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
【摘 要】目的:探討CT三維重建對微小肺癌早期診斷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微小肺癌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行CT薄層掃描檢查,觀察組行CT三維重建檢查,以病理學為金標準比較診斷結果。結果:CT三維重建診斷微小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高于CT薄層掃描,P<0.05。觀察組空泡征、毛刺、分葉、血管集束征檢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CT三維重建診斷早期微小肺癌結果可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CT;三維重建;診斷;微小肺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mall lung cance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mall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my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0 patient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T thin-layer scanning examin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examination, and the pathology w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comparative diagnosis result.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small lung canc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thin-layer scanning, P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cavitation signs, burrs, lobes, and vascular bundle sig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diagnosis of early and small lung cancer is reliable and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Diagnosis;Minor lung cancer
【中圖分類號】R4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引言
臨床中,肺癌屬于常見疾病,可通過CT檢查診斷,但CT檢查屬于二維圖片,不具備立體性與直觀性,且診斷效果也不理想。近幾年來,隨著醫療診斷技術的持續發展,肺部病變診斷運用CT三維重建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且范圍越來越廣,診斷準確率也較高。臨床中直徑≤1cm的周圍型微小肺癌遠處轉移比例較低,術后5年生存率較高,因此早期檢出、及時治療對改善預后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于選取我院微小肺癌患者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與常規CT掃描比較,對CT三維重建的鑒別診斷價值予以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微小肺癌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均行CT檢查和病理學檢查;②惡性病灶TNM分期Ⅰ-Ⅱ期;③病灶直徑≤1cm。排除標準:①影像學資料缺失;②生存期<3個月;③依從性差。采用雙色球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5-73歲;平均(58.35±3.29)歲。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6-72歲,平均(58.47±3.06)歲。患者均獲知情權,組間基線數據保持同質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CT掃描,通過常規掃描獲得的軸位圖像為依據實施診斷。觀察組行螺旋CT三維重建,在對螺旋CT三維重建實施處理后,將其所得三維圖像作為診斷依據。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掃描范圍自胸口起始,直至肺底為止,用肺窗、縱隔窗位進行窗口觀察。觀察受檢者分葉、毛刺、血管、空泡征。全部檢查工作和圖像分析工作均交由放射科相同兩位專業醫師負責,分析兩組的影像學檢查結果。
1.3 觀察指標
(1)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兩組診斷微小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2)比較兩組癌腫分葉、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檢出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根據不同資料類型以及檢驗目的分別進行t檢驗法、卡方檢驗法和秩和檢驗法等,組間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靈敏度和特異度對比
根據病理結果發現,對照組30例疑似微小肺癌共計病灶41個,其中惡性26個,良性15個;觀察組30例疑似微小肺癌共計病灶45個,其中惡性29個,良性16個,以此為依據可知對照組和觀察組診斷微小肺癌的結果,其中對照組真陽17例,假陰9例,假陽5例,真陰10例;觀察組真陽27例,假陰2例,假陽1例,真陰15例。由此可知CT三維重建診斷微小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高于CT薄層掃描結果(P<0.05),詳見表1。
3 結論
肺癌是我國常見的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54/10萬,周圍型肺癌約占肺癌發病率的30%,指肺段以下支氣管直到細支氣管的肺癌,病理類型多為非小細胞肺癌。周圍型肺癌早期缺乏臨床癥狀,部分患者中晚期臨床癥狀也不明顯,痰細胞學陽性率低,支氣管鏡檢的陽性率僅為30%~77%,易出現漏診或誤診,多數一經發現即為晚期,失去手術治療時機,常規放療和化療的效果欠佳,控制率低,提高早期周圍型肺癌的診斷率對改善。
肺部病變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且病因較為復雜,臨床診斷有困難。肺癌屬于肺部占位性病變之一,不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而且易導致患者死亡。對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狀態和生活質量。
目前,臨床上對于肺癌多采取影像學手段予以檢查,其中CT、X線的應用頻率較高。傳統臨床上對于肺癌主要采取X線診斷,其具有檢查方便、費用低、空間分辨率高等優勢,可準確區分密度不等的肺組織,是肺癌臨床診斷的最基礎檢測法,同時也是初次進行影像學檢查的理想手段[6-8]。然而,X線無法準確鑒別微小的組織病變,導致其誤診率較高。研究顯示,中央型肺癌的X線影像學特征如下:早期X線檢查不存在異常表現,伴隨患者病情進展,肺門部位可見突向肺野、邊緣清晰的腫塊影,腫瘤組織若阻塞氣道可產生典型“三組征”影像學表現,即阻塞性肺氣腫、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張,其中以阻塞性肺不張最為常見[9-10];腫瘤阻塞氣道時,相應肺段、肺葉區域有模糊索條狀片狀或索條狀影,密度均勻淺淡,即阻塞性肺炎[11];若肺葉體積明顯增大,肺紋理較稀疏,透明度較高,橫膈、縱膈可受壓而移位,即阻塞性肺氣腫;若氣道徹底被堵塞,可產生片狀肺不張陰影;肺不張伴發肺門淋巴結腫大,其下緣有倒“S”狀影,即中央型肺癌,其是右上葉的中央型肺癌典型征象[12]。
就CT三維重建而言,通過該診斷技術對肺部病變實施診斷鑒別時,由于CT三維重建能夠旋轉掃描,不僅保證了檢查的連續性,而且保證的檢查的安全性,提升了肺癌的檢出率與準確性。與此同時,CT三維重建診斷肺部病變時以三維成像和多平面成像作為基礎,不僅能夠準確直觀的觀察并判斷病情,而且可顯著降低診斷誤差,為臨床診斷提供必要的支持,繼而為患者提供了治療依據。
臨床中采用CT三維重建技術能夠彌補薄層掃面存在的細微征象顯像不足的缺陷,更加全面地呈現微小病灶的影像學特征。已有學者研究證實,采用CT三維重建技術能夠充分顯示微小肺癌的毛刺、分葉、空泡、血管集束征特征,為醫師診斷微小肺癌提供參照。
本文中觀察組空泡征(74.07%)、毛刺(100.00%)、分葉(100.00%)、血管集束征檢出率(100.00%)遠高于對照組。分析后可知,CT三維重建技術可直觀、清晰地現象病灶表層特征及病灶與鄰近血管的關系,使醫師綜合病灶圖像的血管、分葉、空泡等惡性征象,鑒別微小肺癌病例。
在肺癌的臨床診斷中利用CT三維重建技術可有效提高肺癌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經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診斷微小肺癌的靈敏度(93.10%)和特異度(93.75%)高于對照組的(65.38%)和(66.67%),證實采用CT三維重建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診斷微小肺癌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診斷結果更加可靠。
據研究后可知,CT三維重建技術綜合了容積再現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技術的優勢,能夠更加靈敏地辨別病灶的細微變化,通過三維重建、局部放大操作更加準確地顯現病灶的內部結構和整體形態,幫助醫師多角度觀察病灶切面,全面了解病灶構造,提高診斷靈敏度、特異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微小肺癌早期診斷中運用CT三維重建技術可根據癌腫分葉、毛刺、血管集束征和空泡征的影像學特征,有效檢出微小肺癌病例,具有較高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可為醫師后續科學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力參照,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王喜剛,于文海.螺旋CT三維重建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111-112.
何魁.小肺癌的三維重建和高分辨率CT診斷應用[J].科學咨詢,2018,(45):63.
王和平,張文奇,王兆宇.薄層CT掃描與三維重建對微小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5):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