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廣東藏書史研究綜述*

2020-10-27 13:55:20蔡思明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研究

蔡思明 肖 鵬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1 引言

藏書史作為文獻學、圖書館學、檔案學、文學等領域的交叉議題,歷來為學界所重視。近年來,隨著區域文化意識和保護舉措的增強,區域藏書史的研究愈發繁榮,其中尤以江浙最盛。清朝鄭元慶《吳興藏書錄》和丁申《武林藏書錄》分別記錄關于湖州和杭州地區的藏書史實,被認為是最早的兩部區域藏書史著作。江浙地區還有《近代江蘇藏書研究》《蘇州藏書史》《蘇州傳統藏書文化研究》《常熟藏書史》《浙江藏書家藏書樓》《浙江藏書史》《杭州藏書史》《浙東藏書史》《嘉興藏書史》等近三十種藏書史專著。

此外,福建、安徽、山東、江西、云南等地也有《福建藏書家傳略》《福建藏書樓》《徽州刻書史長編》《徽州刻書與藏書》《安徽藏書家傳略》《山東藏書家史略》《廬山藏書史》《云南藏書文化研究》等著作問世。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區域藏書史研究的專題化特征愈發明顯,如諸多專門研究某區域內的藏書家、藏書樓、官府藏書機構、藏書印、藏書目錄等的著作近年來先后出版。

相比之下,地處“江南之南”的廣東,其藏書史仍有較大研究空間。傳統上,廣東背負著“文化沙漠”的污名,但實際上,這一區域地處南嶺以南,瀕臨南海,自古便是多種文化的交匯地?!昂I辖z綢之路”自秦漢時期在此開啟,廣東成為連接中西文化的重要橋梁,海外文化的融入也使得廣東文化自古便呈現出多元性。從這個角度來講,廣東藏書文化的發展路徑,既遵循中國藏書文化的基本軌跡,同時又有嶺南獨特的區域特色和人文特質。明代以前,廣東地區未形成規?;牟貢w系,至明代開始逐漸興起,清代得到繁榮發展。有清一代,廣東涌現出眾多全國聞名的藏書家,至于清末民初,更是本地私家藏書發展的黃金時期。近代以來,廣東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發祥地,民主革命運動高漲。同時,民族資本主義的注入,帶來了商貿的繁榮發展,對外貿易發達,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通商口岸。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下,廣東的文化教育和新聞事業蓬勃發展,帶來了書籍資源的不斷生產和傳播。

本文從我國區域藏書史的研究出發,聚焦“廣東藏書史”,通過搜集和梳理相關研究成果,總結“廣東藏書史”研究的主要貢獻和發展空間。通過梳理和總結,關于“廣東藏書史”的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①關于廣東藏書通史、區域史和斷代史的研究;②關于廣東書院藏書的研究;③關于廣東藏書家的研究;④廣東藏書歷史史料的整理與出版。以下將一一展開闡述。

2 廣東藏書通史、斷代史和區域史的研究

通史、斷代史和區域史是中國藏書史研究中的三大重要分支,廣東藏書史的研究在這三個方面均有一定的進展。

1949年徐信符所撰寫的《廣東藏書記略》最早系統梳理了廣東藏書史的發展脈絡,其認為“吾粵文化,莫盛于明,藏書亦以明為盛”[1],明代的藏書家首推丘濬(1421-1495,字仲深,號瓊山)和黃佐(1490-1566,字才伯,號泰泉)。“清中初粵中藏書,遠不及明代之盛”[1],而究其原因,在于清初屢屢興起的“文字獄”,致使民間著述和收藏受到極大抑制,官府藏書成為主要的藏書體系?!凹蔚蓝?,文網疏闊,藏書者乃次第興起”[1],粵秀書院、豐湖書院、廣雅書院等書院藏書得以發展?!凹螒c道光而后,粵中藏書家聯翩而起”[1],曾釗面城樓、丁日昌持靜齋、潘仕成海山仙館等藏書俱富?!肮饩w年間,廣州藏書,藉藉有聲,莫如城南之孔,城北之方”[1],孔氏岳雪樓、方氏碧琳瑯館藏書蔚為壯觀。

徐氏以后未見有專門對廣東藏書史進行全面研究的論著,部分學者對廣東藏書進行了斷代史和區域史的研究。在斷代史研究方面,較具代表性的是中山大學吳丹青的碩士學位論文《清末民初廣東私人藏書的歷史作用與影響》,其將清末民初的廣東私家藏書分為初興、鼎盛和持續三個發展階段,總結了該時期的藏書發展特點[2]。在區域史研究方面,東莞[3]、潮汕[4][5]、梅州[6][7]等地的歷史藏書活動均有學者關注到。

此外,幾部比較重要的關于廣東(嶺南)文獻史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東藏書的發展脈絡。較早關于廣東文獻的記錄是明末清初學者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廣東番禺人)所撰《廣東新語·文語》,據其所述,“南越文章,以尉佗為始”[8]。當代學者的著作有喬好勤主編的《嶺南文獻史》和羅志歡所著《嶺南歷史文獻》,前者從歷史縱向的角度,對歷朝歷代嶺南文獻的發展、時代特點等進行了研究[9];后者針對文獻刊刻、聚散、整理、傳播等整個生產過程,從橫向展開研究[10]。

目前,學界尚未對廣東藏書史展開系統的梳理和研究。兩部有關嶺南歷史文獻的專著問世,說明地方文獻的歷史發展已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關注,為研究廣東藏書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盡管廣東部分區域的歷史藏書活動和特定時期的藏書史實引起了學者的關注,但全面梳理廣東藏書的歷史發展脈絡、總結廣東藏書史的發展規律仍然是現有研究的重中之重。

3 廣東書院藏書的研究

廣東歷史上產生了諸多較有影響的書院,伴隨教育和學術的興起,書院成為書籍文獻的重要收藏處所。關于廣東書院藏書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廣東書院藏書”所進行的整體性研究,包括區域史和斷代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對特定書院的專門研究。

在廣東書院藏書的整體研究上,鄧貴忠對廣東書院的藏書概況、藏書來源和藏書管理進行了研究[11]。張曉紅對清代廣州書院藏書、刻書的情況進行了研究,認為“藏書公開,重視利用”和“藏書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是清代廣州書院的兩個特點[12]。

對特定書院的專門研究,主要體現在對學海堂和廣雅書院的研究上。學海堂藏書豐富,“有儀征公所授者,有大吏所頒者,有同人所貽者,有學長所購者,藏弆有籍,出入有規,以待堂中之士善讀而有得焉”[13]。學海堂的眾多學人們通過廣東地區豐富的書籍資源塑造起極具嶺南特色的文化景觀[14]。

廣雅書院是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兩廣總督張之洞于廣州創辦的書院,是嶺南地區重要的學術文化中心之一。廣雅書院“設書庫書藏或刊刻業書,以推動地方文教”[15],廣雅人物“性嗜藏書且以藏書出名”[15]。廣雅書院設有藏書樓“冠冕樓”,并規定了一些閱覽規則。經廣雅書院朱一新、廖廷相兩任院長的先后編撰,編有《廣雅書院藏書目錄》。廣雅書院的藏書于戰亂期間多遭劫難[16]。學海堂、廣雅書局的書版,“保留下來的版片,今有部分在廣東省博物館展示,各書卷端卷末各留一版?!盵17]

實際上,廣東歷史上還有豐湖書院、端溪書院、粵秀書院等諸多著名書院,目前有不少從古代教育、古代建筑、地方學術等角度對廣東書院開展的研究,而關于各書院藏書史實的梳理尚十分缺乏,有待展開系統性研究。

4 廣東藏書家的研究

以人物為中心的藏書家研究是藏書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其中有對特定范圍的藏書家進行的群體性研究,也有專門針對某藏書家而進行的研究。以下從廣東藏書家的群體性研究以及個人研究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4.1 廣東藏書家的群體性研究

“藏書紀事詩”是我國藏書史研究中出現的一種重要體裁,以詩傳形式來記錄藏書家的藏書事跡和活動,由清代學者、藏書家葉昌熾首創,得到后繼多位學者的效仿,吳則虞、倫明、王謇進行續補而分別有《續藏書紀事詩》《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續補藏書紀事詩》三種,徐信符、周退密和宋路霞、蔡貴華等學者聚焦區域藏書發展而有《廣東藏書紀事詩》《上海近代藏書紀事詩》《揚州近代藏書紀事詩》三種。除了專論廣東藏書家的《廣東紀事詩》之外,近代學者何多源又撰《廣東藏書家考》,對40位廣東藏書家的藏書活動和事跡予以梳理。以下對《藏書紀事詩》《續藏書紀事詩》《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續補藏書紀事詩》《廣東藏書紀事詩》和《廣東藏書家考》六種文獻中收錄廣東藏書家的概況予以統計(見表1)。

當代學者對此的研究還有,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黃炯旋1981-1982年撰有《廣東藏書家小記》共七篇,分別對丁日昌、曾釗、梁啟超、黃增章、康有為、徐信符、容庚等藏書家的藏書事跡予以記述[18-24];周連寬《羊城訪書偶記》對廣東藏書家的近況,尤其是“化私為公”之舉予以介紹[25]。另有學者對唐代廣東私人藏書家[26]、晚清羊城三大藏書家[27]、二十世紀初期廣東藏書家[28]進行的研究。

表1六種文獻所收錄的廣東藏書家,僅是廣東藏書事跡較為突出的主要藏書家。實際上,據范鳳書在《中國私家藏書史》中對我國歷代藏書家所進行的區域分布統計,廣東藏書家有151位,在全國各省區居于第10位[29]。而據筆者進一步綜合各種藏書家辭典、史志文獻、研究性資料所得,廣東藏書家數量已愈180位。然而,自近代徐信符、何多源等學者對廣東藏書家群體進行一定的梳理后,后續研究多建立在此基礎上,未見有進一步的考述。因而,從地方歷史文化以及中國藏書史發展上的雙重角度而言,廣東藏書家群體都值得開展深入研究。

4.2 廣東藏書家的個體研究

相比群體性研究,關于藏書家個人的研究成果稍多??傮w而言,清末民初的藏書家得到了較多的關注和研究,清代以前則僅限于對趙德、莫宣卿、丘濬、屈大均等少數藏書家的關注。以下選取對廣東藏書家進行個體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從中可以看到研究者們所重點關注的藏書家以及其研究重點。

表1 六種文獻中收錄廣東藏書家的概況

表2 廣東藏書家個體研究舉例

從表2中可以看到現有關于廣東藏書家個體研究呈現出如下四個特點:

其一,現有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研究廣度方面,對比表1各類文獻所收錄的藏書家數量和表2所呈現的當下研究所關注的廣東藏書家數量來看,僅少數廣東藏書家引起了學者的關注,研究廣度明顯不足;研究深度方面,現有研究多是對人物藏書史實的梳理和總結,基本局限于人物個體的歷史活動,大多未能從廣東乃至嶺南歷史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以人物為中心進行拓展研究,缺乏歷史規律的總結。

其二,現有研究較多關注清末民初的廣東藏書家。表2所涉及的廣東藏書家,多處于清末民初時期。一方面,清末民初隨著機械印刷的興起,書刊出版和傳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近代圖書館的產生又帶來了圖書公藏的理念。這些歷史變化對古代藏書和近代圖書館的發展都有著直接影響,較多私人藏書流入公藏機構,如徐信符南州書樓藏書部分現藏于嶺南大學圖書館(現為中山大學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機構[63];部分流于海外,如南州書樓所藏澳門內科醫院姚鈞石舊藏“蒲坂藏書”,現藏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由UBC委托著名史學家何炳棣于1950年代從中國買入”[64]。另一方面,廣東是對外商貿的中心地,中西文化在此交匯,這一時期廣東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現代學者所高度關注的歷史時期。相比之下,對于清代以前的藏書家關注較少。

其三,現有研究重點關注廣府藏書家。明代設“廣州府”,轄1州15縣,清代基本沿襲明制,轄14縣。明清以來,廣州是廣東經濟、商貿發展的中心,逐漸形成了廣府文化圈。表2中藏書家籍貫所涉番禺、南海、順德、東莞、香山、新會等地均屬于廣州府轄區。現有研究中,對廣府以外的藏書家研究明顯不足。

其四,眾多廣東歷史人物作為“藏書家”的身份未受到足夠重視。諸如丁日昌、梁啟超、康有為等人物,圍繞他們在社會、政治等領域的研究很多,相比之下,專門探討其藏書活動的研究則明顯不足。再如對于明末清初番禺學者屈大均的研究,目前較關注其對于廣東地方文獻的歷史貢獻,盡管與其藏書活動密切相關,但側重點仍是有所不同。

5 廣東藏書史料的整理與出版

關于藏書史料的整理工作,首推李希泌、張椒華于1982年所編的《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此后大量藏書家的題跋、目錄被影印出版或整理新版。以下從史料類型和現有的整理與出版概況兩個方面來對廣東藏書史料展開說明。

5.1 史料類型

經對廣東古代和近代藏書史料進行調研,主要有藏書目錄、歷代地方志藝文志和經籍志、藏書史論著以及藏書記、藏書題跋、讀書筆記四類。

5.1.1 藏書目錄

藏書目錄是指為反映藏書概況而編制的目錄。據筆者查閱幾種綜合性的廣東文獻目錄及各大圖書館書目檢索系統,初步統計出廣東古代和近代藏書目錄有110余種(1)主要通過相關廣東文獻書目、學術數據庫以及圖書館書目檢索系統進行搜索和統計。,包括國家藏書目錄、私人藏書目錄、書院和學校藏書目錄、近代圖書館藏書目錄,其中以私人藏書目錄居多。從分布時代來看,最早所見的是明代學者張萱所編的《內閣藏書目錄》,屬于國家藏書目錄,明代另有梁朝鐘《吼閣藏書目錄》(2)梁朝鐘《吼閣藏書自序》中稱“因感其事,追憶先后,造一書目”。任繼愈主編《中國藏書樓》所載“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梁朝鐘……有《吼閣藏書目錄》”。該書目今未見存。和屈大均《四百三十二峰草堂書目》(3)吳則虞《續藏書紀事詩·跋》所載該書目為“知其人,知其書目之名,而書目未之見者”。見吳則虞《續藏書紀事詩下》,吳受琚,增補.俞震、曾敏,整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553.兩種,其余均分布在清代和民國時期。

5.1.2 歷代地方志藝文志和經籍志

方志藝文志和經籍志是關于歷代圖書典籍的官方目錄。以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歷史文獻部所編《館藏廣東地方志目錄》收錄的文獻數量作為參考,通志、府志、州志、廳志、縣志共427種,鄉土志、山水志、名勝志、寺廟志、文物志、島嶼志、采訪冊、圖志等共115種[65]。以上地方志中的藝文志和經籍志是了解廣東歷代官府藏書的重要途徑。

5.1.3 藏書史論著

在上文關于廣東藏書通史、斷代史和區域史的研究回顧以及廣東藏書家的研究回顧中,已對民國時期幾種重要的廣東藏書史論著進行了梳理,主要有倫明撰《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徐信符撰《廣東藏書紀事詩》《廣東藏書記略》以及何多源撰《廣東藏書家考》等。

5.1.4 藏書記、藏書題跋、讀書筆記

藏書記多散見于藏書家的詩書文集中,如明代藏書家丘濬《瓊臺詩文會稿》中有《藏書石室記》《槐蔭書屋記》兩篇,梁朝鐘《喻園集》中有《吼閣藏書自序》等;藏書題跋和讀書筆記則多有結集印行的,如陳澧《東塾讀書記》、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讀書題跋記》、徐信符《善本題識》等。這類史料是了解藏書家藏書源流、藏書活動、藏書思想等的重要文獻。

除了以上四類之外,還應關注與藏書家生平有關的文獻(如日記、書信、年譜、傳記等)、歷代學者文集、野史筆記、民國圖書和報刊等,提取其中與廣東藏書史有關的史料。

5.2 整理與出版概況

圍繞廣東地方文獻,廣東地區開展了大量整理和研究性工作,以《廣州大典》工程的影響力為最大。此外,不少圖書館和學者開展了廣東文獻目錄的編制工作,多家出版社策劃了關于藏書目錄題跋類書籍的影印和新版項目,一些藏書家的論著得到了集中整理。以下對主要相關工作進行介紹。

5.2.1 《廣州大典》工程的實施

《廣州大典》是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策劃并組織研究編纂的大型地方文獻叢書,收錄4064種文獻,編成520冊[66]。其中,“集部”類收錄有多位藏書家的詩文集,如明代學者陳璉《琴軒集》、梁朝鐘《喻園集》、屈大均《翁山詩外》《道援堂詩集》《翁山詩略》《翁山文外》《翁山文鈔》、清代孔繼勛《岳雪樓詩存》等;“史部·目錄類”共收錄16種文獻,含私人藏書目錄7種、版刻目錄4種、禁毀書目3種,專科書目2種;“叢部”共收錄14種大型叢書,包括多位藏書家所主持刊刻的叢書,如伍崇曜和譚瑩刊刻的《粵雅堂叢書》和《嶺南遺書》、方功惠刊刻的《碧琳瑯館叢書》、潘仕成刊刻的《海山仙館叢書》、劉晚榮刊刻的《藏修堂叢書》、龍鳳鑣輯的《知服齋叢書》等。

5.2.2 廣東文獻目錄的編制

當代學者關于廣東文獻目錄的編制為梳理廣東藏書史料提供了很好的前期指南,尤其是其中收錄的藏書目錄、藏書家文集等條目。試列舉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廣東文獻目錄類書籍:《廣東文獻書目知見錄》(黃蔭普編纂,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9月印行,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8年12月重版印行,名為《廣東文獻書目知見錄》(修訂本附補編)[67])、《廣東文獻綜錄》(駱偉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廣州文獻書目提要》(李仲偉等編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嶺南文獻綜錄》(駱偉編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潮汕文獻史料目錄》(汕頭市圖書館編,1988年)、《潮汕文獻書目》(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汕頭圖書館學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潮汕文獻書目知見錄》(孫淑彥編著,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等。

5.2.3 歷代藏書書目題跋的整理與出版

自20世紀80年以來,中華書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社策劃了多種大型藏書題跋叢書的整理和出版項目,多種廣東藏書史料被收錄其中。試舉幾例,《宋元版書目題跋輯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共四冊),收錄《持靜齋宋元校抄本書目》《廣東宋元明經籍槧本紀略》;《書目題跋叢刊》(中華書局2000年始,共18冊),收錄《持靜齋書目 持靜齋藏書記要》《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始,共66種40冊)收錄《寶禮堂宋本書錄》《持靜齋藏書記要》《持靜齋書目》;《清代私家藏書目錄題跋叢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共18冊,包括58種文獻)收錄《碧琳瑯館藏書記》;《民國時期私家藏書目錄叢刊》(2012年,共13冊,包括39種文獻)收錄《南海康氏書目》《飲冰室民國抄本》《陳融私藏書目》。

5.2.4 藏書家論著的整理

關于廣東藏書家論著的整理,較具代表性的有《丘濬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屈大均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張南山全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康有為全集》(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兩種)、《陳垣全集》(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倫明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等成果。

此外,兩部由廣東學者所撰的“藏書紀事詩”,即東莞倫明所撰《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以及番禺徐信符所撰《廣東藏書紀事詩》,有多個版本行世?!缎梁ヒ詠聿貢o事詩》主要有雷夢水點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和楊琥點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版兩個版本?!稄V東藏書紀事詩》最早以《廣東藏書紀事詩稿》之題名刊載于廣州《廣大學報》(1949年復刊第1卷第1期,1949年3月3日),1975年收入臺灣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二十輯,后又被收入《清代藏書樓發展史·續補藏書紀事詩傳》(徐雁、譚華軍譯補,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以及《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外二種)》(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從地方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廣東地區重視地方文獻的整理和保存,相關歷史文獻得到了較好的整理;從藏書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歷代藏書目錄題跋、藏書史論著受到圖書館界、出版界、學界的關注,得以整理和再版。雖然目前尚未專門圍繞“廣東藏書”開展相關史料的整理工作,但是以上工作的展開為梳理廣東藏書歷史史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6 后續研究思路

總體而言,目前已有的研究對廣東藏書歷史進行了一定的梳理,其主要貢獻在兩個方面:其一,對重要的藏書史題目均有涉及,盡管在深度和廣度上仍有局限,但顯然已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二,地方文化與藏書文化的交流與互動關系,如對屈大均、倫明、徐信符等藏書家的研究以及對學海堂、廣雅書院等藏書機構的研究中,都非常強調其對地方文化的歷史貢獻。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后續的研究工作可考慮從以下角度推進。

6.1 對廣東藏書史的系統考察與全面梳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至今,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江西、湖南、云南等地均有專門的藏書史專著問世。廣東私家藏書和書院藏書也有遙領于時代的藏書家或藏書機構,對廣東乃至全國的文化教育事業都產生過重大影響,這些都是值得去書寫和研究的。雖然已有不少相關研究性文章散見于期刊,也有部分碩士學位論文進行過某些專題性研究,但未見專門將“廣東藏書”作為主題的專著問世。與此同時,目前也尚未有論著進行專門的廣東藏書史的斷代研究,僅是對其中某些專題展開的研究,如吳丹青《清末民初廣東私人藏書的歷史作用與影響》[2]、張曉紅《清代廣州書院藏書刻書事業研究》[12]等。再者,廣東官府藏書和寺觀藏書方面,僅見有對廣雅書局[68]、海幢寺[69]等機構的零星研究,未見有專門的研究??傊?,廣東藏書史的研究整體而言缺乏系統的考察視域和全面的梳理。

6.2 廣東古代藏書史料的持續搜集和整理

隨著廣州市委宣傳部組織編纂的大型地方文獻叢書《廣州大典》工程的推進,相關藏書史料的整理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但是專門性的廣東藏書史料的整理工作,尚未全面展開。廣東藏書家的藏書題跋、藏書目錄、藏書筆記等歷史資料是了解藏書家藏書數量、種類、旨趣等的重要史料。我國已有多種書目題跋類叢書問世,但是其中對于廣東的關注度還不夠?!睹駠鴷r期廣州書刊文獻中的圖書館史料探析》對民國廣東書刊文獻中的圖書館史料進行過梳理和分析[70],有待對相關史料進行匯集和整理。

6.3 多維度發掘廣東藏書家的活動與貢獻

在對藏書家的專門研究中,目前多是對藏書事跡、藏書活動的史料性梳理。而從整體性來看,目前對廣東藏書家的關注度顯然不夠,主要體現在:其一,大量的研究視角集中在部分藏書家上,如梁啟超、梁鼎芬、倫明、徐信符等,而其余廣東藏書家尚未引起學者的關注;其二,部分人物在多個領域均有突出貢獻,導致其藏書家的角色被忽略,如丁日昌、屈大均、陳澧等人,圍繞其藏書史實的研究顯然不夠。此外,在對藏書家的研究中,不應該局限對人物的生平、經歷、業績等的研究,應試圖從人物研究走向廣東藏書歷史文化的專題性和學理性研究以及對嶺南書籍文化的歷史傳承的研究。圍繞廣東藏書家為中心的一系列書業活動,包括抄書、校書、書籍刊刻、出版著述、文獻流通等一系列活動,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形成以地方“藏書文化”為中心的研究體系,從中總結廣東的藏書思想和藏書特色。

6.4 關注廣府文化圈之外的嶺南藏書研究

在目前的研究中,廣州和周邊地區引起最多學者關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廣州地區是廣東藏書文化的中心,孕育了大量藏書家,有著廣大的研究空間。此外,東莞地區、潮汕地區、梅州地區、瓊州地區的歷史藏書亦有學者關注。相比之下關注度顯然不夠,僅限于某些主題或某些人物的零散性研究。在上文所述中,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東等地皆有專門的區域藏書史著作問世,并且區域在不斷縮小,研究也逐漸走向專題化,僅浙江一地便有十余種藏書史相關著作。因而,從該視角來看,廣東藏書史的區域性研究,尚有待進一步拓展。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无码丝袜人妻|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91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色AV色 综合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狠狠v日韩v欧美v| 毛片免费试看|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九九九国产|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制服丝袜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综1合AV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国产91在线|中文| 亚洲无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五月婷婷综合网| 67194亚洲无码| 日韩激情成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嫩草在线视频|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网址| 色色中文字幕| www.狠狠|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午夜精品影院| 高h视频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