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嬌

【摘要】目的: 分析抗精神藥物致便秘影響因素,并實施護理干預;方法 回顧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資料,統計了用藥過程中便秘發生率,分析了便秘與性別、服藥時間、藥物種類、藥物劑量的關系;結果 便秘發生率為35.56%,男性41.94%高于32.20%,用藥時間<6個月發生率52.38%高于用藥≥6個月20.83%,奧氮平聯合利培酮發生率66.67%高于其他藥物,劑量>20mg的患者其便秘發生率高于15~20mg劑量高于<15mg劑量,且P<0.05;結論 抗精神藥物致便秘主要跟用藥時間、用藥種類、用藥劑量有關,因此要重視患者的護理。
【關鍵詞】抗精神藥物;便秘;臨床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R256.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166-01
便秘作為應用抗精神藥物最常見的一類并發癥,患者主要伴有排便費力、脘腹脹滿、便質干結等表現,其原因是抗精神藥物具備抗膽堿能M1受體的功效,其會引起患者結腸運動下降,延長結腸的傳輸時間[1]。抗精神藥物致便秘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還可能降低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最終降低了抗精神藥物的療效。本文就抗精神藥物致便秘便秘的原因及護理進行了分析,詳細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選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關于精神病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別為31例、59例,最小年齡為18歲,最大年齡為65歲,中位年齡為(30.56±4.32)歲。
1.2方法
60例患者均在我院連續應用抗精神藥物治療,治療時間>2周,在此過程中采集患者大便經檢驗和臨床觀察,色深、呈粗棒狀或者硬球狀、質硬,且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Excel錄入,用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分別用百分數和均數表示計數、計量資料,分別用x2與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提示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2.1精神分裂癥患者便秘發生率分析
90例服用抗精神藥物的患者,有32例(35.56%)發生了便秘,其中男性13例(41.94%),女性19例(32.20%),可見男性便秘發生率高于女性,且P<0.05。
2.2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與用藥時間相關分析
90例患者中用藥時間<6個月42例,有22例(52.38%)發生便秘;用藥≥6個月48例,有10例(20.83%)發生便秘。可見用藥時間≥6個月的患者便秘發生率低于<6個月的患者,且P<0.05。
2.3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與藥物種類分析
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口服奧氮平治療的46例,發生便秘21例(45.65%);口服利培酮治療的16例,發生便秘3例(18.75%);應用其他藥物治療的22例,發生便秘4例(18.18%);應用奧氮平聯合利培酮治療的6例;發生便秘4例(66.67%),可見奧氮平聯合利培酮便秘發生率高于其他藥物,且P<0.05。
2.3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與藥物劑量分析
抗精神藥物服用劑量>20mg的患者其便秘發生率高于15~20mg劑量高于<15mg劑量,且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容易發生便秘的并發癥,通過上文的分析發現:便秘在男性中的發生率高于女性,關于這點還需要大樣本數據予以支撐;而通過分析患者用藥時間與抗精神藥物致便秘的相關性,因此發現患者用藥時間越短,患者便秘發生率越高,這可能是因為患者首次服用抗精神藥物,短時間無法適應導致。而通過分析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跟所用的藥物種類有關,其中以奧氮平聯合利培酮便秘發生率最高,跟其他研究結果一致。通過分析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跟藥物劑量的關系,發現用藥劑量越高,患者便秘發生率越高。由此可以得出抗精神藥物致便秘主要跟用藥時間、用藥種類、用藥劑量有關。
針對抗精神藥物致便秘,臨床上要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提高藥物治療效果。護理方法包含:(1)健康教育。要積極向患者及家屬宣傳抗精神藥物致便秘的原因,預防措施等等,幫助患者正確認知抗精神藥物致便秘,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疾病。(2)心理干預。長期便秘容易引起患者焦慮、煩躁等情緒,為此護理人員應該及時進行心理干預,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聽輕音樂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以免便秘加重。(3)飲食指導。結合患者的飲食偏好協助家屬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確保患者營養充分,食物以易消化食物為主,提醒患者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禁食辛辣、油炸食物,提醒患者日常多飲水,保證每日所需水分充足。(4)生活指導。提醒患者應戒煙戒酒,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日按時排便,針對缺乏自制力、被動、生活懶散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注意觀察其是否每日排便,一旦發現其3d未大便時,便可以嚴格按照醫囑應用藥物排便,身體許可時可在家屬的陪同下適當參與運動,從而促進腸道蠕動。(5)合理用藥。針對習慣性便秘的患者,在不影響抗精神藥物療效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不良反應少的抗膽堿能藥物,從而降低患者便秘發生率[2]。
綜上所述,抗精神藥物致便秘的原因眾多,因此護理人員應該針對性實施護理干預,從而降低便秘發生率,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艷麗,李靜,紀香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10):1293-1294.
[2] 朱玉娟,聶文紅,李靜.抗精神病藥物導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新疆醫學,2012,42(09):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