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霖 張彤
【摘 要】目的:通過分析麻醉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總結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為了醫院診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和醫院感染風險的控制提供有利條件,不斷加快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方法:以回顧分析聯合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2018年3月-2019年3月間我院麻醉科發生過的醫院感染病例,由麻醉科醫務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的總結研究。結果:11例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2.33%);容易引發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麻醉科室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醫務人員的臨床操作并不規范,感染預防及控制工作也存在著諸多漏洞等。結論:麻醉科的醫務人員必須做好患者醫院感染的有效預防工作,想方設法提高臨床麻醉規范操作的能力,還要重視醫院感染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科室服務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實踐中積累醫院感染的預防經驗、控制經驗顯得十分必要且關鍵,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期待達成降低麻醉科醫院感染率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麻醉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預防控制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R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引言:麻醉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日常操作基本都在手術室內完成。麻醉操作不規范、不合理,沒有做好消毒以及殺菌等工作,患者醫院感染風險較大,對于他們病情的有效控制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常見的醫院感染包括: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創口感染及其他。從多項試驗研究結果的分析中發現,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不僅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脅,更容易降低麻醉工作質量,直接導致醫院無法建立起良好的、權威的社會形象。本次研究主要調查了麻醉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且總結了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僅供大家參考。
1 基本資料及危險因素
1.1 基本資料
將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療相關疾病,由麻醉科醫務人員為他們提供手術麻醉支持的50例患者定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比患者基本資料可知:男女比例31:19,年齡區間為(24.113.02)歲。我院麻醉科共有8名醫務人員,一系列的麻醉操作統一按照規定進行[1]。
1.2 危險因素
1.2.1 經過嚴格排查、統計分析,共計發現醫院感染患者11例,發生率統計結果的分析可見下表1:
1.2.2 經過問卷調查、結果審核,之所以引發患者醫院感染,多數由于麻醉科醫務人員實際操作不規范、預防控制意識不強、科室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各類器械材料的具體實施也會產生一定風險,無法保證患者身心健康的麻醉操作極不可取,其他危險因素的分析需要醫務人員們投入更多精力。
2 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第一,關于麻醉科醫院感染的有效預防,應該組織醫務人員認真學習專業技能,要求他們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始終做到規范化的麻醉操作,來為患者手術治療、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負責。第二,麻醉科可以組織醫務人員的知識培訓,加強監督、審查及管理,使麻醉科醫務人員養成無菌操作、主動預防醫院感染的好習慣,提升患者手術成功率,順勢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系。第三,麻醉實施過程中各類器械材料的應用,容易導致患者呼吸道感染,術中監測、術后消毒、用藥指導等工作的開展不夠及時,也將引發患者創口感染。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妥善解決的關鍵在于:麻醉科通過建立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改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弊端現狀。醫務人員主動學習專業知識,慢慢積累臨床經驗,并且提升自我防護的安全意識,努力為患者健康不斷改進麻醉操作等環節的不足之處[2]。麻醉科醫務人員注意麻醉操作的各個細節,才能增強科室服務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統一貫穿了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的正確觀念,促使麻醉科診療工作有序地推進下去,更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期待他們康復出院以后,更多力量集中起來,不斷深化醫院改革的同時加快現代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韓曉蕓,張欣欣,徐凱.2018年某區感染科醫院感染患病率橫斷面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34(11):220-221.
蘭奇,姜凱旋.晚期肺癌化療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