,因旅游附加產品缺乏創新能力,導致旅游的內容相對單一。在旅游過程中提高居民的參與程度,是社區生態旅游的主要特點。但因旅游行程是固定不變的,社區生態旅游逐漸向著以往的觀光旅游過渡,難以實現社區生態旅游的實施目標。
三、完善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提高居民的主動性
在社區生態旅游中,社區居民占據主體地位,為完善社區旅游管理模式,應將其作用與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第一,主動收集當地居民的意見,并結合實際情對相關意見進行評估,在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應用部分具有可行性的建議。第二,構建完善的社區交流平臺,居民可在這一平臺上進行交流互動,還可在平臺上發布一些重大的改革制度,居民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解。第三,設立問題協調處理部門,對于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措施,為后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為真正實現社區生態旅游的順利發展,應滿足利益公平分配這一原則。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利益分配應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并與當地的具體情況相互結合制定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從根本保護居民的各方面利益。另外,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與強硬的工作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居民進行鼓勵,引導其積極參與到與旅游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居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更多經濟利益。最后,為在信貸服務方面為居民提供便利,政府部門應加強與信貸企業之間的合作,當擁有足夠的資金之后開展相關旅游項目,為居民帶來更多經濟收入。
(三)增強居民旅游意識
在生態旅游中,社區居民自身的綜合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相對偏遠的旅游地區,盡管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但因地區閉塞以及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并沒有意識到自然資源的潛在作用。當地居民主要是老年人與孩子,青少年所占據的比重較少。相關工作人員應發揮自身引導者角色,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為當地居民普及旅游知識,增強他們對旅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當地居民意識到自然環境屬于巨大的寶庫后,自然會提高旅游保護意識,明確旅游與利益之間的關聯,主動參與到環保活動與管理工作中,方便后期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社區生態旅游屬于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將滿足人們旅游需求作為基礎。受主觀與客觀等因素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依舊存在許多不足,因居民自身缺乏主動性,與本土文化的發展相違背,缺乏完善管理模式等因素,均會嚴重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發展。針對現階段存在的不足,結合具體情況提出時效性解決措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推動社區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文化創意產業與海南民族地區旅游產業耦合發展研究[A]. 張洪雙.海南新使命: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海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 2013.
[2]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個性化研究[A]. 張露勝.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委員會2014年“博物館個性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14.
[3]跳出傳統旅游概念下的跨界全域旅游發展模式[A]. 曲楊.持續發展 理性規劃——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3風景環境規劃)[C]. 2017.
作者簡介:
黃茲耀(1998-)男,漢,海南省文昌市,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