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蒙古獨特的資源和區位優勢,以及活躍的經濟地位,為內蒙古物流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物流需求,而要促進物流業快速發展人才是關鍵。基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構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是時代賦予地方高職院校的使命和擔當。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中國物流學會研究課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地方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8CSLKT3-131)階段性研究成果。
《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一個主導產業,物流業要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物流人才是關鍵,地方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1 內蒙古物流業的發展
國家實施向北開放戰略,加快歐亞大陸橋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強與俄蒙等國家資源開發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合作,為內蒙古地區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契機。內蒙古結合自身獨特的資源、產業和區位優勢,構建了西部物流區域(工業品物流為主)、東部物流區域(農產品物流為主)和口岸物流帶(滿洲里、二連浩特為主)“兩區一帶”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格局。內蒙古加快推進國家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加工、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等基地建設和城鎮化進程等重要舉措,為本地區物流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大的物流需求,目前基本形成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現代物流業體系。
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的通知中,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和包頭、呼和浩特和赤峰、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分別被列為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這既為內蒙古產業轉型升級、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新機遇,也對這些地區物流企業專業性、精細化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近幾年,雖然內蒙古物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物流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物流業產值不斷增加、物流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但物流成本高,整體行業仍是“微利”經營,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在物流運營中尚未普及應用。
2 內蒙古物流人才需求
內蒙古物流業的迅猛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物流人才需求缺口。物流學科是一門融合技術與經濟的綜合性、應用性、系統性和拓展性很強的綜合科學,物流業既是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所以,物流業不僅需求高級、中級管理類人才,更加需求大量的操作和執行類初級人才。《物流產業大數據平臺》物流崗位需求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內蒙古地區初級、中級、高級物流崗位需求在總需求中占比分別為6.24%、24.09%、69.67%,初級中級崗位在物流行業中需求量占到近94%,高級崗位需求則較少。其中初級崗位包括采購員、打包工、配貨員、送貨員、裝卸工、單證員、報關員、快遞員、運營專員等;中級崗位包括海運操作、空運操作、物流調度、物流助理、倉儲經理、倉儲主管、運營經理和運營主管等;高級崗位包括高級物流經理、高級物流主管、物流總監、供應鏈總監和運營總監等。由此可見,地方高職院校是承擔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物流專業技能人才的主要陣地。截至2018年9月,內蒙古獨立設置高等職業院校共36所,其中16所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類專業,每年為社會輸送一批批高職物流管理人才,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源泉 。
3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構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物流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內蒙古獨特的資源、區位優勢,以及內蒙古活躍的經濟地位,推動內蒙古區域物流及樞紐城市物流的快速發展,形成以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中心作為主要物流節點,鐵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聯運,以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 等先進適用技術支持的“貫通區內、暢通三北、聯通俄蒙”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從而催生了對具有區域特色的大量物流人才需求,譬如內蒙古的乳制品和牛羊肉供給全國,冷鏈物流是地區產業的需求;一帶一路的國際班列,途徑或始發于內蒙古,國際鐵路運輸是地區需求;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煤炭、有色金屬發往全國發往國外,礦產資源等大宗產品物流的需求;呼包鄂輻射西部,是眾多商家中轉設倉的首選,倉儲物流的需求;內蒙古幅員遼闊,很多農村、牧區與城市相隔遙遠,農村物流的需求,等等。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從區域經濟及本專業的實際角度出發,培養具備良好職業素質,適應現代倉儲、運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管理、國際物流等物流相關領域的基層作業及管理工作,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建設高水平專業群,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契合度。現代服務業向優質高效轉型升級和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對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專業與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師資隊伍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飛速發展,為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新機遇。同時,傳統物流業也受到嚴峻挑戰,智慧物流、物流大數據成為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未來的物流從業人員必將是既懂物流業務,又熟悉現代物流信息化運作規律,能夠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過程中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緊密對接產業發展、行業和企業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我院探索組建由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中蒙俄貿易方向)、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連鎖經營管理等專業組成的商貿流通專業群,既資源共享、相互融合,又各有定位,系統完整地實施人才培養,服務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職業遷移能力。
3)建設模塊化課程體系,增強學生崗位適應能力。探索柔性、可拓展、面向崗位群的課程建設新模式,結合教育部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和專業標準,按照“平臺+模塊+方向”思路,系統重構課程體系。平臺課程基于社會對人才基本素養的需求,整合群內共同必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幫助學生構建職業整體認知;物流專業模塊課程對接其職業標準,按照相應物流崗位(群)的能力要求設置了理實一體化課程和實踐課程,其中理實一體化課程有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冷鏈物流管理、國際貿易、物流信息技術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和物流客戶管理、物流金融、快遞實務等多門專業課程,單獨設置的實踐課程有物流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幫助學生形成崗位核心能力;方向課程基于持續發展和拓寬專業就業口徑,可設置數字化與智能化、創新創業等課程模塊,機動靈活,跟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不斷調整。
另外,這種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還需要根據專業群課程體系,分模塊、分類型重組專兼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合作開發教材、實習實訓指導書等理實一體化教學資源。同時,為滿足專業群共享要求,構建專業群所在技術領域、產業領域的校內外實習實訓資源支持體系。
參考文獻
[1]王曉琴.內蒙古物流產業發展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9.
[2]路穎.內蒙古物流業發展現狀及企業人才需求研究[J].河南建材,2019(6).
[3]張炳暉.工程管理專業群內涵建設研究——基于“1平臺+3模塊+擴展互選方向”課程體系.現代商貿工業,2020(10).
作者簡介
廣小利(1967-),女,漢族,內蒙古托縣,碩士,教授,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