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徐茜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性護理用于ICU感染性休克中的價值。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接診的ICU感染性休克病患60例,按照奇偶數字分組原理均分2組。實驗組采取綜合性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ICU住院時間等指標。結果:實驗組感染性休克糾正時間(4.38±1.02)d、ICU住院時間(9.17±1.58)d,比對照組(8.36±2.41)d、(12.06±2.43)d,P<0.05。實驗組死亡率0.0%,比對照組10.0%低,P<0.05。結論:于ICU感染性休克中運用綜合性護理,效果好,死亡率低,ICU住院時間短,建議推廣。
【關鍵詞】感染性休克;應用價值;綜合性護理;死亡率
【中圖分類號】R25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2
醫(yī)院ICU中,感染性休克十分常見,具有病死率高等特點,以組織器官微循環(huán)障礙與循環(huán)能力不足等為主要病理改變,危害性非常大[1]。現代研究表明,于對癥治療期間,予以ICU感染性休克病患全面、細致的護理,能夠促進其康復進程,減少病死風險[2]。此研究,筆者旨在分析綜合性護理用于ICU感染性休克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ICU接診的感染性休克病患60例,用奇偶數字分組法均分2組。實驗組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齡在40-76歲之間,平均(55.43±3.62)歲。對照組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齡在39-75歲之間,平均(55.18±3.79)歲。患者臨床信息完整,對研究知情。2組年齡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都進行常規(guī)護理:體征監(jiān)測、基礎護理與用藥指導等。實驗組配合綜合性護理:(1)利用簡潔的語言為患者家屬詳細講述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知識,及時告知家屬患者的病情,使家屬能夠做好心理準備。將治療方法、目的和意義等詳細告知家屬,同時對家屬的提問作出細致的解答,消除其心中的顧慮,以免引起醫(yī)療糾紛。積極安撫家屬的不良情緒,為家屬介紹醫(yī)院中治療成功的感染性休克案例,使其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疾病。(2)嚴格限制探視時間與探視人數,家屬在探視之前,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并按要求穿好防護服等,避免交叉感染。囑家屬切勿在患者面前提及病情,不要說刺激性的話語,以免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3)患者清醒后,積極與之溝通,并用激勵性的語言安撫患者,使患者的負性情緒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正向引導患者宣泄出心中的苦悶,為患者播放輕柔的音樂,促使其身體放松。鼓勵患者采取交談、深呼吸或者冥想等方式穩(wěn)定情緒,減輕心理壓力。(4)每日按時清潔病房衛(wèi)生,及時為患者更換床被單。勤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清新。根據天氣變化,合理調整室內溫濕度,使患者感覺到舒適。強化空氣消毒力度,定期用含氯消毒液對地面和物體表面進行擦拭,避免交叉感染。(5)按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利用溫水對其皮膚進行擦拭,同時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嚴密監(jiān)測患者各項體征變化,若有異常,立即處理。按時測量患者血壓,同時根據測量結果,指導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以提高其血壓水平的穩(wěn)定性。(6)建議患者進食清淡的流食,比如:魚湯、稀飯、排骨湯和牛奶等,囑患者禁食生冷與辛辣的食物,可適當增加新鮮果蔬攝入量,確保排便順暢。此外,也可根據患者病情狀況,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7)予以患者機械通氣治療,并在治療期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呼吸機的相關參數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注意觀察患者心率與呼吸等指標,確保呼吸順暢。
1.3 評價指標
記錄2組感染性休克糾正時間與ICU住院時間,統(tǒng)計死亡者例數,便于后期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同時用χ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 結果
2.1 干預效果分析
實驗組感染性休克糾正時間與ICU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如表1。
2.2 死亡率分析
實驗組無死亡病例,對照組3例死亡,占10.0%。實驗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X2=6.9948,P<0.05。
3 討論
臨床上,感染性休克十分常見,多發(fā)生于大面積燒傷、導管植入術、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創(chuàng)傷性膿毒癥、腸梗阻與敗血癥等疾病中,相關資料中提及,感染性休克的病機比較復雜,和細菌釋放毒素等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若干預不及時,將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
綜合性護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從體征監(jiān)測、心理輔導、飲食調護、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等方面出發(fā),對患者施以個體化的護理,以有效促進其康復進程,減少死亡風險,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能夠加深他們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并利于他們心態(tài)的改善,從而有助于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4]。此研究中,實驗組感染性休克糾正時間與ICU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實驗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選擇綜合性護理法,對ICU中的感染性休克病患進行干預,利于其病情的恢復,及死亡率的降低,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尹秋元.綜合性護理在ICU惡性腫瘤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9,13(4):275-276.
葉芹.綜合性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0):135.
楊萌萌,朱建聰.綜合性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9,9(1):205-206.
闞翠娥.綜合性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19):2157-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