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古詩詞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當前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高中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文章就將結合當前教學的具體案例,提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優化策略,以切實提升古詩詞教學水平與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式
古詩詞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但由于學生的現代生活與古詩中所描繪的意境相差太遠,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是一門心思進行答題形式的鉆研,而忽視了古詩詞所創設意境的體會,學生對于古詩詞中的意境體會毫無興趣,也很難準確把握古詩詞的真正內涵。面對這些教學問題的存在,高中語文教師很有必要采取科學有序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在深切把握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思維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探究科學有序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人文素養。
一、創新課堂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新課的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使課堂教學氛圍得到充分活躍,讓師生之間得到迅速溝通,對于教師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重視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采用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知識的學習,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找到學生與語文學習的結合點,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氛圍中。
例如,在教學《琵琶行》時,教師可以以音樂為導入,搜集《六幺》《霓裳羽衣曲》等為學生進行播放,在學生傾聽音樂的過程中,為學生介紹白居易創作該詩的背景,講述白居易的思想是想借琵琶女的遭遇與自己的遭遇產生共鳴這知識點。通過音樂和講解的共同進行,為學生營造詩中的意境,使學生能在閱讀學習時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情感。又如在教學《蜀相》時,在教學導入的部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詩人故居“成都杜甫草堂”的一些情況,在學生對當時詩人的生活環境獲得一定了解后,教師就可以進一步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一些片段,讓學生對諸葛亮的生平獲得具體了解,之后就可以以杜甫的經歷以及杜甫對諸葛亮的情感為引導,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古詩詞學習中。
二、創設趣味問題情境,活化學生思維思考
隨著“情境學習”理論日益受到重視,創設問題情境作為學科教學中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高中語文古詩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積極重視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會根據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科學設置思考問題,以問題情境的創設帶動課堂,以問題來促使課堂變得開放和活躍,這樣學生在主動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地獲得新知,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虞美人》這一詩詞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先將這首詞的作者、創作背景做一些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對詩詞學習獲得初步了解。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學習文本內容,對這一詩詞的情感表達進行體會,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在學生對這首詞有了最初的情感體驗后,引導學生細細分析詩詞內容,找出詞中的詞眼“愁”這一字,然后讓學生思考分析:詩人為什么“愁”?愁什么?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概括詞人“愁”的內容。通過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多方位、多角度的解讀能力。
三、確定詩詞教學主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有著許多同一作者,或是表達同樣情感,或是運用相同表達方法的詩詞,面對當前教材內容設置的現狀,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學習主題,選擇某一思想情感表達或是某一詩人不同時期的作詞,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可以在互相討論交流中多角度地分析古詩詞,進而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古詩詞知識,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例如,在教學蘇軾的《定風波》這一詩詞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一些關于蘇軾的生平,之后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程內容探究,引導學生去搜集有關蘇軾的生平、經歷等等。然后教師就可以以“蘇軾詩詞”為主題,給學生展示《定風波》《江城子》這兩首詩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分析,看看這三首詩詞之間的區別,具體來說可以是風格的不同、表達情感的不同等等。組織學生將這三首進行對比分析,并結合調查討論所得的蘇軾生平經歷,來對這一詩人的形象進行分析。通過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能深化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且也能讓語文古詩詞教學更加有效。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古詩詞學習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應注重以多元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為當前的高中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以充分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東明.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課外語文,2019(30):134+136.
[2]戚玉燕.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討[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