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究竟應該怎么上?一堂好課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如何發揮教研組的力量,讓一線教研真正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作為一名身兼柳州市柳北區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教研工作的理綜教研員,黎雪為基層青年教師、成熟教師、教研組想得最多的以上問題,基本都觸及了教師研教、研課的根本。這些問題伴隨著“模式熱”產生,也讓她在對“模式熱”的反思中得以破繭成蝶:先是摸索出基于科學研究、用于優化理綜三科課堂教學的4+N流程式教學模式,以及用來指導教研組常態教研的實操性技術路線——六步教研法;之后通過立項柳州市教育科研課題“柳北區初中物理和化學學科4+N流程式教與學的實驗研究”,帶領柳北區物理、化學兩個學科的130多名教師專注于4+N流程式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發揮教研組力量,用六步教研法助推4+N教學流程優化,實現了團隊教研能力、教師研教能力和學生學業成績的“三豐收”,有效促進了區域內學科教育的優質均衡。正如廣西教育學院物理學科教研員羅國忠博士所說:“柳北區的‘4+N課模,讓老師們從知道怎樣上好課到知道怎樣指導整個研究的研課方式,為我們做出了極有成效的示范。”
4+N流程式教學模式,著眼于探索一種簡便易行,既可以讓青年教師盡快掌握,又能讓成熟教師從中實現自我提升的操作范式,它讓青年教師可以依模設計、按流程上課,讓成熟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聽課、有方法地指導青年教師改進課堂教學,讓教師們都可以從一次次自我成就的教研體驗中挖掘出職業生涯的意義。六步教研法以4+N流程式教學模式為抓手,創造性地解決了日常課堂教學研究中教研和科研“兩張皮”、教研內容和形式空泛等一系列問題,確保了教研活動的較高品質。
六步教研法和4+N流程式教學模式就如同一份研課、研教的說明書,能夠讓參研者拿過來就可以照葫蘆畫瓢地使用;又如同一艘渡船,可以成功地將教師們渡到教學質量提升的理想彼岸。正如參研教師杜嘉珺所說: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總是很迷茫,對于一節課的設計無從下手,更不知道怎樣教才能讓學生喜歡學,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加入課題研究以后,我嘗試運用4+N流程式教學模式設計日常教學,每次上完課又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修正,漸漸地便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后來還熟能生巧,接連上出了能夠獲得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賽課一等獎的好課。
理綜教研員黎雪帶領柳北區的物理、化學教師,歷經數載實驗研究,為兩個學科教研組自行組織教研活動趟出了一條可行路徑,為教師個人研教研課、改進教學給出了一個研究的范式。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