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凱霞
摘 要:本文基于云時代背景下,從“財務云”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出發,提出加速“財務云”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策略,為中小企業財務云體系的建立提供實踐指引。
關鍵詞:“財務云”? 中小企業? 應用研究
云時代,一種新的辦公模式悄然啟動和流行,那就是依據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云”辦公,在各類“云”辦公中,就有“財務云”共享服務體系的身影,該體系利用云服務的優勢 不僅克服了傳統財務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更是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但現有的“財務云”共享服務體系主要存在于大型企業,在中小企業中應用較少,大部分中小企業難以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紅利。根據Gartner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受訪大中型企業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中,云產品比例已經從2016年的39%增長至2017年的50%。未來“財務云”在中小企業中推廣和應用是必然趨勢。
一、“財務云”的內涵
(一)“財務云”的概念
“財務云”最初是由浪潮公司提出,其最開始是在集團企業中出現的,其目的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實現財務共享、財務管理、資金管理三者合一,并在企業中建立集中且標準化的“財務云”處理中心,進而使得“會計核算、結算報銷、資金管理、決策部署”在整個集團企業中能夠協同應用。
(二)“財務云”的發展
在經歷了珠算、電算時代后,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正逐漸成為新的變化趨勢。“財務云”最初是由中興通訊、華為、海爾等大型集團公司根據公司多年海內外業務實踐創建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起來的,在數據驅動下,“財務云”應運而生。伴隨財務管理模式的不斷改變和完善,“財務云”從孕育到誕生,從成熟到發展,經歷了分散、集中、共享三個階段:分散階段,會計核算一般采用分級核算的方式,即下屬單位仍保留原有的一套財務組織。其缺點是鏈條較長,核算主體繁多,導致財務業務效率低下;集中階段,公司總部可以將財務部門所屬的人員、賬戶、資金等集中辦公、集中管理,加強對整個集團的財務控制。其簡化了會計核算層次,統一了會計結算報銷政策口徑,避免了內部交易繁雜的情況,較大地增強了財務監管能力;共享階段,財務共享服務優化再造流程,規范運作,實現人員分工專業化,并以一個獨立運作的“服務部門”方式重建財務會計,與財務集中相比,其財務工作模式和理念發生了質的變化,財務人員可以從復雜的財務業務工作中解脫出來,然后專注于數據分析和戰略規劃。
二、財務云服務體系建立的作用和迫切性
(一)財務云服務的重要作用
首先,“財務云”實現了無紙化、電子化、辦公地點無區域化限制,將財務方面相關工作高度的集中起來,可以避免很多匯總和審核等重復無效的工作,使得人力成本和資本成本得到節約;其次,財務共享服務還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集體資源,將有限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到更加需要的業務上,避免浪費和無效工作;最后,財務共享服務可提高用戶體驗,通過統一的標準和流程,產出最符合要求和優質的工作成果,從而進一步提高用戶滿意度。
(二)財務云服務體系建立的迫切性
目前,上海機場、東航、春秋航空、久實集團體育板塊等多家企業已啟動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并取得了良好的轉型效果。一些大型醫院和重點高校等事業單位也在進行財務共享的調研和咨詢工作。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節流手段成為企業抵御風險的首選,由于“財務云”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中小企業中建立“財務云”體系迫在眉睫。
三、加速財務云服務體系建立的策略
總體而言中小企業對財務云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生死抉擇,必須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殺出一條血路,以實現每筆業務自動實時核算,報表實時分析,且能夠便捷地連接各個行業各類服務商。總體而言,中小企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達到。
(一)實現自身財務共享服務
未來的企業財務必然是數字化的,大型企業可以構建自己的私有云,將整個財務信息系統的功能集成到自己的私有云計算平臺中,使得任何終端在云計算平臺上都可以完成任何財務業務操作;中小企業受自身綜合實力的限制,可以使用公共云服務,而無需構建自己的財務信息系統,直接將第三方企業提供的軟件作為服務,實現按需使用財務服務。在這種模式下,中小企業財務也可以將大量重復、分散的財務交易處理業務全部整合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中處理,實現財務流程化、專業化、規范化,使財務人員能夠從財務基礎業務中解脫出來,進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業務決策支持等工作中。
(二)建立行業財務大數據中心
在財務云模式下,中小企業財務部門在從基礎業務中解放出來后,也應當擴寬視野,提高采集海量數據的能力,從而大批量地采集企業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交互數據,內外部利益相關者包含:股東、員工、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金融機構、競爭者等,進而促使企業財務與業務的全面銜接。如果想把這些數據融合在一起就必須建立行業財務大數據中心,用大數據來管理控制企業風險,不斷創造企業的各項價值。“財務云”將獲取到的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大量數據轉化成信息、沉淀為知識、凝結成智慧。比如,財務報表將擺脫以往精確而不準確的傳統定位,由最小數據集向大數據轉變,數字化、可視化地提供利益相關者真正需要的信息,為業務財務、戰略財務和經營單位提供財務數據服務,為企業的領導層提供經營決策的支持。
(三)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財務人才隊伍
未來,財務管理將向智能財務方向發展,建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強化對企業內的財務人員隊伍的組織培養,促進財務人才向著兼顧財務管理和金融運作的方向發展。一方面,財務人員要能夠識別、衡量、分析和評價工商零售客戶經營過程中潛在的財務風險,并采取及時有效的風險防控方法,以合理可行的方法提前介入,將風險消除在萌芽中,保障財務活動安全正常開展,確保行業經濟利益免受損失;另一方面,財務人員應當充分將財務信息與業務結合考慮,與各項核心業務協同關聯,在財務共享服務形勢下,以企業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統籌兼顧的戰略發展思想,協同企業業務環節穩定有序地發展運行,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偉寧.展望“大智移云”時代下的財務未來[J].中國工會財會, 2016(12):59-60.
[2]張燕珍.財務共享服務下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J].中國商論, 000(15):98-99.
[3]朱人杰.道路客運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11):236-237.
[4]樹友林,陳靜怡.財務共享模式下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江蘇商論,2018, 000(009):96-98.
[5]吳銳.淺議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的相互關系[J].財經界,2020, No.465(1):86-87.
[6]王佳俊.“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的轉型[J].財經界,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