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明
摘? 要:素質教育是近些年來在各個階段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頻繁使用的一個詞,相關教育家以及教師都在探索新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僅僅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而不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無法滿足需要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很好地在將來的社會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本文主要從高中化學學科出發,對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進行論述,希望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適應自己終身發展以及時代發展的品格與能力。教育中培養的人才具有足夠的核心素養,他們將來在社會中具備核心競爭力,我們的國家才具備國際競爭力,取得不斷的發展。
一、借助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和內驅力,只有學生愿意學習,才能夠主動地容身于化學課堂教學當中,積極探究課堂教授的知識,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應該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可以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不僅僅依靠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身核心素養[1]。在現代教學當中,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播放與化學知識相關的圖片、視頻等,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主動學習,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氧化還原反應》為例,這一章節主要涉及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讓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教師可以播放微課視頻播放燃燒畫面,然后講解燃燒時產生的大量光和熱的過程就是一種劇烈的氧化還原過程。通過日常實際當中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上將要講解的知識點原來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當中,愿意積極地去探索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遵循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核心素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主要采取灌輸式教育,很少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探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應該遵循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化學知識進行探討。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需要花費一些課堂時間,但是只有學生自己主動探索出來的知識才能夠更好地被學生吸收和應用[2],在小組合作當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共贏,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當中《化學能與電能》為例,這一節主要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形成原電池的概念,讓學生初步了解原電池的組成和基本知識。教師可以在授課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原電池單位概念、反應原理、構成和應用進行初步探討,在探討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與小組成員的互相探討中學到一些知識,然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補充,強調重難點知識。
三、教學基于生活實際,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學生學會化學知識之后還應該學會應用,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理論化的化學知識外,還應該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這樣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學科知識都是從生活當中提取出來的,教師在教學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用化學知識解釋日?,F象[3],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地調取學會的化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學生才是真正學會了知識,在運用當中自身的核心素養也就得到了提升。
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全方面的能力,促進高中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剛.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59.
[2]李虎彪.多種教學策略,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63.
[3]白德利.高中化學課的小組合作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