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子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韓國“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是根據韓國《讀書文化振興法》第五條及同法實施令的規定,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部長)每5年組織制定的法定計劃。2008年6月制定并頒布的“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2009-2013)”是韓國第一個五年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經圖書館相關機構間的相互合作和協調,制定了讀書文化振興政策的基本方向與推進目標,以及重點課題等[1]。
第一個韓國“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2009-2013)”的長遠規劃是通過讀書生活化,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數,強化國家知識競爭能力;政策目標為實現公民的讀書生活化。為了實現該政策目標,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擬定了四大課題:營造讀書環境;推進讀書生活化相關工作;開展讀書運動;支援弱勢群體讀書活動。
2013年11月,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頒布了第二個讀書振興基本計劃——“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2014-2018)”,其長遠規劃是通過讀書開啟幸福之路;政策目標是傳播讀書文化。為了實現該政策目標,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擬定了四大課題:在全社會范圍內打造讀書振興基礎;生活中的讀書文化創作;掀起讀書熱潮;普惠讀書福利[2]。
2019年4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在總結第一讀書振興基本計劃和第二讀書振興計劃的成果和問題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環境發展的需求,制定并公布了第三個讀書振興基本計劃——“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2019-2023”(以下簡稱基本計劃)。基本計劃的基本思想含五大議題,即社會性讀書、包容性讀書福利、生活中的個性化讀書、未來讀書生態體系、讀書政策合作體系。本文就對其進行介紹。

表1 基本計劃主要期待成效
第三個“基本計劃”的宏偉藍圖為:引領人類與社會發展變化的讀書;總目標為:將讀書率從2017年的59.9%,到2023年提升至67.4%;將讀書會參與率從3%,到2023年提升至30%。為實現“基本計劃”的宏偉藍圖和總目標,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制定了4個實施戰略和13個重點課題。
重點課題:1讀書共同體的推廣與扶持
大力推廣以社區讀書會與單位讀書會活動為基礎的社會性讀書活動。
(1)扶持讀書會與讀書共同體
建立讀書會支援中心:構建學校、單位、圖書館活動俱樂部和自發性讀書會合作支援體系。支持讀書會支援中心的運行,使其大力支持讀書會活動。
支持設置讀書會空間分享機制:支持民間、公共機構將空間借用于讀書會,舉辦相關活動。計劃在2020年向100個讀書會提供空間,以支持開展相關讀書活動。開發和支援讀書空間專門應用程序。
讀書共同體:扶持以社區居民自治中心為基礎的讀書會活動,營造共讀共議氛圍。計劃在2020年支持400個相關讀書會,開展活動。針對性地選擇主題,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讀書活動。
“讀書會盛典”:支持開展“讀書會盛典”,助推讀書會自發性的活動與交流順利進行(年1回)。
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積極開展個性化讀書咨詢工作,鼓勵和支持與讀書活動家共同舉辦企業參與的讀書相關活動,如演講、出版等融合性內容。
(2)構建社區讀書基礎設施
讀書都市協會:推動法人化機構建設,支持讀書城市間的信息共享、研討會、教育、研修等活動的順利進行。組建讀書都市協會,2018年已有29個城市參加,計劃到2023年將有150個城市參加。
制定社區讀書相關政策:制定讀書振興條例,并且將讀書率、讀書量等讀書指標納入地方自治團體綜合評價指標體系。2018年已有95個地方自治團體制定社區讀書相關政策,計劃到2023年將推廣至160個地方自治團體。
支持開展“一城一書”活動:大力支持圖書傳遞與圖書贈送等活動,每年開展“一城一書”讀書運動。

表2 各地區讀書振興條例制定情況表
(3)支持讀書活動,擴散讀書文化
支持開展“大韓民國讀書慶典”活動:每年選擇一個地方自治團體,支持全年開展讀書活動及讀書文化相關活動。2014年在軍浦,2015年仁川,2016年江陵,2017年全州,2018年金海,2019年清州。
支持開展世界圖書日相關活動:支持紀念4月23日“世界圖書日”,開展“圖書贈送”等活動。
支持開展讀書月相關活動:支持因地制宜地開展區域性優秀圖書慶典活動,并且選拔讀書振興突出貢獻者,予以獎勵。與出版團體、作家團體、地方自治團體合作,與地方特色和城市再生活動相聯系,開展活動。
確定圖書之年:由民間主導,定期開展主題性“圖書之年”活動。
開展讀書文化推廣活動:支持開展讀書、書評共享等讀書文化推廣活動。2017年,以1夜2天的方式在全州舉辦“大韓民國讀書大典”;部分學校以假期徹夜讀書等方式舉辦讀書馬拉松活動。
重點課題:2營造日常讀書環境
增加業余時間,實行周52小時工作制,應對工作與生活均衡等社會需求,營造日常讀書環境。
(1)推廣家庭親子共讀共議文化
家庭親子共讀活動:支持開展每日10分鐘、每周舉辦一次讀書討論會的讀書活動。支持家庭或社區圖書館開展“讀書爸媽”及讀書討論會等親子讀書活動。
推廣讀書家庭活動:支持開展“讀書家庭”活動及模范讀書家庭評選活動,營造“讀書家庭”社會氛圍。
支持一人家庭讀書活動:大力支持快速增長的一人家庭讀書活動。
(2)構建日常讀書文化空間
擴充建設公共圖書館:通過公共圖書館的擴充建設,大力支持地區間的文化差距消除和信息兩極分化。
運行獨立的讀書空間,或社區書店和深夜書房:利用復合型文化空間,讓居民走進讀書空間(2019年一年內建設70個)。將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的周四定為深夜書房日,開展讀書相關活動,如讀書會、讀書活動、“與著者面對面”等。
開展圖書體驗活動:通過建立圖書文化中心,大力支持讀書文化體驗及創作活動。自2019年起示范性地開展,計劃將繼續擴大。活動內容含圖書制作體驗、出版界相關教育、出版圖書等相關教育與咨詢。
建設假期讀書文化環境:支持療養基地、森林風景區、小旅館等旅游設施,為客人提供讀書環境,開展如“圖書與床”等活動。韓國槐山、楊坪等地區,利用旅游設施,開設小型書房,為游客提供讀書環境。
(3)構建以書為伴的幸福工作崗位
開展單位讀書活動:支持單位讀書會活動及輔導講師的活動。制定獎勵制度,鼓勵員工1000人以上單位設立圖書館。
實行讀書活動認證制:與勞動部和產業部合作,自2014年至2018年,共認證了220家單位,計劃到2023年將累計增加至1500家單位。
(4)推送地鐵及移動圖書館的電子圖書閱讀
開展地鐵電子圖書閱讀:利用智能機器的便攜性,在地鐵、公交等交通設施,提供電子圖書閱讀服務,普惠讀書機會。
開展公共交通移動圖書館服務:以偏遠地區及弱勢群體等紙質文獻讀者為對象,利用公共交通樞紐節點提供移動圖書館服務。
重點課題:3實現創新性讀書文化
通過以用戶為中心的自主性讀書,通過讀書樂趣提升與其質的轉變,提升讀書能力。
(1)推廣讀寫討論讀書文化
開展一人一書寫作活動:與圖書館、福利院、居民社區中心等文化設施和團體合作,開展“一人一書寫作活動”。
聯系人文、文化藝術教育,開展讀書活動:支持開展共同讀書等人文讀書活動和六日文化學校,如圖書館的“人文學之路”活動。2018年90家圖書館參與“人文學之路”活動項目,計劃到2023年增加至200家圖書館參與此項目。
(2)開展讀者互動性讀書活動
企劃相關讀書活動:支持圖書館開展讀者互動性讀書活動。
征集相關讀書活動方案:開展相關讀書活動征集工作,挖掘公民喜歡的讀書活動。
(3)支持優秀圖書評選活動
支持“世宗圖書評選”活動:通過繼續支持開展“世宗圖書評選”活動,大力推廣學術、教育等方面的優秀圖書。
支持文學分享工作:支持文學分享工作,努力提升其參與者。
開展圖書推薦與信息共享活動:開展“新書100冊”“讀書心得100”等圖書推薦活動,并共享信息。
(4)開發讀書親和性能,提升讀書能力
開發讀書親和性能:不僅考慮讀書量性指標,而且開發反映讀書能力、喜好、環境、技能的讀書親和性能。
開展相關讀書活動,努力提升公民的讀書能力:支持開展符合每位公民的個性化讀書活動,全面提升公民的讀書能力。
重點課題:4提升以人為本的讀書共識能力
通過以人為本的讀書,助推交流與共享,擴散讀書的價值。
(1)利用文化基礎設施,大力支持開展人文讀書活動
支持運行人文讀書學校:大力支持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基礎設施,與讀書專家合作,開展人文讀書活動。繼續推進圖書館“人文學之路”項目和特殊技能“人文學讀書學校”運行。
(2)推行“真人圖書”與“真人圖書館”讀書模式
推行“真人圖書”與“真人圖書館”讀書模式:大力支持以圖書館、社區、讀書共同體為對象,基于征集“真人圖書”與“真人圖書館”,開展相關教育活動。
重點課題:5實現50歲以上年齡層(新中年)參與的讀書模式
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進入,通過形成生命周期轉換期的讀書共同體,鼓勵公民發揮自己的才能,提升新中年的人生價值。
約90%的受訪學生表示感興趣。隨機抽樣訪談中,受訪學生均對文化導入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而部分學生希望在導入英語文化的同時,也能結合相關的中國文化進行對照講解,一則可通過參考比照了解文化差異,二則能滿足英語四、六級考試文化知識儲備的需求。
(1)構建50+(新中年)參與的讀書體系
構建50+讀書環境:大力支持開展相關讀書活動,讓生命周期轉換期的新中年重新設計后半生,回顧過去,并相互共享。支持構建50+數字化讀書環境和傳統的讀書環境,并助推開展個性化讀書活動。如首爾市成立50+財團,支持開展個性化相關教育,建立網絡,挖掘新的工作崗位,為50+時代的新中年退休人員,尋找新的人生之路。
運行“人生分享教室”:以原學員、軍人、情緒勞動者、待業者為對象,常年開展人生指導教育。
開展“故事奶奶”活動:由地方自治團體承擔部分經費,加大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選派人員,到幼兒教育機構進行相關讀書活動。
(2)支持開展個性化讀書活動
開展“上門人生書房”讀書服務:以難以自己讀書的老年讀者為對象,開展上門讀書服務。通過讀書治療,幫助老年讀者提升生活質量。上門服務機構含老年大學、福利院、療養醫院、日間照料中心、圖書館等。
開展個性化高齡者讀書服務:按年齡、收入、學歷健康等情況,開發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個性化讀書活動項目。對高收入、高學歷、身體情況良好者,鼓勵發揮讀書才能;對低收入、低學歷、身體情況欠佳者,通過讀書方式,幫助治療;對高年齡、低學歷者,幫助編撰人生口述故事,挖掘地方資源;對高齡者、高學歷者,鼓勵撰寫自傳,贈送給親朋好友。
重點課題:6與大眾媒體合作,擴散讀書文化
通過與多種媒體間的合作,宣傳讀書的價值,提升公眾對讀書文化的認識。
(1)與報紙、廣播、期刊等相關機構合作,擴散讀書文化
廣播節目:遴選能反映社會性讀書價值的讀書案例,制作播放,如2018年MBC播放的“書評”等欄目。
公益性廣告:與廣播公司、廣播通信委員會、出版團體、出版社、讀書市民團體合作,制作推出反映周末讀書、假期讀書等讀書生活化的公益性廣告。
兒童欄目:倡導在兒童電視欄目里專設共同讀書的讀書角,幫助兒童關注圖書。
開展“送書上門服務”:利用廣播發展基金、文化體育觀光部的公共基金,采選反映作家和有名人士相關的圖書,推出送書上門服務。
圖書的再發現:與報紙機構合作,宣傳以書為媒介的分享及共同體文化的讀書價值。
支持發行讀書相關專門雜志:支持發行讀書相關專門雜志,介紹讀書會、讀書比賽等,擴散讀書文化。
(2)扶持圖書文化設計師
扶持圖書文化設計師:鼓勵圖書文化設計師,創造出專門的與圖書相關的信息與文化,并大力推廣。
支持開展“我是書評博客‘BookTuber’”活動:鼓勵制作與圖書相關的影像與內容,評選優秀書評博客“BookTuber”,予以表揚。
重點課題:7加強讀書分享文化
通過開展文化分享和共同體讀書活動,提升讀書的價值,彰顯讀書對社會文化建設的貢獻。
(1)構建讀書技能捐助網絡
技能捐助網絡:構建技能捐助網絡,個性化連接參與者和需求者,使技能捐助體系向系統化方向發展。通過開展“人文讀書學校”等個性化讀書活動,進行讀書教育。
(2)擴散讀書分享文化
分享文化:邀請名人和作家以“改變我人生的一本書”為主題,舉辦捐助活動。捐款用于為低收入者、多文化家庭(涉外婚姻家庭)、偏遠地區學校的讀者購買筆記本和教材。
讀書積分:公共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將讀書借閱積分用于社會服務活動當中。
重點課題:8加強各生命周期的個性化讀書活動
構建適合各生命周期階段的個性化讀書體系,基于讀書福利的惠普性和包容性,使得讀書為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1)支持開展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讀書活動
嬰幼兒:繼續支持開展“圖書起跑線”活動,引導養成早期讀書習慣。
青少年兒童:支持讀書討論、讀書活動、讀書會等小學、中學、高中的讀書活動。
青壯年:支持青年讀書活動和“一個單位一個讀書會”活動,重點支持自發性讀書會活動,著力推廣讀書討論文化。
老年:開展讀書技能捐助、一人一書寫作等活動;制作推廣大活字版圖書,為老人提供讀書機會。

表3 各生命周期個性化讀書活動
(2)提供個性化圖書策展服務
圖書策展活動:支持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讀書推薦服務,為讀者提供“適合我的書、我要找的圖書”讀書服務。
運行讀者服務中心:運行“讀書365+讀者服務中心”,通過在線和離線開展圖書推薦、讀書會、讀書咨詢等遠程服務。
重點課題:9實現學校讀書生活化
通過加強自主性讀書,幫助學生成為終身讀者。
(1)營造學校讀書環境
一個學期讀一本書活動:構建相關讀書平臺,幫助學生成為終身讀者。
兒童圖書起跑線:支持開展“書包”等讀書活動,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與書相伴開啟學業。
1個學校1個讀書會活動:支持開展利用課后或創作體驗活動期間的“1個學校1個讀書會”的活動。
加強學校圖書館建設:支援學校圖書館擴充藏書量和電子圖書。
跨年級讀書活動:以中學學生為對象開展跨年級人文學讀書活動。
(2)扶持青少年校外讀書活動
個性化青少年校外讀書活動:扶持開展青少年校外個性化讀書活動。
重點課題:10構建包容性讀書福利體系
通過建立普惠性讀書福利體系,為建設包容性國家做出貢獻。
(1)加強弱勢群體及偏遠地區讀書福利工作
保障讀書弱勢群體讀書權益:支持開發符合各類型讀書弱勢群體的特點、需求、讀書狀況、所處環境的個性化讀書活動,并推行。讀書弱勢群體含視障殘疾人、老年等身體殘疾人,或受經濟、社會及地理等限制,其文化和讀書條件處于弱勢環境的讀書難的人群。
選派讀書活動家,開展相關活動:選派巡回讀書活動家,到偏遠地區的兒童之家(托兒所)、幼兒園、小型圖書館、生活文化設施,開展讀書文化活動。在韓國,比起城市,邑和面(縣和鄉)的讀書指標偏低,因此造成了地區間的讀書差距,大城市的讀書率為63.2%,而邑和面的只有47.5%。
(2)擴大殘疾人特殊文獻的制作與收集
殘疾人特殊文獻:擴大制作和收集盲文、手語影像圖書等殘疾人特殊文獻、并大力推廣。
環境改善:支持公共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開設殘疾人資料室,同時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3)營造兵營讀書文化
擴充兵營圖書館藏書量:為營造兵營讀書文化,擴充兵營圖書館藏書量。截至2016年,韓國兵營圖書館的藏書量為638萬冊,讀者為365萬人次。
兵營讀書指導:以官兵為對象,開展讀書活動和讀書指導。韓國國防部負責改善兵營讀書環境,文化體育觀光部負責支持相關人員培訓和讀書活動的舉辦。
(4)支持懲教機構讀書活動
懲教機構讀書活動:援助圖書館文獻量擴充和教育講師活動。
重點課題:11建立讀書政策基礎
構建合作體系,設立相關專門機構,持續有效地實施讀書文化政策。
(1)構建讀書政策合作體系
讀書文化振興委員會:成立讀書文化振興委員會,有效推進各部處在進行的讀書振興業務。
加強合作:加強讀書、出版、人文、圖書館政策的綜合職能。加強讀書、出版、圖書館、人文精神文化、文化藝術教育、文學、生活文化等各文化政策領域機構間的合作。
(2)修訂《讀書文化振興法》:為讀書振興政策的系統性推進,以及讀書政策的有效推行,計劃對《讀書文化振興法》進行全面修訂。
(3)組建讀書振興民間專門機構:設立讀書振興專門機構,有效推進讀書振興相關業務。
重點課題:12構建數字化讀書環境基礎設施
戰略性地應對從傳統讀書環境向智能讀書環境的轉換。
(1)基于人工智能,開發運行參與式讀書平臺
構建人工智能讀書平臺:分析作家、讀者、出版社、書店、讀者的潛在需求,開發運行雙向互動性讀書平臺。
(2)支持數字化圖書擴散
擴散數字圖書:支持開發不同風格的個性化電子圖書、有聲圖書、第二代電子圖書(digilog book)等,極力推廣數字圖書。
重點課題:13強化讀書價值與讀者挖掘研究
基于科學的讀書價值分析研究,宣傳讀書價值,以提升其有效性。
(1)強化讀書價值與讀書效果研究分析
讀書價值研究分析:調查研究給與個人能力、社會、文化、經濟的讀書價值影響評估。廣泛開展讀書價值數據分析研究,開發讀書對個人、社會、文化及經濟發展的影響因子。
政策周期性評估:通過主要讀書政策的周期性評估與監督體系,提升讀書政策的有效性。
(2)讀者需求挖掘與讀書情況調查
挖掘讀者需求:加強調查研究各階層讀者讀書因子,大力挖掘讀者與非讀者讀書需求。2018年,以圖書之年為契機,首次開展了讀者挖掘調查研究,分析讀者與非讀者的實際情況和因子,為詳細的讀書政策制定,打好基礎。
調查讀書情況:在原有的讀書指標之外,增加讀書因子分析與其他調查項目,加強讀書情況調查。
“基本計劃”的法律依據為韓國《讀書文化振興法》(法律第14428號 2016年部分修訂 2017年3月21起實施),內容有總則、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制定、年度實施計劃、讀書振興、補則等5章15條。其中第五條和第十條分別對國家讀書振興基本計劃事宜和學校讀書振興事宜進行了規定。具體如下:
第五條 讀書文化振興基本計劃[3]
1.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應與相關中央行政機關負責人相互配合,每五年制定一次讀書振興基本計劃(以下簡稱“基本計劃”),并予以推行。
2.基本計劃包括以下各項內容:
(1)讀書文化振興政策的基本方向及目標;
(2)關于圖書館等讀書文化振興機構設施的改善與讀書資料的保障事宜;
(3)關于改善殘疾人讀者、貧困地區讀者及弱勢群體的讀書環境事宜;
(4)關于鼓勵和保護讀書活動,開展讀書活動所必要的款項籌措事宜;
(5)關于讀書文化振興所需要的讀書資料的生產及流通的相關事宜;
(6)關于調查研究讀書文化振興事宜;
3.為基本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如向相關機構或團體請求協助,如無特殊原因,相關部門應予以協助。
4.關于基本計劃的制定程序及相關事項須根據總統令制定。
第十條 學校讀書振興
1.教育部長官為讓所用公民能夠更多地從在校期間的讀書文化振興活動中受益,應通過學校課程教育。努力提升國民的讀寫等語言能力。
2.教育部長官為學校讀書文化振興,應制定相關計劃并予以推行。計劃應包含以下內容:
(1)關于積極開展學校讀書教育計劃的制定及實施的事項;
(2)關于學校圖書館的建設、擴建及環境改善的事項;
(3)關于學校館藏文獻保護及讀書指導負責教師的配置事項;
(4)研究開發和普及讀書教育相關的教育課程及其內容;
(5)其他與學校讀書文化振興所必要的相關事宜。
計劃“圖書起跑線”“讀書上門服務”、讀書討論園地、讀書文化活動、讀書禮券、讀書活動認證、兵營讀書、讀書會、大活字版圖書發行等各種活動,這是分別針對嬰幼兒人群、青少年讀者、及成人設計的讀書計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特別提出50以上年齡段參與的讀書模式,喚醒閱讀,鼓勵公民踴躍參與各種讀書活動,開啟新的生活。
計劃開發符合各種類型讀書弱勢群體的讀書活動:選派讀書活動家到偏遠貧困地區支持開展讀書文化活動;計劃制作與推廣殘疾人特殊文獻,改善殘疾人讀書環境,同時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計劃加強兵營和監獄等懲教機構讀書活動,努力構建包容性讀書福利體系。
“基本計劃”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負責組織制定,但是其實施則依托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總理辦公室、國會、企劃財政部、法務部、福利部及教育部的合作機制,統籌安排,逐一推行。敦促地方政府制定讀書振興相關條例,并且將讀書率、讀書量等讀書指標納入地方自治團體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此外,“基本計劃”還彰顯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體系。
“基本計劃”包含了家庭、學校、工作單位等全社會的讀書活動。
計劃地鐵及移動圖書館的電子圖書閱讀,不同風格的個性化電子圖書、有聲圖書、第二代電子圖書(digilog book)等,極力推廣數字圖書。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研究表明,除了地緣因素、交通因素、經濟因素、教育因素之外,信息貧困、文化貧困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是致貧的基礎性因素,有時甚至是直接根源。在信息化時代,文化素養、信息素養的缺失對致貧有著直接影響,而文化扶貧和信息扶貧則能夠提升扶貧對象的綜合素質和自我脫貧能力。文化扶貧作為我國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貧困人口生活品質、阻斷貧困文化代際傳遞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讀書在信息扶貧和文化扶貧戰略中,起重要的作用。韓國健全的相關法律機制、由政府主導的讀書振興合作機制、個性化讀書活動、普惠性讀書福利政策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