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晶
摘 要:會計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讓會計專業學生盡快適應企業工作節奏,是教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分崗位實訓是模擬企業會計部門而形成的一種實踐方式,主要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模擬。實訓過程中,三人為一組,分別為會計、主管與出納,組成常規的會計部門,彼此協作,完成企業的賬務。本文將針對中職會計分崗位實訓教學模式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 分崗位? 實訓教學
一、會計專業分崗位教學模式的內涵
分崗位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穎的實訓模式,其教學環境是模擬企業內部會計工作的環境而設立的實踐方向,將課程內容與作為工作內容,將教學目標轉向為工作內容。在實訓過程中,需要小組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合作幫助,完成企業賬務工作的全部流程。這種實訓模式的產生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相互融合與歷練,幫助學生做好進入企業的前期適應工作與準備,從而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更新職業教學理念
構建現代的職業教育體系,教師的理念是基礎。教學理念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的具體行為,教師教學觀念實時的更新,才更有機會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豐富教材內容,完善教學方式,適時的轉變教學評價。我國的傳統職業教學理念對知識的作用與價值更為看重,教師的傳授也不可忽視。而現代職業教育所應用理念則是基于最新教學理論而形成的。現代教學主張學生主體的交往和其內在、外在價值的統一,更加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將有助于學生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新型的師生關系也將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心理上的進步。
三、轉變會計教學思路
課程設置對教學目標、教學結果等會產生重要影響,可以說課程的設置也是人才質量培養的關鍵性因素。現代職業教育更加強調與就業的關聯,所以中職會計實訓也應該凸顯就業,以此為基礎展開課程改革。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時,教師要參考實際的崗位工作內容,設計教學思路。工作過程下的課程設計,進行講解時可以從職業分析方面著手,對職業進行描述,對職業的職責和任務進行界定,可針對典型的工作任務展開研究,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工作的理解能力和實踐技能,以此確定最終的課程體系構建。
四、制定會計教學目標
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要學生能夠具備專業能力,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社會能力,可以靈活的應對將來工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專業能力。學生的專業能力是未來就業的基礎條件,會計專業能力具體包括可以正確使用企業的賬務處理程序,能夠獨立建賬;可以對原始憑證進行識別和會計憑證的填寫;可以將日記賬、明細賬等登記在冊;編制企業報表;可以靈活掌握會計軟件。
第二,學習能力。現代職業教育中更為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具備探究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深入學習專業知識。針對會計專業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點:首先,學生可以借助網絡等媒介,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自學相關知識;另外,可以以企業實際為基礎,完成相應的賬務程序。
第三,社會能力。各專業學生畢業之后都會步入工作崗位,面對復雜的社會關系,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能力,具體如下:首先,學生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用行業規則自我約束;其次,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攻克工作難關;另外,掌握相應的禮儀知識,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最后,具備一定的財經文章寫作能力。
三、編寫專業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師展開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的參考。在教材的編寫方面,學校應該進行深入研究,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編寫符合實際的校本課程。專業教材的編寫需要滿足下列幾點:首先,教材的制定可以融入以工作的實際要求和崗位的內容;其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應該將理論體系作為根據,來滿足會計操作技能,遵循“實際、實效”的原則;另外,教材可以按照任務項目進行驅動,以視頻、案例、仿真等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可運用遞進與并列的方式進行編寫,讓學生能夠樹立職業道德,培養其溝通能力;最后,教材的編寫是為了更好地教學,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因此,教材編寫也要做到以生為本,教材內容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案例、圖片等要符合學生認知,以提高其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五、互聯網背景下的會計分崗位實訓教學策略
(一)遠距離會計工作環境模擬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的會計部門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大多是線上方式,這是互聯網帶來的巨大便利和優勢。通過電腦、手機軟件等操作,能夠方便公司會計資料之間的傳遞,例如財務規章制度、公司的保障情況、企業的流動資金方向等各個內容,這樣的線上工作極大程度的減少了資料收集、資料整理和資料傳遞所帶來的時間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公司會計部門的這種工作方式,教師在分崗位實訓教學中,應該為學生同樣模擬這種互聯網工作的環境,增加學生課堂實習與企業工作的零距離對接,為步入企業工作提前做好經驗的積累。
(二)遠距離會計應急能力的培養
會計部門常規工作便是對企業資金的流動方向進行準確的記錄,并對企業的盈虧情況進行分析,給予適當的發展建議。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融入,會計部門的工作職能進一步的提升,除了公司內部的資金問題外,對其他企業合作也成為了重要的方面。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雙方公司合作,都是處于第一次見面的情況下,沒有過多的了解,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具備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實訓對接是處于互相熟知的狀態之下,這就導致在模擬交互的過程中,學王能夠輕易解決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了解決這種現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會計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融合,來盡可能保證實訓的真實性。
(三)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實訓模擬
教師在進行分崗位實訓過程中,率先進行小組劃分,并為了不同小組指定切實可行的不同項目,讓學生自主進行資料搜集、資料整理、并利用網絡上微課或者資料進行學習,在資料完成之后,學生之間相互協作,完成教師既定的目標。在評價過程中,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同學之間的互評,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互動性的體現,并將小組實踐過程中的完整視頻上傳到互聯網平臺,供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參考。
六、結束語
會計對于企業來說,屬于重要的崗位之一。采取分崗位的實訓方式,也是立足于學生的未來工作。若中職學校能夠采取本文所述幾種方式,筆者相信教學效果方面會有一定的提升。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專業人才,因此,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會給學生一定的體驗,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其更好地使用會計工作。
本文系:2017年區級教改立項項目GXZZJG2017B074《基于互聯網+的中職會計分崗位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林芝.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分崗位教學與實訓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2011.
[2]虞大紅.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5.