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艷
◆摘? 要:自從教育界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小學語文課堂中素質教育成為了教師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僅僅局限于學業成績上。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素質教育教學路徑研究為題,為其實施途徑作重點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路徑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局限于對學生學業成績的關注。殊不知素質是人成長的根本,是人行為舉止最原始的動力,能力之源;人的能力與品格都與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素質教育注重點在于“質”,即側重的是人的品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則強調的是人的知識水平,強調的是人的能力。小學生的素質水平影響著其在面臨問題時如何做抉擇以及其如何解決遇到的困惑,是迎面而上還是逃避。學生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也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所以廣大語文教師應給予相應的重視。
1小學素質教育的現狀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應該根據社會發展、個人發展以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根本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尊重學生主體性。在社會不斷發展中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城市校區擁有良好的環境和師資條件,而農村師資條件較為匱乏,導致素質教育二元結構化,在實際生活中差別不斷擴大。在大多數中學生在6-12歲之間,思想空洞,個性比較開放,有很強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在這一階段情緒變化很大,愛表現出大喜與大悲的極端情緒,內心渴望獨立,心理處于從未有過成熟的發展階段,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里,小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多時候過于敏感、過于脆弱,過于用外在品質指標來衡量自己,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受傷,也很容易叛逆。教師在實際工作應給予適當的引導,以便其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人生。
2小學語文課堂中素質教育教學策略
2.1全面深化改革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中未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建設深化課程體系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改革系統的呈現就需要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在推進國家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時,需要盡快將改革后的優勢彰顯得淋漓盡致,實現教學模式的全面改革,進而使素質教育課程更好地開展,以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時,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探究屬于自己的素質教學課程。再者,教師應積極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以滿足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形成自己的評價體系,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喜歡采用結果性評價,如“回答得很不錯,很正確”等,其實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時,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素質水平,應將對學生的結果性評價變為過程性評價或者同學互評等,這種評價既不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在他人的評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例如,教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前,學生對于圓明園的毀滅了解甚少,由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一些圓明園毀滅的短視頻,讓學生加深對圓明園的認識和理解。其次,在上完本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可以讓學生自己闡述本節課學習到了些什么,可以讓小組同學互相評價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好習慣。
2.2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是推動者又是執行者,因此,素質教育的重擔最終要落到教師身上。小學語文教師將自己所學所知通過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這就決定了教師自身的素質非常重要,甚至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水平,如果教師僅有一顆熱愛教育之心是遠遠不夠的。就如教育專家所說,教師自己手里需要端著一碗水,才能給學生一滴水,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認知,要孜孜不倦地學習,才能教育學生;要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教育學生。其次,一個教師的散發出來的魅力對教師的教學效率產生了影響,大部分學生會對那些知識淵博、談吐不凡的教師充滿了欽佩和崇敬感,以至于更愛跟自己的崇拜的老師交流,更愛上那些散發著魅力的教師的課,也更愿意在課堂上跟這類老師進行互動。所以,教師應該樂于學習,不與時代脫軌,不斷提升自己。以便將更好的素質教育課堂帶給學生以及帶給自己。
2.3正確分析課堂狀況開設更高效的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需要教師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在教育界改革的素質教育體系下,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一是,將學生素質教育培育反映在一切活動與過程中,反映在課程教學、課堂活動中,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合理地設計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素質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時,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非觀,促使學生采取正確的符合道德水平的行為。三是,推進家校結合、學校和社會合作,為學生素質水平提高架一座“立交橋”;家庭與學校雙管齊下,家長可在教師無法顧及的領域,示范正確的行為,傳遞給學生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發展;社會可借助新聞向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傳遞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即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十分重要。
3結語
簡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途徑頗多,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有效的素質教育。其次,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小學生素質教育,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積極探究出適合我國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何江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131.
[2]付中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