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光明
隨著近幾年網絡直播的崛起,間接推動了教育的新發展——在線學習或網絡化學習。這種教育形式成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并在各大中職學校中流行起來,讓成千上萬的學習者不受限于空間、時間,為教育提供了一種新模式。筆者作為多年從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教育工作者,針對目前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的利與弊進行分析,構建科學化的解決策略,從而使網絡教學更好地為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服務。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受課堂授課時間的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同時學生也因為種種原因,不敢與教師面對面交流。而網絡教學的開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能夠從網上下載教師的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的教育信息等資料。學生之間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協助學習,也能借助對話框,以文字或語音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討,還能夠向千里之外的老師提問,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師授課的質量和效率。
傳統的課堂教學條件下,學生只能跟著教師進度,一些知識點掌握不夠透徹或者課堂內容沒聽清楚,必須找老師請教。網絡課程恰好能夠解決這一弊端,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圖文修飾,同時通過連麥、語音、文字等多種方式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更受學生的喜愛,同時與傳統課程相比較更具生動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保證每一位學生聽得懂、做得會、學得通。
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里,學生都是被動化地按照學校的課程安排,按照學校設定的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隨著網絡教育的發展,改變了這種學生集中在課堂中學習的傳統學習方式,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選擇性地選擇課程開展學習活動,同時由于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特性,學生也能夠選擇那些內容結構、組織嚴密的優秀網站或課件進行學習,同時對一些掌握不夠透徹的知識點,學生還能通過下載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反復學習,夯實自己薄弱的知識部分。
網絡教學的興起,讓學生在家中就能夠學習,更加考驗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但是目前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部分都是由于中考考不上高中的學生,這類學生普遍存在基礎差、學習不夠自覺的特點,在傳統的課堂學習時,上課神游、睡覺的情況非常嚴重。而當網絡課堂開啟,在沒有教師的監督情況下,這類學生更像是脫離了五指山的孫猴子,只會更放縱自己,這就造成了個別學生在家中把網絡課程開著,但是人卻不知道在做什么的情況,教師無法監督到他此時的學習狀態,對于教師而言,這類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很難保證。
網絡教學的崛起,進一步推動著教育模式的發展,但是通過對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狀況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仍然故步自封在傳統觀念中,教法單一,即使在網絡教學的新模式下,仍舊存在照本宣科地講授知識點的現象,這種教學方法只會不斷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因此,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教師如果沒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只會導致網絡教學這種創新方法流于形式,直接影響課堂效果。
計算機課程開展網絡教學有別于語數英網絡課程的學習,由于計算機的很多知識都需要學生動手進行操作,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各個知識點,光憑PPT的講解或者視頻的展示,只會造成學生知識理論與實踐脫節,例如,在word文檔的編輯里,學生沒有通過計算機直接動手操作,很難掌握圖表的設計等學習重點。然而每個學生家庭情況不同、學習設備資源不均的情況,進一步加大計算機課程開展網絡學習的難度。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能夠“馳騁”知識的海洋,用錯了就可能深陷網絡的深淵讓學生不能自拔,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要求學生學會自律,不能由于網絡課程沒有教師的面對面監督就不顧課堂紀律,不認真投入到學習中來,應當要求學生自覺地遵守學校網絡課程學習的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把握好上網的“度”,并且在網絡課程學習中,要有判斷是非和抵制網上良莠不齊內容的能力,杜絕淫穢、色情、暴力、丑惡的網絡信息。
構建科學化的教學任務,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下中職學校的教學需求,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顯著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明白哪些知識是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經常會使用到,從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保證了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重視程度。例如,在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錄播的方式為學生講解“辦公軟件應用——文檔的版面設置與編排”課程時,學生通過學習設置藝術字、設置分欄格式、插入圖片后,教師可安排相應的作業,考查學生自己設計文檔,并進行相應的排版,最后教師再檢查學生反饋回來的作業,及時進行批復,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實際操作。
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都采取引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制度,該考核制度的引入,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就業競爭中更有優勢,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當下必備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因此在網絡課程教育中,教師應當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為核心,設置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而讓中職學生即使沒在校內,也能夠在網絡課程中學,并在學習中掌握計算機操作。
1.創新考察機制,掌握學生動態
教師應當創新考查機制,在網絡課程教學測評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1)計算機知識測試,考查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2)計算機實操,考查學生獨自完成技能等級操作的能力,例如“辦公軟件應用——電子表格中數據的處理”課程中,通過給學生一個Excel數據表格,進行公式應用、篩選、數據合并計算等實際操作;通過這些考核機制,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在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下的知識掌握情況動態,從而有利于教師“查缺補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輔導。
2.完善教學評價,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目前中職學校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準均是參照學生的期中或者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依據。這種以點概面的評價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很好地體現計算機教師在網絡課程教學的真實情況,很難全面地對學生、教師有個準確的評價,所以在網絡課程教育模式里,除了學生的考查成績,還應當將學生平時在網絡課程中學習的表現情況納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中來,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古人曾說:“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而且教育孩子從來都不僅僅是學校的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作用于孩子,形成良性發展。網絡課程教學的開展既有利也有弊,由于網絡的誘惑過大,且學生的自覺性較差,如果沒有家長的參與,僅靠教師遠程監督,網絡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會參差不齊,因此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開展就更需要父母參與其中,通過父母的督促,保證學生能夠更專心地投入網絡課程的學習,使家校合一,最終促成學生的成長。
現階段,在中職學校開展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應當在加強學生的網絡管理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自律性,使學生認真地投入網絡課程學習中來。學校要促進教師創設科學化的教學任務、完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與家長開展家校合作,才能讓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真正為中職學生服務,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