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霞 岳源


【摘 要】 目的:觀察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5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吞咽能力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吞咽能力臨床總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的效果,要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所產生的效果,利于改善老年患者吞咽障礙情況,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54-01
腦卒中為老年群體的一種多發疾病與常見疾病,該疾病具有致殘率高,致死率高以及發病率高等諸多特征,而吞咽障礙為腦卒中疾病的一項常見并發癥,容易致使老年患者產生窒息、脫水等消極情況,會消極影響到老年腦卒中患者的疾病恢復。在此情況下,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切實有效的護理措施則尤為必要,如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預見性護理措施主要指的是護理工作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識等,來全面性分析患者的真實病情,探尋其中所存在的潛在問題,而后實施合理的預防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護理風險的產生。對此,本文主要研究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的效果,現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女:17例、18例,年齡63~76歲,平均(66.2±12.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20例、15例,年齡62~77歲,平均(67.7±13.0)歲。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涵蓋:觀察患者病情,護理患者飲食等[1]。
觀察組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主要護理內容涵蓋:第一,吞咽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開展吞咽功能恢復訓練,如舌肌訓練,頸部肌肉訓練,以及咀嚼肌訓練等,注重留置胃管鼻飼。在進行鼻飼操作之前,先以溫水沖洗好胃管,確定胃管處在胃內再加以鼻飼,檢查患者胃內是否存在殘留容物,若大于100毫升,就應延長鼻飼間隔的實際時間,同時還應科學控制灌注食物時的溫度以及速度[2]。開始灌注時應保持20毫升/次,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食物灌量。在半小時內,不可吸痰、扣背以及翻身等。第二,開展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功能恢復訓練,還應為老年患者營造出舒適、溫馨的進食環境,囑咐老年患者緩慢進食,避免產生嗆咳等情況。
1.3 臨床觀察指標
采用日本學者藤島一郎的吞咽療效評價量表,比較兩組患者經過吞咽訓練后的吞咽功能恢復效果:量表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訓練后評分≥9分判定為基本痊愈,6~8分判定為好轉,3~5分判定為有效,<3判定為無效;一基本痊愈、好轉醫技有效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比例計算訓練總有效率。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維度,護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本組患者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吞咽能力情況 觀察組患者吞咽能力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二。
3 討論
吞咽障礙主要指的是固體或是液體在經過口腔入至胃的整個階段障礙或是傳送延遲等,能夠利用篩查試驗的方式,對其實施判斷與評估。正常吞咽流程涵蓋準備階段,咽階段,口自主階段和食管階段[3]。對于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來說,通常會發生在前三階段。
在準備階段中,吞咽障礙主要是由于神經損傷等而致使協調紊亂,一旦產生吞咽障礙,患者則難以控制口腔中的食物,癥狀表現為流涎,咳嗽等。在口階段中,老年吞咽障礙患者則體現為舌體難以將食團從前到后推送到咽部,導致該情況產生的主要因素在于老年患者的舌肌運動能力降低,消極影響到老年患者的吞咽過程,所以對于該階段的老年患者來說,應食用半流質或是粘稠性的食物。而在咽階段,老年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則表現為嗆咳,容易致使沉默性誤吸等情況的出現。
據調查顯示,大多腦卒中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吞咽功能障礙,雖說少部分腦卒中患者存在的吞咽障礙歸屬為“一過性”,然也會對患者產生極大影響,如抑郁癥、窒息、以及吸入性肺炎等。對于老年腦卒中患者來說,由于其食管口腔組織結構產生退行性變化,感受功能也日漸衰弱,所以更易于產生吞咽功能障礙情況,這無疑給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十分消極的影響,但若能夠對老年患者實施早期的護理干預措施,則利于降低老年患者吞咽障礙對其日常生活等的影響,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4]。
預見性護理措施,強調在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判斷患者容易產生的各種不良情況,而后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的預防方案,盡可能降低因突發狀況對于患者產生的不利影響[5]。另外,該種護理措施,也強調于針對真實狀況,制定預見性護理措施,盡可能提升患者的舒適程度,如此不但利于加快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速度,也利于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降低護患糾紛的產生概率。
總之,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的效果尤為積極,體現在利于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說,值得將此護理措施大力推廣至臨床之中。
參考文獻
[1] 廖喜琳,鐘美容,蔡超群.標準吞咽功能評估及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08):2036-2038.
[2] 劉金儉.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6):346.
[3] 徐珺,周黎.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3):301+303.
[4] 李慧娟,趙志華,石豐月,李賀瑞.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并發癥的防控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3):51-53.
[5] 張超麗,丁潤娟,吳漢妹.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