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小學階段,識字教學是起點,也是基礎,更是關鍵。因為由字成詞,由詞成句,由句成篇,這是必然規律,所以必須要重視識字教學,從識字教學抓起,讓學生懂得漢字的重要性,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是他們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短,在課堂上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新識字方式,激發識字興趣
(一)謎語
陶行知先生曾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個性的、獨特的學習視角,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自己能成為學習的發現者和創新者,并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學習知識。學有所獲后,他們會產生心靈上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并會自覺的以更高的熱情,更加主動地去探索和學習新知。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識字。我在識字教學中自覺和學生一起編謎語,讓低年級學生能夠輕松地記住字形。小學低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猜謎語有著非常高的熱情。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識記生字相聯系,組織學生開展“聽謎語,猜漢字”的教學活動,使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謎語識字的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抓住漢字的字形特點,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教師、同學共同編謎語。如我在教學“坐”字時,根據“坐”字的字形特點和結構組成,引導學生編謎語:“土上站二人。”有時,我也會在備課時編好具體的字謎,讓學生在課堂中聽謎猜字,如:“門里一個人,是什么字?門外一個人,是什么字?二人同路行,又是什么字?”……
(二)兒歌識字法
讀兒歌是低年級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漢子的特點,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是他們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質量。如:教“看”時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并做動作。這樣由老師的編逐步過渡到引導孩子創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在識字的課堂上,經常有:上小下大“尖”;兩人土上蹲“坐”,這樣的精彩閃現。我知道孩子已經把識字當做一種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是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一直在努力營造這種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自主識字、認真寫字。
二、讓識字教學更貼近生活,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一)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認識漢字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即生活”。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在識字教學中對生活化學習方法的運用,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認識漢字,讓學生更好感受到漢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其所具有的意義。例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逛超市的時候,或者走到街道上,注意觀察商品名字產地或店鋪名字、街牌等,遇到不認識的漢字及時記錄詢問教師或者家長,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相關文字的記憶。
(二)構建教學情境,更好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秉持正確、科學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應該充分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實際心理活動規律,積極為學生構建有益于促進小學生思考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例如,在學習“身”這個字的時候,有很多學生向教師反映記不住這個字,這個時候,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的教學情境:孩子們,這個“身”字其實很容易記的,你們看它上面的那一撇像什么?是不是很像我們身體的頭部?你們看這個字的中間,是不是很像我們的身體,高高瘦瘦的?你們看這個字的下部,是不是很像一個人在走路的兩條腿?然后,通過這樣為學生營造一個擬人化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這些漢字的記憶。
三、結束語
總之,小小漢字,奇妙無窮,智趣無限。在識字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無論課內課外,學生都能熱情主動地去認字、識字、學字。當然,教無定法。只要每位教師都能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研究,不斷總結反思,不斷探索發現,不斷地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陸松志. 多法并舉,引導培智學校學生快樂高效識字[J]. 現代特殊教育,2019(23):45-46.
[2]鮑瑋. 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五法[N]. 語言文字報,2019-10-30(006).
[3]黃麗英. 低年段識字教學淺見[J]. 小學教學參考,201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