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因材施教是從古代傳承到現在的教育理念方式,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老師的必要關注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每個班級的老師遵循統一的大綱、統一的進度、甚至統一的教學方法,具有不同能力和基礎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會感到不同,學習能力強基礎扎實的學生覺得內容真的很簡單,不需要聽課。學習能力弱,基礎薄弱的學生感到學習很難無法緊跟教師節奏。因此,這種統一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當今的教學需求,必須采用分層教學法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以針對不同學生制定量身的學習模式,并培養互助精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并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重要的未來考試。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合作學習
改燮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傾向,強調了積極主動學習態度的形成,使得在學習過程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同時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基礎教育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要求教師以學生為導向因材施教。所有這些都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分層教學和合作學習的新教學方式。
一、分層教學
1.備課和授課分層。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例如了解他們的英語基礎、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并在分層之前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教師在上課時應認真學習教材和教學大綱,然后根據學生的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的目標。在挖掘知識點時,我們不僅應著重培養中等以上學生的運用能力、應變能力,而且還要考慮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的基本要求。
2.在組織課堂安排時,應優先考慮基礎較差,基礎要求較高的學生則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教科書中的Pracice及Pair work等,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講解知識點時,可以邊講解邊把當堂理解的基礎知識板書在黑板中間,而將拓寬和延伸的知識放在黑板的兩邊,口頭提示特別簡單或特別難的延伸知識,難易結合,講練結合,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活動并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3.在提問環節,提問簡單問題或可以直接從教科書中找到答案的,應優先考慮基礎較差的學生,并應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偶爾也給點難題,培養他們勇于嘗試的精神。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或語言運用能力較強的問題時,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二、小組臺作學習
1.老師根據班學生成績、能力、興趣愛好等特點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分組時,請確保小組中的學生好、中、差搭配適當。前后桌由七個或八個人組成的一組為宜。他們中有兩名是優等生,兩名是待優生,三四名是中等生,并選出組長。
到了初中,應加強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對學習興趣、積極性和學習的毅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相互監督和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可以促進共同進步。對于那些已經掌握了某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生,他們要把這些東西清楚、透徹地教給其他成員,則應仔細閱讀和分析所學的材料以鞏固其知識。對于其他學生,在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成員的監督和指導下,他們會更有動力和學習信心。
2.除課堂應用外,小組合作學習還可用于晨讀、聽寫和課后作業。語言學習至關重要,晨讀的好處很多,每天早晨閱讀和養成自然習性將在語言學習中取得巨大進步。但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會讀很多單同,短短的一節晨讀課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因此他們必須發揮小組力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前組織晨讀內容,基礎中等的學生一節早讀課是基本上能夠完成的,而基礎良好的學生用半節課可以完成的,然后他們就有半節早讀課可以自由安排讀書內容。對于基礎較差學生,他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不懂就要多問,充分借助小組力量。
在英語學習階段,教師應始終注意學生的拼寫問題,并經常要求學生提高拼寫能力。批改聽寫的任務以計劃的方式分發給小組,每個級別的學生輪流改聽寫本。通過更改聽寫書,并在聽寫中反復看到簡短的重點單詞短語句子,學生可以更加牢牢地記住它。此外,教師應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好詞好句,教師應要求學生背誦。當然,老師只能抽查,不可能每次都檢查每個學生的背誦情況,這將作為一個小組發揮作用。
在課后的功課方面,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而組長應該做的是敦促團隊成員完成并上交作業,并報告作業上交的情況。給老師對于對課后學習的英語知識有疑問的學生,他們還可以在小組內或小組外進行討論探討,不懂再問老師。
三、結束語
初中的分層合作教學法課堂教學法是非常有益的嘗試。它不僅尊重個人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而且注重班級團結,營造學習進步的氛圍。關注語言科學領域的學生學習規律,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糾正他們的學習態度,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娜娜.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合作學習模式探微[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探究),2017(06).
[2]向敏.聽寫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教師),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