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合 呂欣欣
摘 要:《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已經成為全日制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本論文旨在依托“課程思政”,通過豐富課程內容、深化課程底蘊最終達到優化課程質量的目的。文中列舉了“課程思政”融入就業指導課程的具體形式與部分優化后課程內容。
關鍵詞:就業指導;課程思政
一、研究背景
為了落實習總書記關于“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相應國家號召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1],現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中去,以期堅定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與信念,幫助大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擇業觀。
二、課程現狀
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包括職業規劃、簡歷制作、面試準備、面試禮儀、法律法規、職場適應、創業、項目就業和第二課堂等課程模塊。在面向本科生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學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不知道畢業后能做什么工作,以考研推遲就業或者長期處于觀望待業狀態;二是擇業過程中以經濟報酬為第一要求,單純想多掙錢、發大財等等;三是隨波逐流,什么企業到學校來招聘,就去什么單位應聘,沒有形成自己的求職目標和職業規劃。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通過“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方式,以大學生認同的授課形式,提高就業指導的課程質量。
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具體方式
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并不是將這門課講成“思政課程”[2],而是柔性的融入,讓大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該怎么干。
(一)在“就業與擇業”這個課程模塊中學習2019年12月中宣部評選的“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的事跡。根據中宣部、人社部印發《關于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對大學生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學習宣傳活動。近年來,廣大高校畢業生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踴躍投身基層,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詮釋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他們服務基層、扎根基層、奉獻基層,是新時代基層高校畢業生的優秀代表,是青春寶國、擔當奉獻的精神楷模,是廣大青年人才的杰出榜樣。“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中有在海島衛生院做“三支一扶”的志愿服務者,有扎根祖國最北邊疆的大學生村官,有老、少、邊、窮地區的扶貧“好幫手”,有為山里孩子打開一扇窗的鄉村教師等。通過他們的事跡,鼓勵畢業生黨員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中國夢征程中的青春華章。通過這些事跡的學習,讓大學生了解有哪些職業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為百姓做出更多貢獻。
(二)在“職業規劃”教學模塊中,觀看《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紀錄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大戰略抉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楊海燕在“一帶一路”政策支持下,投身國際電力建設,攻克科技難關。這對于工科專業的本科生有很大的啟發,我學院2016級本科生考研報考率達到52%,大多數本科生立志于投身科研和工程領域,通過觀看此紀錄片,給同學們指明了未來科研工作的方向。此系列紀錄片包含各種行業,對于就業指導課教師面向的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通過觀看系列紀錄片,讓大學生了解什么是做科研,什么是做工程項目,以及未來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
(三)在“職場適應”教學模塊中觀看《新青年 新思想》系列節目片段。《新青年 新思想》系列節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方位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人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為當代青年照亮奮斗道路。新步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會面對很多迷茫,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的對接難,理想工作環境與現實的差距等困惑,《新青年 新思想》這個系列節目向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講述了每個職場人是如何從應屆畢業生成長為行業骨干的故事,為畢業生指出了進入職場后應該怎么干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困難。
(四)在“創業與項目就業”課程模塊中加大項目就業宣傳力度,解讀文件,樹立典型。很多優秀校友通過項目就業在祖國的邊疆、遼西北等地區建功立業,讓大學生在就業指導課上了解他們的事跡。
(五)在“第二課堂”課程模塊中融入“兵工精神”這一理念,并介紹我校本科生在兵器工業集團和兵器裝備集團的就業情況。觀看“國慶70周年閱兵”,感受祖國兵器工業的繁榮。沈陽理工大學有著深厚的兵工精神底蘊,課程中向學生介紹兵器工業集團和兵器裝備集團的相關單位每年面對我專業學生的招聘情況,單位相關項目等學生關注的信息。特別介紹一些近年來國內外兵器工業的技術前沿,引發學生自豪感,積極投身于兵器工業事業中。
四、總結
依托“課程思政”優化就業指導課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課程導入要與時俱進,融入時下的政治和時事的熱點,通過鮮活的事例引導學生擇業就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就業觀,最終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M].新華社,2019
[2] 劉笑,就業指導類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1)
課題項目:2019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一般課題“新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2019GXDJ-YB021)
*課題項目:本文是2019年沈陽理工大學學生工作專項課題“‘紅色文化融入學生主題教育的路徑探索和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